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欣悦)昨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发裁定,正式确认深圳先科企业集团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向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撤回了委托拍卖“先科”商标的申请。法院证实,深圳先科企业集团已偿还了全部拖欠的债务3800万元,“先科”商标平安度过了拍卖危机。 据北京市一中院介绍,“先科”于1995至1996年间,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贷款本金和利息共计5000多万元,此后一直未还贷。 200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北京一中院经审理判决先科败诉,其后先科只偿还了部分欠款。随后,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曾经多次向先科公司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先科公司在一定期限内自觉履行还款义务,但是先科公司一直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还款。 2002年,经债权人申请,法院查封了深圳先科企业集团名下的全部81个商标,其中包括最知名的“先科”和“SAST”等市场上较有影响力的商标在内。 查封后,法院再次向先科公司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限期自动履行法律义务,否则法院将对“先科”商标进行强制拍卖。在先科公司仍未履行的情况下,北京一中院委托北京一家资产评估公司对“先科”商标进行了评估,并委托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进行拍卖。 据悉,此次先科3800万元债务的债权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公司,则是先科集团大股东———国家开发公司的下属企业。 昨天,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的冯先生接受采访时则称,“我听说双方进行了和解,但好像和解的协议还没有生效吧。”冯先生说,接受拍卖委托后他们一直在积极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原定10月中旬进行的拍卖直到现在也没开始。目前拍卖正进行到招商阶段,有很多企业打电话咨询,其中不乏“先科”的同行。至于拍卖的底价,冯先生说已经确定,但具体数额无法公开。 至昨天下午4时40分记者采访时,冯先生仍坚称自己还没接到撤拍的通知。 记者又打通了深圳先科集团的电话,一位先生闻听“先科商标拍卖”,只说了一句“这个……我不知道”,就挂断了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