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股市盘前预测(4月1日)

  四因素决定4月份走向

  大盘或以震荡调整为主

  创业板指仍有调整空间

  4月股市:结构风险释放 警惕“大小通杀”

  结构性行情迎来“眀斯基时刻”

  近1年多以来,结构性行情持续发酵,大盘蓝筹股跌跌不休,小盘成长股则高歌猛进。不过,物极必反,在已经过去的 3月份,结构性行情终于迎来了“眀斯基时刻”。

  从主要指数3月表现看,沪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小幅下跌了1.12%和1.50%;而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当月则分别调整了7.46%和4.44%。主要指数的市场运行显现出了3月股市一个显著的特征:小盘成长股见顶后破位下跌,而大盘蓝筹股开始触底反弹。实际上,从个股角度看,这种成长股释放结构性风险的特征更为明显。3月以来,沪深股市跌幅居于前十名的A股中,除了金瑞科技外,其余9只个股均来自中小板或创业板。

  展望4月股市,由于小盘股下跌刚刚开始,从相对吸引力、资金惯性等角度考虑,当前由资金从小盘成长股向大盘蓝筹股移仓引发的市场风格转换仍可能阶段持续。

  从大盘蓝筹股角度看,资金继续对该板块进行配置的动力仍然充足。首先,由于市场长期保持结构性行情特征,此前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的配置比例普遍过低,而这一仓位修正过程刚刚开始不久。其次,在上海汽车、美的集团纷纷在年报中大比例分红后,当前蓝筹股的估值优势得以进一步强化,对避险资金的吸引力也在持续走高。最后,目前地方改革动力如火如荼,如中国石化等大盘蓝筹股正在迎来难得的股价催化剂。

  尽管预期蓝筹股将在4月继续获得资金追捧,但与此前“蓝筹搭台,成长唱戏”不同,小盘成长股跟随上涨的能力已经大幅度弱化,这其中的原因有三:其一,在经历了持续单边上行后,小盘股估值泡沫严重泛滥,而近期密集公布的2013年年报以及2014年一季报,更是在预期上弱化了很多伪成长股泡沫继续膨胀的空间。换言之,多数小盘成长股目前正在进入“杀估值”的阶段,这一过程对股价的冲击会非常显著。其二,主力资金此前过度超配小盘成长股的弊病正在显现。从股本规模看,小盘股很难在短时间内为机构资金出货提供足够的流动性,而排名的现实压力又显然令一众基金难以卧倒死扛,成长股因为踩踏导致的股价暴跌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其三,IPO重启渐行渐近,与新股更加相似的行业、股本属性,意味着小盘股短期会受到更明显的冲击。

  系统性压力逐渐增大

  3月的市场变化也给投资者布局4月股市带来了一些期待,不少资金当前都将目光投向了大盘蓝筹股。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从上述蓝筹股相对小盘股明显的吸引力看,风格转换在4月份延续的概率很大,但对此务必要辩证看待,因为追逐蓝筹股的道路同样不太可能是一片坦途。

  从运行环境看,大盘蓝筹股持续发动行情无疑意味着系统性机会的出现,但4月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其实有增无减。3月汇丰PMI初值为48.1%,进一步远离荣枯分界线,一季度经济的低迷走势,给二季度经济旺季不旺埋下了阴影。与此同时,流动性最宽松的阶段也已经逐渐过去。有分析指出,美联储QE退出确定无疑,美元升值以及美国利率上升可以预期,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只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或者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进而造成资本流出;或者提升利率水平,收紧宏观资金面。而从股市角度看,不仅宏观流动性面临收紧压力,IPO重启也几乎板上钉钉,从一季度市场表现看,IPO重启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创业板股票。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资金风险偏好在4月也很难明显提升。据WIND数据,二季度将共有53只城投债到期需要兑付,金额高达865亿元,规模是2013年同期的3倍以上,债务违约风险预计将显著抑制整体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水平。

  再从上涨契机看,不能否认的是,政策预期提升在本轮蓝筹股触底反弹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从3月PMI中就业指数的良好表现看,经济低迷可能远未到需要政策进行底线管理的程度,蓝筹股当前积极的政策预期或许难以长期存在。

