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摘要:2008年在北京的中贸圣佳公司,一对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多穆壶拍卖成交价超9千万元,创下了当时的同类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而将这股交易势头推向最高潮的则是香港富商、俗称“大刘”的刘銮雄,2010年12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中,豪掷约1亿3千万港元,竞得一对雍正时期的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在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掐丝珐琅器已经沉寂两年了——这项发端于元明,并深受清代宫廷钟爱的艺术门类,是在金胎或铜胎上用金属丝掐出图案轮廓再依次填上各色进口珍贵珐琅矿料的产品,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其珍贵性也可见一斑。
在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掐丝珐琅器最早露面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翰海拍卖行曾经在1995年春拍推出过几件明代掐丝珐琅的炉与碗,当时的成交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这一时期的香港掐丝珐琅拍卖市场也处于同等价位水准。到了2002年,上海敬华、云南典藏这些拍卖行开始推出清代宫廷造办处制作的精品掐丝珐琅器,不过价格仍维持在几十万元区间;不过同一时期香港地区的掐丝珐琅器拍卖已有小规模爆发,出现了两件单价近千万港元的作品。
而掐丝珐琅市场的黄金时期出现在2005年之后,以香港为交易中心,并极大刺激内地市场,五六年间涌现出上百件单价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成交记录:2008年在北京的中贸圣佳公司,一对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多穆壶拍卖成交价超9千万元,创下了当时的同类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而将这股交易势头推向最高潮的则是香港富商、俗称“大刘”的刘銮雄,2010年12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中,豪掷约1亿3千万港元,竞得一对雍正时期的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再往后的两年,掐丝珐琅器尽管还偶有天价成交者,但总成交量与成交率下滑已是不争事实;进入2013年,整体市场行情更加低迷,贡献出最亮眼成绩的不在中国内地,也不是香港地区,而是英国伦敦,两组乾隆时期的御制掐丝珐琅精品,分别卖出80万与50万英镑——不过这一价位放入历史成交排行,也无法进入前20名。
什么造成了今日掐丝珐琅市场的不景气?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其所属的古董杂项大门类在最近两年的颓势,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赝品困扰令买家信心度下跌。
记得在其成交黄金时期的2006年底,一位经营掐丝珐琅生意的古董商朋友曾跟我说过,利益驱使下,拍卖市场已经开始涌入大批掐丝珐琅假货,他担心最终会毁掉这个刚刚培育成型的新兴市场,未料想,竟一语成谶。
2005年之后,掐丝珐琅器与明清漆器、青铜佛像等“冷门”一起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宠”。文物不可再生,而真正的藏家又不会轻易出手,新的供需关系也直接促成了大批“产品”进入。据当时的业内人士估计,国内市面上掐丝珐琅器赝品的比例就已超过80%,境外则为20%-30%,包括某几家德国、法国的拍卖行也开始出现该类产品。尽管仿制珐琅器的成本很高,但巨额利润还是令那些行家们趋之若鹜——北京由于拥有很高的仿制能力,正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制作基地。清晰对称的图版,日渐成熟的技术,充足的资金投入,这些要素合力便可打造出同等精美的掐丝珐琅。
不过,在某些传统工艺环节几近缺失的状况下,仿品也不是就无法识别:比如鎏金,传统做法是将金屑与水银溶合,涂在需鎏金的部位上,用炭火烘烤让水银挥发,金附在铜丝上再经磨光,今天的电镀工艺显然无法达到经典成色;再比如珐琅釉,由于配方缘故,有些珐琅料的颜色也难以模仿到位,较明显的有浅湖蓝色,或是掺了30%黄金作为呈色剂的金粉色——在交易中介方无法保证标的真伪, 又缺乏权威鉴定机构的情况下,识别产品的压力直接转嫁到艺术品买家身上。
此外,盲目估价、缺乏规范的定价标准也是造成掐丝珐琅器市场低迷的原因。掐丝珐琅大概分为三个档次,最高档为数量稀少的元明时期传世之作,以及清代宫廷造办处的产品——这类经过皇帝亲自审定再经过铜作、珐琅作、金作等不同皇家工艺部门精诚配合的艺术精品,在整个掐丝珐琅市场所占比重不会超过10%,其价位可在七位数以上;第二档次是清代苏州、扬州、广州织造处生产的供品,从纹饰到质量都不及清宫造办处,存世数量上也高出许多,在一级市场中的真实价值也不过三五十万元,但到了二级市场,有些拍卖公司还是轻易估价至百万,流拍也是情理之中;而普通买家所能接触到的掐丝珐琅器,绝大部分都是19世纪后期中国大批量生产的对外贸易商品,这部分产品档次最低,价格也大多维持在数万元水准。
当然,上述关于掐丝珐琅器档次、价位描述成立的前提是,它们是真品。
(作者系资深艺术媒体人)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