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屠青南
“近800只新股发行或加速”的传闻是近期市场下跌的导火索之一。弱市中投资者的信心本就脆弱,对市场扩容的担忧更是雪上加霜。专家建议,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加快建设“新三板”,降低企业海外上市门槛,同时严惩造假上市、恶意圈钱企业,分流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日益增大的IPO“堰塞湖”,通过开辟便捷、高效的多渠道融资途径,改变目前企业千军万马挤IPO“独木桥”的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薄弱,未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只有IPO这一“独木桥”,公司债的大门只面向已上市企业,新三板成交量平淡,融资能力差,而过高的海外上市门槛使不少企业只好通过复杂的架构,以外资的身份在海外上市。
因此,要想分流IPO“堰塞湖”,首先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此前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就是很好尝试,为非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开辟了新通道。中小企业私募债对发行人没有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的门槛要求,也不设行政许可,只需要向交易所备案即可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推出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综合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国际经验显示,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远远高于股权融资,因此,未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对企业而言,新股“三高”发行的美好时代或已不再,与其排长队等待IPO,不如发行债券募集资金解决企业急需。
其次,还应该加快发展场外市场,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资本市场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纽交所蓝筹市场,共2800多家企业;第二层次是纳斯达克,共3100多家企业;第三层次是OTC交易,共3万多家企业;第四层次是更低一级的场外市场交易,企业数量最多,有6万多家。从美国资本市场组成结构上看,由上至下,企业数量逐级增多,是正金字塔式模型。
与成熟市场模式相比,中国资本市场正好相反,是倒金字塔式模型。第一层次是沪深A股主板,有近1400家企业;第二层次是中小板,企业数量在700家左右;第三层次是创业板,企业数量不到400家;第四层次的场外市场尚处于试点阶段。
同时,应该降低企业海外上市的门槛,为企业提供便利的海外融资通道。目前,证监会负责审核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在境外发行股票及其派生形式、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申报材料并对境外上市公司实施监管,现行H股上市法规均为10年前制订的,至今尚未做过修改,上市门槛也比较高,审核流程较长。为了绕开证监会的监管,不少企业通过复杂的架构,通过在开曼群岛等避税地注册等方式,曲线赴海外上市。
因此,今后证监会应适当放宽准入标准,简化审核流程,降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去香港等境外市场直接上市的门槛,为企业海外上市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避免企业争抢A股上市这一“独木桥”。
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加强监管,提高IPO企业的造假成本。
立立电子、
胜景山河等企业在IPO过程中存在重大瑕疵,竟也“过关斩将”,甚至发行股份募集了资金,而在撤销IPO资格后,也仅仅是连本带息归还投资人资金而已。这样的处罚无疑会诱使个别企业铤而走险,造假上市。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和司法部门的合作,通过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司法惩罚等综合手段,提高惩处力度。
治理IPO“堰塞湖”是个综合工程,不仅需要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更重要的是多渠道分流,以多种方式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