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个月出口2.58亿美元 本报讯 (记者 袁峰 通讯员 钟雁明)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广东出口船舶9597艘,出口金额达2.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大幅增长3.1倍和1倍,出口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已比出口额最高的1998年多出口6378万美元,广东造船工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海关人士分析,这是在受“9·11”事件、世界经济增长疲软、航运市场低迷三方面不利因素影响下,广东船舶出口实现了“逆风飘扬”还属首次。 据了解,广东船舶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1~10月累计出口2.55亿美元,高速增长2.3倍;一般贸易出口247万美元,增长9.9%。在出口的企业中,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一枝独秀,1~10月出口金额达1.89亿美元,大幅增长1.7倍。出口市场也由去年同期的18个上升为26个,其中出口至瑞典、香港、丹麦和马耳他的金额分别为9554万、5263万、4780万和2183万美元,四个市场占广东船舶出口额的84.5%。 近年来,广东的船舶制造业的生产水平迅速提升,但由于受“9·11”事件、世界经济增长疲软、航运市场低迷三方面因素影响,船东又缺乏大量订船的信心,导致去年广东船舶出口1.56亿美元,比前年大幅下降41.9%,占全国船舶出口金额的8.2%,出口金额排在江苏、辽宁、上海之后。但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船舶市场出现转机,由于世界贸易量有所增长,使干散货船运输市场转暖,再加上船厂2004年空余船台较少,欧元汇率上涨提高了欧元区货币的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新造船有所增长,船价开始止跌,使广东造船企业获得了较多的订单,出现了今年船舶出口大幅增长的有利局面。 但不容忽视的是,去年5月国家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内各钢厂开始不同程度地涨价,今年初船用钢板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人民币1000多元/吨,涨幅已达50%左右,价格的大幅上涨增加了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出口船舶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