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去产能改革路线图
"一季度没有完成预算目标,加大了全年亏损的危险,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山钢集团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近日,董事长侯军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对于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如是说道。他号召全体职工,"唯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难、转型升级
,才有望突出重围、求得新生"。山东钢铁(2.430, 0.00, 0.00%)
眼下,山钢一线工人们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眼下,随着钢铁市场的不断探底,这个山东最大的钢铁企业已经到了改革的键时期。2016年7月1日,作为整个集团最核心的业务,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钢铁",600022)出台的《关于印发产线停产、转移及关闭等涉及职工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开始正式实施。
任何改革归根到底是人的改革,最难行之处往往是涉及人的利益纠葛。该《通知》对化解过剩产能以及处置"僵尸"企业等改革中职工最为关注的待遇问题集中做出了安排。
落后产能要淘汰,污染产能要搬迁,"僵尸"企业要关停,机制体制要改革。种种迹象预示着,一场空前的变革即将在山钢内部展开。
生死关口
近来,山钢的一线炼钢工人丁军(化名)面临着入职以来的最大困境。作为山钢旗下济钢集团炼钢三分厂的一名老职工,如今他在犹豫是否要尽早提出辞职。
十多年前,丁军进入了济钢集团炼钢一分厂。"十多年前,正是济钢效益最好的时候,整天加班加点,尽管工作很累,但月底算上加班费、各种补贴,一个月能拿到六七千元。这在当时比城里的白领收入高多了。"那时,家在农村的丁军成为了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
可是,近两三年来中国钢铁市场陷入了持续的萧条,全行业普遍亏损。2013年,山钢集团全面亏损8.5亿元,即便在2014年实现利润2.17亿元,可钢铁板块的亏损仍高达13.98亿元。丁军的收入也每况愈下。"今年有几个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物价飞涨,上有老下有小,这么低的薪水如何养家糊口?"
如果是暂时的周期性产业危机也就罢了,随着政府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山钢下属各企业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重。
在GDP崇拜的年代,一个大型钢铁厂能够带动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GDP、增加数万人的就业机会,甚至平地崛起一座新城区。许多市长不远万里主动上门招商。可在环保重压下、在钢铁业一片低迷之中,山钢却要承受着所在地市的"逐客令"。
尽管山钢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人士表示,下属济钢集团是否搬迁正在向山东省政府报批,尚未有定论。但济钢淘汰落后产能已经开始了。
丁军原来所在第一炼钢分厂,是济钢集团建设最早的一个钢厂。由于设备陈旧、产能落后、污染严重而被迫关停,上千工人被分批安置。丁军也从第一炼钢厂被分流到第三炼钢厂。
2016年5月,有着46年历史、有着"十里钢城"之称的济钢集团第二炼钢厂因城市CBD项目建设也遭到拆除的命运。这一钢厂早在1970年就投入生产,曾为济钢成长为千万吨大钢厂立下了汗马功劳,拆除、搬迁过程中,许多济钢人甚至流下了泪水。最终,这片钢城保留下来的只有砖混结构的几个老厂房,未来将作为济南CBD的一个历史文化景点。
已经搬迁的还有济钢球墨铸铁管厂。"因为有冶炼工序,存在污染排放问题,新建的居民区、商业区几乎将工厂包围,污染威胁越来越大。经济南市协调,近期就要将工厂迁至临沂市兰陵县。"济钢集团一位管理层人士如是说道。
近来包括丁军在内的多名工人都听到了今年济钢宽厚板生产线也要搬迁的传闻,这是一个为第四炼钢厂的配套项目。济钢职工都在揣测,这是否意味着又一个钢厂也要搬迁呢。目前,"济钢部分人员已经调至山东日照上班,企业每周都会有班车来往日照接送。"
