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李扬:中国政府债务非常安全,不加区别去杠杆产生副作用

原标题:李扬:中国政府债务非常安全,不加区别去杠杆产生副作用

近日,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发表了主题演讲。

“全世界各国债务对GDP的比重都在上升,也就是说去杠杆都没有成功。”李扬表示,自2009年中国的四万亿财政刺激后,债务占GDP的比重明显上升。但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并不如日本、欧洲和美国的上升速度快,因此中国的政府债务非常安全。

李扬认为,当下经济增长比过去需要更多的债务支持主要是有四方面原因:房地产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无介质的金融创新加速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疏远化;贫富差距加大;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等。

同时,李扬还表示,中国的金融去杠杆非常显著,但是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不加区别的去杠杆以及去杠杆政策密集推出等措施产生了一些负作用。因此,稳杠杆政策更有利于处理当前复杂的经济和金融问题。

以下为演讲全文: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很快就平复了。当然,原因是G20迅速恢复,全球一致行动的结果。从事后数据来看,主要金融体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恢复了稳定。实体经济也在两年内基本恢复正常。我们现在说危机经历了很多年,但是从数据上看,危机发生后两年基本上就恢复了正常。但虽然从金融上和实体经济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不能说危机已经完全离去。

这个过程伴随着中美两国对全球GDP增长贡献率的变化。2001年,中国经济正式融入WTO体系。世界对中国经济基本看好,维持了2018年、2019年GDP增速分别为6.6%和6.4%的观点。这个现象其实是需要讨论的,我们可以从实体经济和金融两个层面来加以探讨。

实体经济层面,我们倾向于从两个角度来关注实体经济增长。一个是长周期,一个是全球化调整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的出现,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增速脱离。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在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的下行阶段。另外,按说全球化应当使世界经济越来越一体,但现在却是越来越分离,主要国家发生了脱离的现象。

再看金融层面,现实非常令人悲观。因为全球债务占GDP的比率仍在上升。虽然说危机是“因”,才导致了债务对GDP的比重上升的果。按理说,这个比例应当因为危机的平复而逐渐下降,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其债务对GDP的比重都在上升,也即去杠杆都没有成功。

主要经济体,主要分为四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欧洲、美国。在危机以后,日本债务有了一次跳跃性上升;美国的情况相对平缓,因为美国下了很大的力气来去杠杆;欧洲的情况不是特别乐观;而中国确实是比较突出的,在危机以后,尤其是在2009年采取了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以后,我们的债务占GDP的比重逐年在上升。

再分部门来看主要经济体的居民债务对GDP的比重情况。很明显,美国去杠杆非常迅速,日本和欧洲相对平稳。而中国居民债务对GDP的比重在上升。当然,我们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在安全的幅度之内。

非金融企业债务对GDP的比重情况:日本、美国、欧洲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趋势,但中国的趋势是很明显的。中国的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好在从2017年开始下降。

再看政府债务对GDP的比重情况。日本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仍然在上升,美国和欧洲也在缓慢上升。中国虽有上升,但是不如另外三个经济体上升得快。所以,中国政府的债务非常安全。

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的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已经稳定。中国从2015年提出去杠杆,2016年在做各种安排,2017年实际发挥作用,2018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金融部门的去杠杆非常显著,这个过程已经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了。

从实体经济讨论到债务问题上,得出一个综合结果:全球经济增长的债务密集度显著上升。也就是说,对于定量的GDP增长,现在比过去需要更多的债务来支持。这是全球的现象。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房地产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第二,无介质的金融创新加速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疏远化;

第三,贫富差距加大,因为富人喜欢搞货币和金融游戏;

第四,从全球来看,包括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债务密集度上升有很多的影响:第一,当下的经济增长比以前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这对各国的货币当局都是一个挑战;第二,债务累积造成泡沫,形成了金融周期。现在根本的问题都是由金融部门造成,引发了金融危机;第三,危机发生之后,很难走出危机,旷日持久。

最后落到去杠杆的政策上,我用三个词表明了中国去杠杆政策的调整:更加理性、更加符合实际,而且是更加可持续的。

首先,我们不能不加区别地去杠杆。虽然杠杆上升是中国金融风险的源泉,但是,各个部门的杠杆其实是不一样的,而且其影响也是不同的。于是,我们需要有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出台。其次,当我们很多部门密集地推出去杠杆政策时,由于协调配合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了一定的负作用。因此,我们要稳杠杆,而不是不加区别地去杠杆,稳杠杆政策比较有利于我们处理当前复杂的经济和金融问题。

(搜狐国富智库现场报道,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