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受了“破产保护”的洗礼,但是,经过3年的调整与等待,通用汽车终于再次超越丰田和大众,再次重回世界第一汽车企业的宝座。统计显示,2011年,通用全球销售846万辆,其中,通用汽车及旗下合资企业全年在华销量达254.71万辆,相当于平均每12秒钟即售出一辆车,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并较其去年在华年销量增长8.3%。
通用汽车称,得益于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两大合资企业创纪录的销量表现,通用已连续第7年在华销量领跑其他跨国汽车企业。其中,别克品牌创下64.5万辆的销量纪录,同比增长17.4%;雪佛兰品牌在华销量同比增长9.4%,创下59.5万辆的历史最高销售纪录;凯迪拉克品牌在去年同样创下销量新高,以3万辆的成绩迎来高达72.8%的同比增幅。
“我们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增长以及财务业绩的不俗表现,证明了通用在提升产品燃油经济性、设计和质量等方面的大量投入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回报。”通用CEO埃克森表示,中国将是今后10年、20年甚至30年内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市场无疑是通用皇冠上的“明珠”。“我们的增长是稳固的,2011年我们还推出了更多的新车型,包括北美的雪佛兰Sonic、欧洲的欧宝Zafira和中国的宝骏630等。”
重新夺回全球销量冠军,对一度陷入破产保护的通用汽车来说意义非凡。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通用汽车的全年销量为840万辆,一举被丰田汽车897万辆的销量超越,失去了其连续保持80多年的全球销量冠军。2009年,虽然遭遇了“召回门”的影响,但丰田仍以849万辆的销量,领先通用3万辆,保住了全球销量冠军的位置。今年受到日本大地震的重大打击,日系汽车品牌的产能受困,其中丰田受到的影响最大,生产一度陷入停顿,全球产能锐减。在这种情况下,通用顺利得以反超。
通用得冠,中国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市场已经占通用汽车全球销量的28%以上,连续几年成为其最大的单一市场。2011年,上海通用销量首次突破120万辆,同比增长16.2%,继续位居十大轿车厂家销量冠军;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超过128万辆,同比增长4.8%。更重要的是,通用与上汽在股权和技术上的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合资企业的典范。
2009年年底,上汽与通用签署协议,双方将在香港成立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共同进军亚太市场。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同意以8450万美元,出让其在上海通用中1%的股权给上汽,在帮助通用度过危机的同时,以便上汽能在新的会计规则下合并报表,此举被看做是双方合资公司和谐的标志。2011年,通用在保证上汽继续合并报表的情况下,提出回购1%的股权。
可以说,通用在短短3年多里,能够重返冠军宝座,中国力量功不可没。
利润优先 大众勇夺中国第一
虽然以微弱差距略逊于通用汽车,但大众在全球表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还是让竞争对手感到害怕,而从盈利能力看,大众也明显优于其他竞争对手,成为汽车行业毋庸置疑的“老大”。
统计显示,2011年,大众在全球共销售816万辆,其中,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增长到226万辆,相比2010年的192万辆,同比增长17.7%,提前完成2015计划。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双双超越百万辆大关,位居国内乘用车市场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一汽大众奥迪更以30万辆的惊人销量,稳居高档车第一宝座。
与销量的快速增长相比,大众的品牌和利润也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在整体汽车市场表现低迷的2011年,多数车型的价格都出现大幅下滑,但大众的全系车型却价格坚挺,一些车型甚至还要加价销售。
从之前披露的信息看,大众集团2011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超过去年全年总额,达到1163亿欧元,同比增长25.6%,营业利润跃升至90亿欧元,同比增长86%,集团税前利润增长两倍,达到166亿欧元,税后利润达到136亿欧元。其中,大众集团所有的量产品牌和业务领域的业绩都有所提升,各品牌的经营利润也都大幅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能够增长如此迅猛,与大众汽车的“2018战略”是分不开的。2009年,大众中国携手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共同发布了“2018战略”,提出市场营销、产品技术、生产供应和伙伴责任的相应规划,并表态要超通用赶丰田,彼时曾被人嘲笑“异想天开”。没想到,在短短3年内,“2018战略”已经基本实现。2010年年底,大众表示,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516亿欧元用于汽车业务的发展。其中,大众计划在中国新投资106亿欧元,60亿欧元用于南北大众合资公司的新工厂建设和扩产,这将帮助大众实现在未来4年里产量增加到300万辆的目标。
