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标准:五大类15个指标
描绘我国新经济图景
这个指标体系由5类15个指标组成:第一类是知识职业;第二类是全球化;第三类是经济动态和竞争;第四类是向数字经济的转型;第五类是创新能力。不同的指标有着不同的权重。权重的前十名都集中在知识工作、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三大类,而全球化和经济活力两大类指标权重较小……[
更多]
两极三区一省
谁强谁弱尚有一拼
空间集聚性明显,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正是由于这种集聚性,我国新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两极三区一省”的格局。“两极”指的是北京、上海,“三区”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大首都圈、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圈和以大珠三角洲为中心的粤港澳地区,“一省”是地处西部的陕西省……[
更多]
新经济品质与实力
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新经济指数排序与现有经济实力有着较大的差异。人均GDP是衡量现有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人均GDP较高的地区,新经济品质不一定就强,新经济指数与经济实力发展的非线性对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落后地区发展的希望……[
更多]
谁为新经济旗手
北京一马当先
北京具有非常雄厚的传统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尤其在经济数字化、职业和产业转变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堪称表率。北京的高分值得益于拥有众多的顶尖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研发机构,这使得它因科学家与工程师比例遥遥领先而成为供血最为充分的地区……[
更多]
上海屈居第二
仍是新经济榜样
近年来,上海市以强势发展引领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潮流,活力四射。最能让上海人自豪、让北京人汗颜的指标就是人均GDP——上海比北京高出一半左右。然而,现时的经济活力和实力并不代表着新经济的品质和潜力。上海与北京之间的巨大差距,多少有点让人意外……[
更多]
粤津闽浙
发展良好势头正猛
广东的全球化指标位居第一,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居第三,知识工作岗位和经济活力指标偏后,分别居第十七位和第十五位;15个细分指标中,广东有3项居第一,有10项处前十名以内,拖后腿的指标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股票筹资总额占省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居二十二位和二十六位……[
更多]
发展后劲较强
陕西第八并非意外
在四级地区中,江苏、陕西、辽宁、山东四个省分值较高,非常接近第三级。最值得关注的是地处西部的陕西省。在五大类指标中,它的知识工作岗位和创新能力居前五名之内,在15个细分指标中,研发民间投资额比例、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办公室职位比重居前四名以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