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货币放水依然看不见尽头。
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7.63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当月净投放现金7954亿元。可供对比的是,2023全年净投放现金8815亿元。
显而易见,放水仍在继续。
保住资产,是货币放水造成的通胀焦虑下最要守住的底线。正如巴菲特提出的投资三条军规: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二条。
在此背景下,全球资金都寻找避风港,各大核心城市的资产成为避风港。据第一财经报道,自2023年2月起美国新房价格与销售记录连升5个月,房地产市场的总价值创下46.8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相比疫情前高出19个百分点。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数据同样显示出回暖迹象,去年12月加拿大全国房屋销量季度调整后环比升8.7%,同比升3.7%,全国平均房价同比涨5.1%。
中国聪明的资金也在抄作业,在市场调整期提前布局。《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高净值人群更看重财富的安全和归属,风险偏好降低。房产配置作为稳定的资产保值类型仍受高净值人群青睐,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仍是高净值人群未来主要投资方向。
怎样进行资产配置才能寻求保值?答案是跟着政策走,跟随发展大势穿越周期。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契合“科技强国”战略,另一方面,核心资产意味着稀缺,而“限量版”资产向来拥有更强话语权,这就相当于为资产价值上了双重保险。
在大湾区,能够同时满足产业+稀缺的资产,并不多。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凤岗,成为热钱涌向之地。
来自赛迪顾问的《深圳市制造业迁移全景报告》显示,2016-2021年深圳外迁至广东其他城市的重点制造业企业中,流向东莞的占了40%。凤岗因为先天优势成了深企迁移首站,吸引近千家深企投资,粤B车牌随处可见。
资本早已挖掘凤岗潜力,提前入场锚定潜力股。近年来,康佳、京东、三和盛、都市丽人等行业头部先后落户,一同建构了成熟完善的产业高地。
另一方面,随着降息周期开启,资产配置亦迎来窗口期。2月20日,央行宣布下调5年期以上LPR至3.95%,降幅高达前所未有的25个基点。业内普遍认为,大幅度降息将有效刺激需求入市,为楼市冲刺小阳春奠定基础。
政策东风之下,聪明的资金已抢跑入局,在调整期里找到“抄底”机会,留给市场的时间不多了。
凤岗产业发展蔚然成风
政策东风已至,投资窗口期已打开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在危机中淘金,选对城市、买对时间,永远是最正确的选择。
对于湾区投资者而言,最友好的“窗口期”,正在从概念落进现实,缓缓打开。在政策指引下,近期举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共签约859个投资项目,总金额达到2.24万亿元,信心持续高涨,投资进度提速。
K型复苏下,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向上与向下两股力量的分化,资金越发往核心区聚集。聚焦核心区位,一直是资产配置的不二法则。
能够吸引上千家深企的凤岗,当然具备区位稀缺性。
站在全局视角,凤岗的位置,相当于整个大湾区的心脏——紧挨广深两个一线城市,凤岗雁田与香港的直线距离更是不到15公里。回到微观视角,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推动下,凤岗已实现与周边城市的深度融合,尤其是深圳。
深圳版图狭长,东西走向约100公里,南北走向最窄仅约10公里,凤岗就像一个倒三角形,从最窄的地方“嵌入”深圳,外环、博深、水官、丹平、机荷等高速公路把它圈进深圳“二环”。从凤岗出发,45分钟半径覆盖福田、罗湖、龙华、龙岗、坪山等各大区域。
后发优势出挑。在建的深惠城际设“凤岗站”,以凤岗为原点,1站到大运,3站到深圳北,4站到西丽,5站进前海。正在规划的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段计划在凤岗设5个站,双城生活走进现实。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凤岗吸附人口、发展产业打下扎实基础。
2022年,凤岗常住人口约41.81万人,和2016年的近30万人相比增加超10万人,增幅惊人。
人口吸附强劲,助推产业升级。近年来,凤岗的产业结构实现从通用零部件、金属包装、电气器件等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高端产业转型,成效卓著。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截至2023年年初,凤岗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33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0家,正式上市企业3家。过去10年,凤岗GDP从125亿元狂飙至373亿元,涨幅高达198%,是临深镇街中增速最快的板块,在2021年发布的全国百强镇中排26位。
这不是凤岗的天花板。
2022年,凤岗实现GDP 389.3亿元,总量排名东莞第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市第一,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总额全市第五,经营主体数增长11.1%。2023年,凤岗力争GDP突破400亿元,工业产值破千亿,培育百亿新产能,推动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只有蛋糕还能继续做大,产业还有看得见的增量,才能既在当下保住资产价值,又能在风暴过后打开想象空间。凤岗用深厚的产业家底表明,它就是这样一支潜力股。
