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随着中国债务问题变得愈发严峻,中国监管机构改弦易辙:各部门齐心协力找出问题所在、处置当前坏账并控制审慎风险。
当前中国债务所带来的挑战就犹如在一团明火旁边堆积起一大堆干树叶,非常危险。传统的不良贷款持续增加,同时不透明、面向散
户的结构性产品违约危及金融系统的稳定。最糟糕的局面将是结构性产品违约达到一定数量,从而导致流动性干涸,银行坏账增加。这进而将在不良贷款、互相关联的理财产品以及短期融资工具等领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过这一次中国监管机构采取了前瞻性做法,正在协同行动解决问题。数月来官方发布了至少25项政策以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清除干树叶和踩灭明火。
在清除干树叶方面,监管机构推行了全国性的债转股计划,颁布新规以推动企业债务重组,增强银行不良贷款透明度,并禁止债务负担沉重的地方政府发新债。
所有这些政策都是央行(PBoC)、银监会(CBRC)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银监会和保监会(CIRC)还联合对短期融资工具加以限制。
在扑灭明火方面,监管机构采取联合措施消除各个行业中的系统性风险。银监会发布了一份要求券商采取更严格风险管理工具的计划草案,对私募债券发行实施更严格的承销办法,并加强了遏制各资产领域投机活动的措施。
银监会暂停了一大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时要求银行评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保监会则禁止保险公司与高风险的非银行线上融资平台开展业务,并叫停保险公司开展帮助银行将债务转移到表外这种不太合规的操作。
如果没有来自中央的严格管束,是不会出现这种水平的监管协调的。这可能意味着有一个中央政府指导员在掌管战略。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最近一篇概谈中国经济中危险信号的“权威人士”访谈为这种推理提供了支持。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在识别经济中大量杠杆的同时有必要控制债务。目前监管机构在这两个目标上都已经在采取措施。
上面说到的中央指导员与这篇访谈中匿名的“权威人士”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而且很可能是习近平的某一个心腹顾问。
我们推测此人是习近平最高经济顾问之一刘鹤。刘是中国政治体系中的一名资深技术官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倡导市场化的政策。期待他步步高升:他承担的责任越大,市场化改革就越有可能战胜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乐于保持不可持续的现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