“我们的投资计划为大众汽车集团将来继续在中国取得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大众汽车董事会主席兼CEO文德恩表示,“中国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中国市场,我们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并已确立了领先地位。中国市场对我们车型的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我们在中国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野心勃勃的掌门人,并不满足于目前的成绩,而是有着更高的目标。2011年9月,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建成投产;同年12月1日,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举行成立仪式,备受关注的一汽大众南方战略终于迈出了关键、实质性的一步。据悉,项目总投资约133亿元人民币,将于2013年8月建成投产,首期产能将达到30万辆,其中,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各占15万辆。
与此同时,2011年11月25日,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一期年产30万辆乘用车的上海大众第六工厂将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全面开建,预计一次性投资可达117.59亿元,2013年下半年可实现整车下线,投产后销售规模将超过360亿元。此外,上海大众还计划在新疆建设工厂。12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官方网站就传出上海大众新疆建厂获批的消息。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计划于2013年投产,2016年达产后,将年产5万辆A级轿车。
至此,大众旗下的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即将在中国拥有超过10个整车生产工厂,同时大众汽车在中国的西进战略进一步深化实施。这也意味着,大众在中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的产能布局基本完成。
如此密集的产能规划和布局,将大大缓解大众在中国产能不足的困境,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跃400万辆 上汽再当“一哥”
对于国内其他汽车企业集团来说,争夺第一的路似乎永远是那么渺茫。2011年12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继2005年产销跨越100万辆、2009年跨越200万辆、2010年跨越300万辆规模后,在市场增速趋缓的形势下,全年销量仍然突破400万辆大关,再次将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这个数字意味着,全国每售出5辆车就有1辆来自上汽。
业内人士认为,拥有3家百万级销量的子公司是成就上汽这一龙头地位的关键所在。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一直雄踞国内轿车制造商销量的前两位,雪佛兰科鲁兹、别克新君威、新君越、上海大众朗逸、途观、新帕萨特等中高端车型一经投放,就成为细分市场的佼佼者;而上汽通用五菱则长久以来把持着国内交叉型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011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401万辆,同比增长11.9%,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年产销超过400万辆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该公司到2015年年末将力争实现整车销量600万辆,并计划为此投入220亿元人民币。而一位证券分析师提供的公司研究报告显示,到2016年,上汽可能成为一家销量超过700万辆的跨国汽车制造巨头。
2012年开年,上海汽车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上汽集团”。也就是说完成股权变动资产重组的上汽集团,整体上市完成。经过此次整合,零部件业务和服务贸易板块进入新上汽集团,上市公司业务产业链将由整车向其上下游延伸,并逐步向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进军。另外,汽车服务贸易业务的发展将扩展未来盈利空间,进一步巩固上汽在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并扩大其在国际汽车行业的影响力。
吸收了新源动力、华域汽车等公司股权后,在新能源关键技术与整车及零部件业务上的集成、整合,将助力上汽构筑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推进其产业化进程。上汽董事长胡茂元表示,2011年节油超过20%的荣威新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已经成功上市,2012年上汽还将推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节油率达50%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以及纯电动车两款自主品牌产品。同时,上汽集团不断调整销售渠道布局,加快网络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城市。
商业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在2011年发布的调研报告也显示,未来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是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相比其他大企业集团,上汽在品牌和国际化上做得最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也最充分。2009年,在通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上汽积极伸出援手,收购了上海通用1%的股权,此举被看做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步。此外,上汽还联手通用,进军印度等亚洲市场。
“展望国内汽车市场,我们认为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公司将更有可能脱颖而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称,一是较强的本土研发能力,能够持续推出适合中国的新车型;二是合理的经销商网络布局、较高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三是强大的本土化能力。“强大的本土研发能力是未来参与竞争的关键。A股相关的上市公司中,我们更加看好上海汽车。”