2016年6月24日,山东钢铁下发了《通知》,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立刻引发了数万职工以及社会各界的热议。
这份《通知》对于企业改革中人员的待遇做出了安排。产线停产时,停产待工人员将只按照平均工资的40%发放;产线转移时,等待转移或安置期间,留守人员按基础的70%计发工资,其余人员按基数40%发放等。
眼看着一个个分厂要么关停、要么搬迁,尽管所在的第三炼钢厂尚未有说法,但丁军与同事们深感前途未卜、压力巨大。"工厂里许多学历高、年纪轻的工人都走了。我们四十多岁拖家带口,很难随着工厂一起迁到异地。"根据《通知》内容,"本规定涉及职工,经协商一致可解除劳动合同,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丁军正犹豫,是否要提出辞职。毕竟,就算钢厂能够保留、自己不被裁撤,也是僧多粥少,短期内企业效益得不到提升,工人收入也会处于较低水平。
路线图
眼下,在山钢一线工人中已不止丁军一个面临着痛苦的抉择。任何改革归根到底是人的改革,最难行之处往往是涉及人的利益纠葛。可如今,正如刚刚上任不久的董事长侯军所说,在钢价暴跌、产能过剩、环保重压等多重因素共同冲击下,山钢已到了"生死关口"、不改革企业就没有出路。
2000年以后,山钢下属济钢、莱钢两大钢厂从一个上百万吨的小钢厂飙升至千万吨的大钢厂,职工人数随着产能逐年递增。目前,整个山钢职工数量近10万之众。山东最大的民营钢厂——日照钢铁集团,工人不到2万人。
2015年,山钢劳动生产率仅有从500多吨钢/(人年)。按照计划,2016年将提升至700,2018年将达到1000吨钢/(人年)的目标。目前,国际钢铁巨头新日铁、浦项已实现人均年产钢2200吨左右,国内沙钢已达1200吨左右。
市场繁荣时,钢厂可以通过提高产能来提高效率;可在市场萧条时,山钢要迅速实现这一目标就更加艰难。有媒体报道称,仅退离休人员统筹外补贴,每年山钢集团就需支出5亿多元。
如今,国企都在开展清理"僵尸"企业。按照计划,今年山钢集团要完成19家"僵尸"企业处置任务;从2016年开始,山东省利用5年时间总体压减产能生铁970万吨、粗钢1500万吨的落后产能,山钢这个山东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去产能的主力军。这都意味着会有相应数量的职工将随同"僵尸"企业、过剩产能被裁撤、分流。
此时此刻,山东钢铁下发的《通知》,似乎预示着一场宏大的改革将全面启动,企业也将迎来改革最为艰难的阵痛期。
一位山钢集团管理人士表示,目前具体哪些产线会停产要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可能会有部分产能这几个月停产,过几个月有了订单又重新启动。但对于那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生产线则会彻底关闭,人员也会按照这一政策进行相应的安置。
自2015年12月,侯军出任山钢集团董事长一职,这是山钢组建以来第三任董事长。侯军来自山东华鲁集团。这是一家国有控股的资本运营机构。山钢改革的关键时刻换帅侯军入主。
上任后,侯军一直对于这个国企钢厂的症结进行调研。今年3月底以来,一场困境期改革的"大讨论"在内部全面展开。"大讨论"首先讨论的是山钢自身存在的不足。转型时期的"阵痛",体制机制的障碍,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上的藩篱,工作境界上的差距,作风建设上的问题等等,都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如今,山钢集团确立了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从主要改革措施来看,山钢在迫切寻求机制体制的突破。一是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以行政层级管理为主的领导管控转变为以资本纽带为主的合作管控,各产业板块、各层级企业回归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明确山钢总部、权属企业"三定"方案,系统规范干部职数、机关定员,使人员向生产经营一线和新的产业板块充实转移。三是实施内部市场化。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综合运用价格机制、市场规律推动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再造;每个岗位既是价值创造者,也是经营者,让岗位创效与工资同升同降。四是推进资本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