  此外,资金博弈状态同样意味着蓝筹股行情仍需观察。一方面,当前市场并未摆脱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若场外资金未来仍然保持观望,那么蓝筹股上涨需要的大量流动性配合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目前支撑蓝筹股走强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带有移仓性质,但是相对于蓝筹股巨大的流动性吸纳能力,从小盘股转移出的这部分资金显然并不能支撑太持续的反弹行情;更何况,经济转型的大方向未变,存量资金中也势必有不少仍会坚守在新兴成长板块内。

  由此可见,对于4月份的股市来说,小盘股是重要的风险点,但大盘股不一定是超额收益的源泉,过度上涨大概率会以下跌收场,市场很可能在“鸡肋”和“风险”的交替中演绎震荡下行的走势。对于以绝对收益为主的投资者来说,降低仓位,多看少动,仍应是最稳妥的策略选择。

  四因素决定4月份走向

  编者按:经过21个交易日的震荡整理,沪指报2033.31点,3月份行情以1.12%的跌幅收官。尽管3月份大盘走势稍显疲弱,但投资者对4月份2013年年报和2014年一季报交叉披露期的市场表现仍十分期待,今日本版在政策面、技术面和投资策略等三方面对4月份行情进行展望,供投资者参考。

  四大因素影响4月份行情

  政策博弈或将加剧

  3月份行情收官,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年内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3.91%和11.48%。目前,A股市场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处在中线趋势的拐点处。今日,4月份行情开启,期间政策的博弈将会加剧,市场中剧烈博弈的政策有以下几点:

  第一,IPO或4月份开闸,将使市场进一步承压。两会期间,监管层曾有表态,发审会将在3月份启动,目前只是因为政策微调尚未完全到位等原因而延迟,4月份,发审会将重启。本周沪深两大交易所开展IPO系统全网测试成功结束,IPO将于本月正式开闸。截至目前,冲刺第二批新股发行的公司共27家,其中包括被暂停受理材料的平安证券和光大证券保荐的项目。

  第二,从资金面来看,本周一进入月末也是季末的时间节点,资金惯性趋紧。后市需关注两方面因素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一方面,自春节以来,央行连续7周保持净回笼的公开市场操作,上周累计净回笼980亿元,3月份累计回笼资金2560亿元,同比去年3月份的1530亿元增加了1030亿元。未来一段时间,央行或将继续保持净回笼操作。另一方面,近期监管层紧锣密鼓地完善IPO的相关制度,日前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表明管理层有意平衡沪深两市上市资源,这或将加速企业上市进程。4月份IPO一旦开闸,发行节奏可能会较快,市场资金面将承受一定的压力。

  第三、3月份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从汇丰银行的PMI预览数值来看,3月份的经济数据预计出现下滑的概率较大,由此预计在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市场还是以震荡调整为主,周期性行业股票调整的概率大于非周期性行业。不过随着经济数据出炉,预计市场会出现对于货币政策放宽或者财政政策扶持的积极预期,市场有短线利空出尽的机会,布局上需要考虑这一节奏变化。另外,地产销量增速的持续下滑将引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明显调整,这是第二季度经济最大的风险。低迷的需求和库存压力,意味着第二季度经济旺季难有起色。

  第四,企业盈利增速下行。去年四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开始下滑,2014年一季度收入端的压力将导致利润增速进一步走低。从行业上看,基础产业、地产金融和消费行业都面临较大压力,TMT业绩增速不确定性较大,一旦下滑会造成很强的市场冲击。

  大盘或以震荡调整为主

  创业板指仍有调整空间

  3月份,上证指数多次探底2000点关口,最终报2033.31点,累计微跌1.12%,3月份行情已然过去,4月份将如何演绎呢?上证指数是继续向前期低点1849.65点靠进,还是在四连阴后直接向上反弹呢?