可以说,2011年上汽亮点很多,无论是销量、利润还是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按照上汽集团规划,2012年的业务增长点来自自主品牌、服务贸易、新能源、海外业务等方面,除了出口之外,上汽还将在海外建厂。“"十二五"期间,上汽将推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节油率达50%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以及纯电动车两款自主品牌产品。”胡茂元透露,实现新能源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是电机、电控、电池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目前上汽已初步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
“大自主”领衔 中国车市“东风破”
没有上汽的实力,也没有一汽的背景,以商用车起家的东风一直徘徊在主流的边缘。然而,在整个汽车行业持续低迷的2011年,东风汽车集团却跑赢了大市,全年销售汽车305.8万辆,同比增长12.25%,增速是行业的4倍多,位居百万辆级企业增长第一,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二,综合市场占有率预计达到16.51%,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市场竞争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经营效益良好,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利润好于上年。
如此好的业绩,使得东风去年的销量仅排在上汽集团之后,稳坐“国内四大车企”第二位宝座。这一骄人成绩,则归功于东风汽车集团下属各大公司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根据东风集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东风有限累计销售汽车147.7万辆,同比增长15.8%;东风日产全年销量突破80万辆,实现3倍于行业的增速;东风股份全年汽车销量40万辆;东风本田借势CR-V,产销达25.5万辆;东风悦达起亚销量突破43万辆,跻身行业前10位;东风裕隆纳智捷去年订单突破1万辆;东风风神的终端零售突破2.8万辆;神龙公司整车销售40.4万辆;郑州日产全年累计销量约11.6万辆,同比增15.4%;东风商用车公司中重卡销售超过23万辆。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历史性跨越百万辆台阶,实现销售112.65万辆,增速高于行业10个百分点。去年12月东风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乾”D300计划正式对外发布。到2016年,东风将累计投资3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提升自主品牌产能和商品投放,东风自主品牌汽车年产销目标要突破300万辆,这300万辆就包括以东风风神为首的东风自主乘用车100万辆,这样的规模将稳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阵营。
“从今年起,东风自主品牌将进入"大自主"的新阶段,我们将凝聚全集团的力量,汇集各方资源,促进东风"大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全面发展。”2011年12月10日,在“东风自主品牌年度百万辆汽车下线暨东风自主品牌中期事业发布会”上,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对外宣布,东风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16年,东风总体自主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其中,东风品牌商用车100万辆,东风品牌乘用车100万辆,其他自主品牌100万辆。同时,希望东风商用车做到国内第一、世界前三,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稳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阵营。
事实上,2011年,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已经跨越百万辆台阶,自主品牌商用车累计销量位居行业第一,并跻身全球第一。业内人士认为,东风去年跨越式的发展,得益于一直在深入推进的企业改革调整。“东风公司希望首先把集团内部的资源进行优化,站在东风公司战略布局考虑,把本部的优势能够在集团内部进一步复制,协同作战。”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平坦言,2012年,东风公司主要经营目标是销售汽车33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4200亿元;利润好于上年水平。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东风公司将按照“十二五”总体战略部署,重点围绕“转型调整、自主发展、平衡增长、协同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管理、加强党建”7个方面,努力促进东风事业全面协调稳健发展。
在转型调整上,将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推动自主品牌事业做强做大;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加快经营方式由产品经营向产品经营和品牌经营并重调整;加快市场结构由国内市场向国内、国际市场并重调整,由国内一二线市场向三四线市场延伸;加快公司业务向节能减排方向调整。同时,着力推进“大自主乘用车”战略,促进自主乘用车业务的快速壮大。
自主,成为东风集团2011年的核心关键词,也是今后东风领先于其他汽车集团的优势所在。
比亚迪在争议声中笃实自主
