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报道 > 北大光华30周年院庆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厉以宁:关于中国经济改革我做的十件事

来源:搜狐财经

  

 


  2015年5月30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参与的十件中国经济改革。他认为,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对于曾经有海外声音认为“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只改增量,不变存量是不伦不类”的看法,厉以宁直言“不在中国,没发言权”。

  以下为厉以宁教授演讲实录:

  厉以宁:我今天要讲十个问题,光华建立30年以来所经历的十件大事,主要是跟我们国家的建设有关的。

  第一、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问题。这是我们经管系刚成立的时候就承担的一个国家项目。在经管系教授的共同努力之下,再加上其它学校教授的参加,终于完成了这个国家项目。当时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3%左右。跟发达国家相比就不用说了,我们认为标准应该定在占国民收入的4%,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超过了4%。这是我们光华的前身经管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做的第一项贡献。

  第二、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当时经济学界都提出要“放价格”,价格放开了,我们经济改革就好办了。穿衣服要扣扣子,第一个扣子扣错了,所有的扣子都错了,当时说先要放价格,光华不是这个看法。当时经管系一些教授都认为产权改革是最重要的。中国的问题在哪里?它没有真正的企业,它的产权不明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是产权改革,产权改革就要通过股份制来实现。于是,我们经管系也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搞股份制,为什么搞产权私有化,所以一段时间虽然我们压力很大,但照样在推进。最后,终于认为产权改革是重要的。

  第三、我们所参加的《证券法》的起草。《证券法》的提出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因为股份制已经在推行了。《证券法》谁来起草,当时提出一定要由专家起草,交给厉以宁去办。当时经管系即后来的工商管理学院一直承担着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大家都知道,很不简单。经过大家的努力,最后在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这是我们为中国的法制建设、经济改革作的一项贡献。

  第四、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感到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当时处在一个不公平的地位。比如说民营企业跟国有企业之间发生了债务方面的纠纷,如果是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钱没有还,这是商业纠纷;如果是民营企业欠国有企业钱没有还,这是侵吞国家资产,因此是有罪的,这就不公平了。那时候我到了政府,就带领光华师生参与了政协的一些研究项目。最后给中央写了报告,这就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后来又出台了非公经济新36条。这件事情我认为,是全国政协起的作用,但是北京大学的师生,经管系一直到光华管理学院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了贡献。

  第五、扶贫开发。主要在贵州毕节实验区,毕节实验区是胡锦涛同志做贵州省委书记时由他建议设立的。毕节是贵州最穷的一个地方,七万多人口,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成立了毕节实验区以后,专家组组长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水利体制规划,种什么树,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等等。结果当年我年纪大了,所以2003年换届,中央统战部任命我做组长,我做组长带领光华的教员,把贵州毕节作为一个扶贫点。我去的第一次会议上,先问几个问题:国有企业改的怎么样了?没动。城市建设有规划没有?没有。就业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不行。种树是要紧的,土壤改革是要紧的,但是不管搞什么实验区,必须要搞国有企业。怎么改?到外省看看去,看看人家怎么改,国有企业怎么改成混合所有制,改成股份制,选择引进民间资本来改造。这样毕节的建设就加快了。

  在毕节还有一个问题,干部的素质低,干部不懂市场经济。我们想办法从天津开发区请他们帮助,请北京大学的校友帮助,结果办了六七年,让毕节所有的副处级以上干部来光华学习。本来以为办三期就可以了,结果每期一个月,第三期办完了,毕节的领导干部说,需要再办下去。他说这些干部培训完了回来工作,贵州省把他调走,因为他已经学过了,调到贵州其他的地方,就这样又办了三期。这样我们光华的教员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事情。

  第六、区域发展的新思路。这是一个国家社会科学的重点项目,主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平衡条件下,怎么能发展起来呢?我们长期的战略叫“梯队推进战略”,因为中国的地势,西部高,中部高一点,沿海最低,这样一步一步推进。所以在光华管理学院,我还有其他一些教授,再加上地理系的,再加上社会系的,大家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提出的观点是区域发展要有新的思路。什么新的思路?我们在地图上把全国的所有的县分成三个类别,然后分门别类,一个是发展的,涂上红颜色;第三类是最穷的,涂上蓝颜色;当中的涂上黄颜色。三种颜色一涂,地图清清楚楚,红的在沿海、沿江那些大的铁路干线的附近。蓝的在几省交界地区,晋察冀边区,陕甘宁边区。该怎么办呢?我们提出新的思路,就是城市联网辐射。所有的这些城市都互相联网,形成一个比如说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地方,从长沙、南昌,一直到福州、厦门、汕头、广州,围成一个圈,这层圈向里逐步进军,逐步消灭蓝的,这样才解决问题。

  第七、我们参与了股权分制改革,大家知道股份制虽然有改革,但是中国有一个难题,就是国有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国有企业改股份制怎么改?如果把全盘都改了,当时反对力量很大,说不能这么做,把国有资产都变成了可交换的,那怎么办?所以,我们当时采取的办法、建议就是存量不变,增量股份化。存量都不变,一些人们就放心了,这样股份制的国有企业改革就上马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和建议就出来了。因为它存量不变,存量占大头,所以股东会开不起来。但是,两种形式并存的股权分制在全世界是没有的。所以,从国外回国的一些学者,就说你们搞股份制,搞的不伦不类,全世界哪有说一部分流通,一部分不流通?我说你试试看,你不在中国,你没发言权。我们在中国,知道中国必须这么走——先走“双轨制”。到21世纪的最初几年,股权分置,一部分流通,一部分不流通,就成为了世界规律。这样中国正在走向股权分置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为国家出了很多建议。

  第八、我们所做的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适应世界潮流的现代工商管理的教育体系。我们应该认识到,全国高考,考文科,考理科的都把报取光华作为志愿。我们能够教他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教不好,我们对不起家长,对不起中学老师。这么好的学生来,你们没给他们学到什么东西。所以,一定要把教育方面内容给它充实,这是在尹衍樑先生的帮助之下搞起来的。到现在为止,我们总算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任务还是很重。

  第九、我们参加了林业的改革。中国的承包制是农田承包制,农田承包制搞了,林业承包制怎么搞,林业改革怎么搞?我们很多教员参加了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国有林场的改革,这样我们在林权改革上的确是有了自己的发言权,并且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第十、现在还没有完成的,正在做的,就是搞中国经济的低碳化。中国经济必须走低碳化的道路。我们参加环境保护的改革已经一段时间了,但搞低碳化跃进了一大步。现在有我、朱善利教授、黄涛教授等成立一个专家组,这是国务院的项目,因为中国必须走低碳化的道路。对于低碳化,我们建议四大宏观调控目标看来是不够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现在加一条,第五个目标就是低碳化。环境是我们共有的,资源是我们共享的,我们必须把低碳化做好。

  以上讲的,就是30年以来,我个人参与干了十件事,谢谢大家!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530/n414124994.shtml report 3547 2015年5月30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参与的十件中国经济改革。他认为,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
(责任编辑:UF033)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