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衣着随意的年轻手游企业CEO多是富二代出身,独立创业,每个季度有数百万的盈收,企业刚刚迈过生存线,他们对展厅里的齐白石、徐悲鸿等近现代大师作品并无太多兴趣,但这些青睐豪车与名酒的新贵们,毫无疑问是未来高端艺术品收藏圈的重要后备力量。[查看详细]
成型时间不长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在先天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较少切入中国当代生活现实的情况下,一方面亟需对该领域的学术性批判和理论建构,以学术引领市场;另一方面则应加速当代艺术的大众传播,着力提升与培养新一代藏家的新美学素养。[查看详细]
香港苏富比40周年秋季拍卖会里,一尊明永乐时期的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被几位内地来的超级买家激烈竞拍。最终,手持8116号牌的广东中山买家郑华星,以2.1亿港元的落槌价如愿以偿,纪录再次被刷新。[查看详细]
6%的进口关税,17%的增值税,这意味着如果走正常通关途径,按照税法规定需要花1100多万元才能将流失海外的苏轼墨宝带入中国境内。[查看详细]
最近几年此类民办“赝品博物馆”的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钻了现行博物馆准入制度的漏洞。[查看详细]
即便是在自由贸易区,《文物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三款依然有效,中国内地拍卖企业依旧“安全”。而面对以文物类别作为主流交易品种、全球规模第二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外资机构也只能继续其曲线开拓的征途。[查看详细]
据《福布斯》公布的2013年全球富豪榜,2013年私人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有1426人,唯一进入前100名的中国内地富豪是宗庆后(资产116亿美元,排名86位),共有122位中国富豪上榜,不到总数的10%。[查看详细]
2008年在北京的中贸圣佳公司,一对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多穆壶拍卖成交价超9千万元,创下了当时的同类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而将这股交易势头推向最高潮的则是香港富商、俗称“大刘”的刘銮雄,2010年12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中,豪掷约1亿3千万港元,竞得一对雍正时期的[查看详细]
在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众多文物犯罪中,在我看来最不可思议的要数唐贞顺皇后石椁被盗大案。而购买那个石椁的美国古董商,归还石椁前曾提过两个条件,一是中方要以捐赠仪式来完成在他看来不太体面的“归还”;另一条则是希望警方不要判处盗墓者杨彬死刑[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