  金证投资顾问易凯表示,4月份行情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IPO重启、一季度经济数据以及创业板指调整的节奏。短期来看三大因素均为偏空影响,但考虑到经济下行属于转型阶段正常现象,且新型城镇化、国企改革等政策利好密集发布,创业板市场短期估值调整之后仍属于市场追捧对象等多头因素,综合来看,4月份的走势属于大级别底部构筑前的震荡调整,不排除是最后一跌。

  另外,从技术面来看,自1949点以来,上证指数的成交量明显高于之前下跌阶段,而且股指震荡的强度和幅度都表明前期持续下跌的走势基本结束,市场进入构筑底部阶段,因此,4月份的行情即使下跌,仍属于逢低布局的阶段,反弹高度可暂时参考上述平行下降通道的上轨位置,即年线2130点附近。至于大级别反弹行情的出现时点,则要看经济复苏情况而定。

  中信证券分析师常源也表示,市场依旧在下行通道;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在超预期下滑,而管理层对于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在不断提高,所以从基本面看,总体并不看好;但如果政策有变,管理层推出增量政策,市场将有一波反弹行情,但总体以防御为主。

  相比上证指数,创业板指3月份表现要更逊色些,跌破20日均线,累计下跌7.46%,收于1327.80点。创业板股票一直以高成长性被投资者所青睐,在此轮调整后创业板指能否迎来估值修复行情呢?还是会因前期涨幅过高而进一步调整呢?

  对此,上述两位分析师均表示,创业板指在4月份仍有调整空间。易凯表示,整体业绩和机构持股情况是衡量市场对于创业板态度的两大因素,具体调整情况需要等到创业板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告基本公布完毕后才能知晓,预计创业板见底时间将在4月下旬或5月初。技术上,前期上涨行情启动的1200点或成为4月份创业板指反弹的支撑位置。不过,从月K线上看,月线级别调整仍在继续,20月均线支撑或许才是较为稳妥的创业板市场介入点位。

  另外,创业板地位不稳定给创业板指带来了直接利空。上周五,证监会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对外表态: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证券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这一表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创业板股高成长性优势。

  季报和国资改革

  将成为后市投资主线

  回顾3月份的资本市场,国内最为瞩目的事件当属全国两会召开,全国两会释放出众多制度改革的红利,成为3月份市场的掘金主线。那么,4月份有哪些机会值得把握?券商的投资线索又是怎样的呢?记者翻阅众多券商4月份投资策略,梳理出两条线索,其一是季报行情,其二是国资改革带来的红利。

  一季报行情值得关注

  沪深交易所于上周五相继披露一季报预约披露时间表,2014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即将拉开序幕。中小板的浙富股份和山河智能以及创业板的鹏翎股份上海凯宝将率先在4月9日披露,沪市的招商轮船和深市的隆平高科则将在4月10日拉开主板公司披露帷幕。和往年一样,4月份也成为今年一季报披露高峰期,包括银行股在内的权重股多选择在该时段披露。

  申万证券认为,4月份重点关注一季报。目前创新的“故事”边际效应已开始减弱。无论是经济数据的低于预期、抑或信用风险事件的爆发、甚至海外市场的调整都会引发大部分中小盘公司的系统性调整。4月份是一季报披露的密集期,只有在成长逻辑短期没被证伪的前提下,创新逻辑还能延续。因此,在未来2个月时间里,建议投资者从虚转实,缩小股票池范围,在一季报延续成长的公司中筛选有创新逻辑的个股。

  可关注的板块方面,瑞银证券认为,一季报有望成为水泥板块上行的催化剂,短期水泥板块估值将继续受制于1月份至2月份偏弱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房价的回调,但目前水泥股逐步具备配置价值。

  国资改革红利继续释放

  除了一季报行情被看好外,券商还建议继续关注国资改革带来的红利。

  平安证券认为,4月份的配置上,仍然强调以防守求稳的角度出发,维持中性仓位,结构上逐步均衡化。建议继续挖掘改革受益主题,中长期都可关注国企改革与医院医疗改革。

  据齐鲁证券的研究,剔除银行、非银金融以及石油石化三大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总资产排名前五的省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辽宁,分别为6.35万亿元、2.56万亿元、1.69万亿元、0.83万亿元以及0.54万亿元;而民营企业按总市值排名靠前的省市有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故此,判断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区域将落在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六大省市。

  安信证券依循的思路包括隐性资产巨大的国企;民企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国企净资产收益率很低的行业;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资产注入机会较大的集团;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利润提升及建立新型董事会制度的企业,标的如益民集团徐家汇友谊股份新黄浦等。来源一财网综合)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4/04/3655389.html report 7576 四因素决定4月份走向大盘或以震荡调整为主创业板指仍有调整空间4月股市:结构风险释放警惕“大小通杀”结构性行情迎来“眀斯基时刻”近1年多以来,结构性行情持续发酵,
(责任编辑:Newshoo)
广告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