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打击“炒新、炒差、炒小”仅遏制“炒新”显效,一季度涨幅前十个股有七只属于绩差或题材股,涨幅前20未见蓝筹股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自去年履新以来, 围绕资本市场的炒新、炒绩差题材股、炒中小盘而弃蓝筹股等一系列“顽疾”言论和措施不断,比如遏制炒
新的“限炒令”、酝酿强制退市制度、强制分红提倡蓝筹股等等,近日又公布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然而有些讽刺的是,2012 年一季度已经过去, 回顾股表现,证监会“打新、打差、打小”的努力仅在遏制“炒新”方面效果明显,“打差、打小”则未见市场“买账”———绩差题材股的炒作依旧,“蓝筹股”表现也让人失望:从整个一季度涨幅前十的个股, 有七只均属于绩差或题材股,股更是十占其四。而在涨幅前20 的个股中,无一只属于大盘蓝筹股,相反,在指数上行的情况下,中国联通、中国交建等蓝筹股跌幅居前,而跑输指数的蓝筹股则更多。
“限炒令”遏“炒新”立竿见影
自从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 多次强调要遏制绩差股、新股、小盘股的炒作,同时积极倡导价值投资,提倡投资蓝筹股。甚至在清明假期走访金融机构,郭主席也不忘再次叮嘱投资者不要“炒新、炒小、炒差”。
在遏制炒新方面,从最初的在多种场合屡次警示炒新风险,并表示将出台措施限制炒新,到深交所一个月之内七次发文警告,管理层在“打新”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而最“给力”的要属3 月7 日交易所出台的“史上最严厉”的“限炒令”:深交所规定新股首日上市换手率超50%或者首次上涨和下跌幅度超过10%,将采取盘中临时停牌措施,直至收市前三分钟才恢复交易;上交所也出台了相应措施。
“限炒令”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至3 月日以来深市上市的新股除首航节能以外,全部在上市首日出现停牌现象,新股上市首日最短的交易时间只有几分钟。而从今年以来两市2000 多只个股的涨跌幅来看, 跌幅排在前20 的股票,次新股占到一大半,而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更是成为下跌的重灾区:利亚德、蓝盾股份、吉视传媒、三六五网等上市以来跌幅均在30%以上。在此前新股上市初期屡创新高的换手率方面,“限炒令”之后新股换手率也迅速下降,从最近两周上市的新股来看,有的在上市的第三天,换手率便迅速冷却到20%以下。
4月1 日, 证监会又公布新股发行改革意见稿, 改革方案针对新股价格畸高、“打新” 投机严重及随之出现的“业绩变脸” 和市场表现下滑等资本市场顽症,后续效果如何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涨幅前十个股:ST 股独占四席
除了打击炒新之外, 郭树清对恶炒绩差股现象也深恶痛绝。
在他强调现金分红时, 打压的是绩差股; 在深交所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时,打压的也是绩差股;2 月底他在主持召开经济学家座谈会时又再次表示,要切实解决恶炒绩差股的问题。
不过从一季度的两市两千多只个股表现来看,由于“打差”暂无具体措施出台,绩差股和题材股的炒作依然活跃。一季度涨幅排在前列的多数依然是那些要么业绩亏损、要么市盈率奇高、要么带着帽子的股票, 且多以几亿股本的中小市值股票为主, 其中更有不少是沾上重组、涉矿、借壳等题材。
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比如江南红箭, 从1 月5 日最低价6.34 元起步, 短短天,江南红箭的股价几乎翻倍,公司也一举成为今年以来的最牛股之一。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江南红箭于1 月20 日预计年亏损800 万至1200 万元。亏损非但没有形成杀跌,反而令该股一飞冲天,大涨的背后,军工资产注入预期是最大的推手。
而从整个一季度涨幅前十的个股来看,除了中航地产、包钢稀土和沱牌舍得市盈率和盈利尚属正常之外, 剩下的ST 申龙、*ST 昌九、斯米克、ST 零七、*ST 锌电、奥维通信、广晟有色等均属于上述绩差或题材股,ST 股更是独占四席。而上述个股中, 除了包钢稀土和ST 申龙股本超过亿以外,其余八股股本均在5 亿股以下,其中又以3 亿股本以下的居多。
涨幅前20不见蓝筹股
在提倡投资蓝筹股摈弃小股票方面,郭树清也是“特立独行”。在2 月15 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郭树清喊出“上市公司优质不优价,蓝筹股目前显示出罕见投资价值”的论调;随后,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负责人等证监会相关人士也开始在多个场合公开力挺蓝筹股。2 月29 日,郭树清更是上任以来第一次接受官媒采访,鼓励投资者买蓝筹股,由于指导之具体,甚至被外界称为“手把手地较股民怎么选股”。
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一致期待蓝筹股能“走在春天里”。不过,与遏制“炒差”一样,证监会遏制“炒小”提倡蓝筹股的努力从一季度来看效果不明显,蓝筹股表现只能勉强说得上是“一般”。
从作为跨沪、深两个市场、以大盘蓝筹股为样本的成份股指数中证100 指数来看, 一季度该指数整体上涨5.22%;而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内中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的中证200 指数同期上涨3.6%;而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内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的中证500 指数同期上涨4.6%。
从指数的角度看,似乎蓝筹股体现出略好于中小盘市值股走势,但事实远非如此,蓝筹股的赚钱效应并不明显。如前所述,一季度涨幅前十的个股中,无一只属于中证100 指数成份股,事实上,即便是扩大到涨幅前20 的股票, 也无中证指数成份股。唯一一只排名靠前的中证指数成份股包钢稀土排在第27 位,但其被追捧的原因却是稀土概念,每股收益仅8 分钱,市盈率更是达到77 倍。而从一季度涨幅前100 的公司看,除了包钢稀土之外, 只有排名91 位广发证券属于中证指数成份股。
至于跌幅榜方面,中国联通、中国交建、中国国航、中国人寿等中证100 成份股均在指数上行的情况下跌幅居前,跑输指数的则更多。
相关报道:A股首季表现全球再垫底
羊城晚报讯 据中国经济网、《华夏时报》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A 股股民欲断魂。”用这句“诗”调侃现在的行情再贴切不过。投资者在3 月份感受到了“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凄凉。而A 股也被打回到了全球股票市场的垫底位置。
3月30 日,上证指数小幅反弹,但在此之前的12 个交易日里, 上证指数一路断崖直落了200 个点位,已把从今年的涨幅吞噬了大半。
A股市场投资者经受梦魇般折磨的同时, 欧美和周边市场却在连创新高:截至3 月底,今年以来,纳斯达克涨幅达到,法兰克福DAX 指数涨16.56%,俄罗斯RTS 指数涨18.89%, 日经225 指数涨幅高达19.26% , 香港恒指涨幅也有, 相对应的A 股只能“无地自容”了,上证指数仅有2.88%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