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如何与现代金融企业接轨
http://business.sohu.com/
|
[ 宋佐军 孙飞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
|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往往具备以下几点要素: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而从国有商业银行现状来看,其在几方面都与现代金融企业有差异。
首先,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现行的国有商业银行单一公有产权的国有独资制度安排,致使政府所有者缺位,经营者缺乏所有者约束,导致国有银行经营低效率,严重阻滞公司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在市场经营理念方面,经营思想守旧,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在高度集权的国有独资运营机制下,国有商业银行不能灵敏快捷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经营效益方面,虽然资产规模连续大幅度增加,但其自身经济效益却未能同比提高,甚至出现利润下降或增幅不大的局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敢于创新的银行家队伍,必然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高效益配置和使用。
面临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接轨的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构造多元化的股权制度。从现实条件看,要提高国有银行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应着手建立银行资本金的市场化补充机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和民间投资者,渐进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另外,要加快完善决策组织机制,构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尽快修改制定国有商业银行章程,建立完善最高决策组织机构(董事会),独立行使企业经营权职能。再有要加快机构重组和机制再造,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在组织架构上,合并重复设置机构,建立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在经营模式上,拓展市场营销职能,形成以效益和质量至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内部运作机制和业务流程上,保证产品、客户市场营销和内部管理分开、前台经营和后台管理相分离。在资源配置上,要集中经营资源,向大中城市和高效益地区倾斜,转移经营中心,实现市场化和商业化经营机制。
还要加快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商业银行运营约束机制以及推行激励约束机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确保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和价值最大化。强化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实行一级法人内部逐级有限授权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恰当的岗位划分,实行审慎会计原则,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和行为规则,严格业务授权与审批制度,建立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运营约束机制。
|
2002年8月5日16:39 |
|
|
 |
 |
期货导航 |
 |
 |
国内期市最新行情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