2011年,比亚迪可谓是风雨飘摇,争议不断。面对经销商退网危机、裁员风波、高管离职等问题,比亚迪没有了往年高歌猛进的激昂,而是顶着业界的口水艰难前行。这一年,业内批评声音最大的就是比亚迪,甚至有人形容比亚迪“败局已定”。然而数据显示,比亚迪最终以448484辆的销量排名2011年车企销量榜第八位,在自主车企中表现突出。
2011年,比亚迪的裁员风波影响最大,由于销售渠道和产品扩张太快,比亚迪不得不收缩战线,销售部门大规模裁员,经销商也闹起了退店风潮。同时,由于增长过快隐藏的产品品质问题也开始爆发。这些问题引起比亚迪的连锁反应,直接导致销售总经理夏治冰的辞职。
痛定思痛,2011年比亚迪一直在调整。去年9月,比亚迪销售公司调整了管理架构,调整前A1、A2、A3三个网络都有自己的员工,每个大区各有针对3套网络的营销管理人员。调整后几个营销部门被整合到一起,大区经理统一负责3套网络的营销工作,经销商从以前跟3个网络部门沟通,变为跟一个部门沟通汇报。今年年底,比亚迪内部人士更向媒体表示,比亚迪将调整营销模式,在全国设立6个营销中心,更加灵活地开辟细分市场。
在经销商方面,比亚迪实行精简策略。目前,比亚迪汽车经销商的数量已经由1200余家缩减至800家左右。2012年比亚迪不会新增经销商,同时鼓励经销商内部整合,鼓励有实力的经销商整合弱势或有意退出的经销商。
2011年,比亚迪最成功的车型当属G6,这款车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以及DCT双离合变速器,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实惠的价格让G6甫一上市就获得追捧,销量逐月攀升,由9月的39辆攀升到11月的2151辆。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比亚迪计划在全系车型上都搭载自动变速箱,率先在业内开启自主品牌自动变速箱风潮。接下来比亚迪F3、G3、F6、G6等车型都会逐步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实际上,从S6和G6开始,比亚迪也开始提高外采零部件的比例。例如G6就采用了博世雨刷、刹车等系统。而此前,比亚迪一直采用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自产自用。这种模式在品质保证、成本管理方面都存在弊病。
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比亚迪在蹒跚中夺得了自主品牌销量亚军。业内认为,虽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2011年度过了最难熬的一年,但在品牌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值得鼓励和欣慰。2012年,比亚迪将继续深化调整,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预测:2011年是谷底,2013年比亚迪将重回增长轨道。
日系新势力 东风日产锋芒毕露
东风日产是2011年整个日系车品牌中的最大亮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德系、美系和韩系乘用车增长迅猛,日系车市场份额却出现下滑,丰田、本田、马自达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但东风日产却一枝独秀,销量超过年初预定的77.2万辆目标,直接越过80万辆大关,年增长率更高达22%,稳居日系合资车企销量第一的宝座。
2011年,天籁、逍客、新TIIDA、轩逸、阳光五款车型月均销量齐齐过万,组成了最耀眼的全明星阵容,成为东风日产实现80万辆挑战目标的最有力支持。其中,天籁获得上半年销量冠军后,前11个月累积销量达14万辆,直指中高级车全年销量冠军。东风日产介绍,2011年东风日产2.0L以上排量车型的销量,在全车系销量中销售结构占比超过1/3,这种“高端领军、中部崛起、小车爆发”的产品格局,以及精准的营销战略推动了东风日产的成功。
不断引入新产品是东风日产成功的法宝之一。除了上述畅销车型外,2011年东风日产不断开拓新市场,引入了豪华跑车型SUV楼兰、新奇骏、豪华MPV贵士等产品。自主品牌方面,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推出了启辰概念车,10月落成深圳启辰首家专营店,11月启辰首款量产车D50亮相广州车展,东风日产“双品牌”战略真正落地。东风日产也精心打造产品品质,在J.D. Power亚太公司举办的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VDS)和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IQS)中,天籁分别夺得高端高档中型车市场的冠军和季军。
在汽车服务领域,东风日产也秉承了进攻的哲学。目前东风日产推出了认证二手车、易租车、车易贷、感心服务、五个安心等服务内容,让消费者轻松买车,用车。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总结,人性化的服务设置、专业化的服务水平、现代化的服务工具,是东风日产领跑汽车服务市场的三大优势。
在强势增长面前,东风日产2012年计划销售100万辆,剑指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和一汽大众的前三名位置。为了达到此目标,东风日产已经在产能、营销架构等方面做好准备。产能上,去年12月东风日产广州花都第二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至此,东风日产花都、襄阳、郑州三大生产基地的整车设计产能已经达到100万辆。
营销方面,东风日产将原来的10个销售大区整合为华南、西南、华北、华东4个大区,总部的部分职能下放到各大区,各大区拥有销售、市场、公关、网络建设等职能,有权自由支配市场、公关、网络等资源。此外,除原有的市场部外,东风日产还全新增设了数字营销部、启辰事业部和进口车事业部3个部门。
东风日产剑指前三,谁会跌落?这是东风日产留给人们的悬念。
中高级车市场:雅阁第一 索八最快
2011年,广本雅阁以超过16万辆的成绩成为中高级车细分市场销量冠军,数据显示,2011年广汽本田第八代雅阁累计销量达到160735辆,这也是雅阁连续4年成为该市场的冠军,创造了中国车市的新纪录。
广本认为,第八代雅阁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强敌中杀出重围,靠的是强大的产品力和服务力。在它身上汇集了Honda主流的先进技术,实现了动力、操控、安全和燃油经济性的统一。例如雅阁采用的双横臂式前悬挂、多连杆独立后悬挂,是少数高档车才采用的悬挂系统。第八代雅阁首次应用了Honda的ACE “高级兼容性车身设计技术”,高强度钢板的使用量也突破性的提升至48%。 2011年年初,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碰撞试验中,2011款雅阁轿车力压众多豪华车品牌,获得5星级最佳整车评价。
