搜狐财经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民营房企日子难 “过冬”须“自救”

2011年12月02日03:11
来源:新京报
  一周评论

  本周,几条关于房地产的新闻让人感触良多。

  11月30日晚间,央行三年来首次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专家称这将释放银行4000亿元左右资金。而当天上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本报举行的论坛上表示,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同时需加强微调 ,但并不意味总量放松,“房地产调控不整要出事,整狠了也要出事。”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对2011年以来银行贷款最艰难的开发商可谓一场“及时雨”,即使调控大局下仍严控开发贷,只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能略松,也可解救一批房企年关的资金之急。

  2010年赚得盆满钵满的房企们如今“蚊子腿也是肉”,体现行业处于自2008年底以来最严重的低谷。多家投行的研究表明,存货(未卖出的房源)的增加和资金消耗速度远超预期,行业负债水平已突破2008年峰值,市场不乏一些拿地激进的民营开发商撑不住传言。

  其中最悲情的莫过于产品出色但负债率高的绿城中国。11月28日,深陷舆论漩涡的绿城董事长宋卫平首次表态,考虑合资或全部转让他掌舵10年、十分重视的绿城足球,这被外界视为绿城再次显露资金压力的信号。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日子过得最艰难的就是那些在2010年市场高点时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大量买地、产品针对高端市场的民营开发商,而一些仅有一两个项目在售的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没有买地,反倒逃过一劫。大规模开发商如万科等可优先获得银行贷款,而央企、国企类开发商则更是属于特例。

  国企有多特别?11月30日,中粮地产向母公司中粮集团申请17.5亿元贷款展期获批;11月,金融街集团发行了5年期40亿元中期票据,票面年利率为5.7%,中信集团发行7年期80亿元票据,年利率5.1%……

  在目前信贷紧缩,尤其是国家对房企相关融资一律严卡的背景下,一些民营房企借高利贷周转月息已达25%以上,大国企和民企融资的“冰火两重天”让人感叹,民营开发商承担了调控的最大风险,“自救”最靠谱。

  撇开专家和地产大佬们的争论,对普通购房者而言,我们看不懂金融政策,我们能看懂的是售楼中介的热情和不断下降的价格;在未有进一步明确的政策之前,楼市的寒冬仍将持续。

  本报记者 自曾晖

  作者:自曾晖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