资金抢滩工业厂房,企业家争相出手
进入2024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制造业用地备受热捧。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先行。随着制造业进入“工业4.0”时代,各地纷纷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战略。2022年5月,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提出“工业立市、 制造强市”,这是时隔20年深圳重提这一口号。2023年1月,广州首次发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号召,对制造业着墨更重,产业结构逐渐向第二产业倾斜。
制造业重回城市,推动工业厂房热度走高,吸引众多企业家出手。
原因很简单。
首先,购置厂房将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资产基础。对于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来说,自有厂房亦是让资本市场放心的“安全垫”。如果企业未来有融资需求,自有物业还是优质的抵押物。
其次,企业拥有自有厂房,构建了持续、稳定的商业运作形象,能够对外输出其稳健经营、长期发展的实力与信号,有助于巩固现有客户关系和吸引潜在客户。
随着政府对实体经济的鼓励和支持,制造业风头正盛,对工业厂房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更重要的是,经过一轮深度调整,当下的资产价格极具性价比。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市场已到达底部区间,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经济复苏进度加速,市场将加快上行。当下,或是买入的最佳时机。
多重利好叠加,已经有大量企业家将目光投向凤岗知名产业园区京东智谷。
一家来自深圳华强北的芯片企业,原本只是打算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凤岗,在入驻京东智谷后,他们对园区的环境、配套、服务都非常满意,因此加购更大面积的厂房,将研发、生产整体搬迁过来。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京东智谷的“朋友圈”持续扩容,助力企业链接全国乃至全球资源,在形成湾区产业发展矩阵中发挥重要作用。
京东智谷成为一众企业家的选择,源于他们对京东的认可与信赖。
京东,是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位列“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位、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46位,始终坚持以实助实、以第一促第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京东智谷项目启动。京东计划投资120亿元,培育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等20余家,吸引京东湾区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及配套企业1500余家,把京东最为核心的能力全面向大湾区企业开放,将京东智谷发展成为湾区产业价值高地。
目前,京东智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质量产业聚集、高质量发展效应凸显的成熟园区,吸引东电声学、必优美、冠百集团、JJC、研凌、HONAN等500多家湾区企业入驻,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科技服务、时尚文化等未来产业。
一名在京东智谷购置整层物业的深圳企业家表示,选择京东智谷,就是希望和京东一起做大,“京东可以快速地给出解决方案,有信心看到自己的品牌成长、发展、继续壮大起来。”
目前,京东智谷有少量工业4.0厂房、独栋总部、配套宿舍等产品在售。可生产、可办公、可展示、可仓储的工业4.0厂房颇受关注。和市面上产品不同的是,京东智谷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不同行业对厂房的指标性需求,在电力、空间布局、层高、采光、消防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的设计规划,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也为企业家提供更安心的资产配置选项。
京东智谷实景
1月18日,“奔赴春天的力量”京东&都市2024年企业家年会在京东智谷城市会客厅圆满举行。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智谷董事长黄东升表示,智能数据大模型在未来10年,将在生产制造领域,引起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洗礼,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要素。只要我们拥抱技术进步,创造永恒价值,就一定拥有一片自己的星辰大海。在京东智谷的“助攻”下,多家企业在合作中寻找先机,继续携手并进,共同奔赴企业发展的崭新春天。
2019年,京东在凤岗埋下一颗种子,为凤岗的产业腾飞打基础。五年时间里,这颗种子慢慢扎根、破土、生长、枝繁叶茂,成长为一个吸引了上万人的成熟园区。下一个五年,借着产业发展的东风、科技进步的力量,京东将与凤岗一同奔赴更加丰盛的春天。
作为“长期主义者”,京东智谷与企业共同探寻穿越周期之道。站在时间的长河里看,当下正处于市场的波谷,亦为投资者提供了足够的安全垫。优质企业持续在湾区推出核心产品,为期望拥有核心地段、使用价值和长期回报的企业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出手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