雅阁成功的背后更是广本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不论是导入与全球技术同步的车型,还是率先推倒中高级车市价格多米诺骨牌,抑或采用“四位一体”的特约销售模式,雅阁的不败透露了广本的独到。例如第八代雅阁刚上市就率先推出三年或十万公里保修政策,一举树立中高级车市服务新标杆,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好评,也在行业内引发了一场服务升级战。
在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1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CSI)报告中,广汽本田以超出行业平均分63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第一名,896分的成绩更是创造了这项调查11年来的最高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广汽本田连续3年位居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CSI)前两名,在业内也是一项难以企及的新纪录。
与雅阁一样成为2011年亮点的还有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这是2011年弱势品牌强势崛起的经典案例。从上市之初的月销6000辆,到8月首次突破7000辆,再到9月的1万辆,索纳塔艰难地完成了极具难度的“三级跳”。
业内分析索纳塔成功的经验:一是产品优势,例如专门为索纳塔打造的10个安全气囊、C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和五星级安全碰撞标准等。二是北京现代推出的“5年10万公里保修政策”,为用户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体现了对自身品质的信心。三是“增值换购”策略,这并不是简单的降价,而是在提升索纳塔销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同时带动其他车型的销售。
增值换购被誉为2011年汽车业界营销经典案例。对于这个策略的好处,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这样描述:“置换计划是一箭三雕,第一是解决新车上市之后,不直接降价;第二提升品牌最关键的是二手车价值,因为二手车的价值上不来,品牌也上不去;第三是解决客户群,这也是我们大家认为比较值得总结的一个地方。”
继续高歌的豪华车市成暴利堡垒
2011年中国车市整体回落,但豪华车市场却风景这边独好,成为低迷车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据显示,豪华车增速超过两位数,遥遥领先于汽车市场的平均水平。
德系豪华车依然是主角。其中,奥迪销售了313036辆,同比增长37.3%,中国取代德国成为奥迪最大的市场。其中,进口奥迪销量为5.79万辆,较上年同比增长89%,国产奥迪销量达到25.2万辆,较上年同比增长29%。宝马销售了232586辆,同比增长37.6%。奔驰在华总销量达到193339辆,同比增长30.6%。
除此之外,阿斯顿·马丁2011年在中国市场销售190辆车,比2010年翻了一番。宾利汽车2011年在华销量达到1839辆,同比增长37%,中国首次超过英国本土成为宾利汽车第二大市场。劳斯莱斯销量超过1000辆,同比增长67%,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最大市场,意大利超跑品牌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在中国的销量也是飞速增长,同比增幅均超过50%。
对此,美国媒体报道认为,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需求越来越大,豪车品牌正争相竞逐中国市场领头羊的宝座,中国或将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豪华车市场。
对于豪华车今年走势,有人士分析认为,豪华车将依然热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随着中国进入换购年代,消费者对豪华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刚性需求将持续存在。一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豪华车的市场份额只占乘用车总量的6%,远低于成熟汽车市场,比如德国市场豪华车的市场份额为30%左右,因此,预计中国豪华车市场依然潜力巨大。
从豪华车的品类及价格来看,现在豪华车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不断引入新产品,产品覆盖了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等多方面,排量和价格区间也逐步下探。昔日价格高高在上的豪华车日渐接近普通消费者,例如某些豪华车型价格仅有20万元。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承担得起豪华车,使得豪华车销量将持续增加。
从进口豪华车来看,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宏祥表示,去年前10个月,进口车累计上牌67.2万辆,同比增长29%,今年这个速度肯定会放缓,但由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进口车引进速度的加快,今年进口车增速仍会高于整体车市的增速。预计去年全年进口车上牌量将达到82万辆,今年上牌量将接近100万辆,增长超过20%。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则预计,2012年全国豪华车市场总量有望达到115万辆,预计增幅在15%至20%之间。
但也有人士认为,豪华车的高速增长导致车市存在奢华倾向,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未来高端车的狂热增长必然会回落。(黄少华 马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