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商业实践,催生新一代企业领袖。-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领导力?他们将塑造什么样的未来?
2003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是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一次企业界盛会,主题是“新领袖-决定未来的商业力量”。搜狐网财经频道将全程报道。
张树新:竞争力,其实不同的企业在这个行业中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定位,可能很难说谁对谁错,我们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尤其中国房地产又是一个从业者居多,企业众多,不同的地域市场,导致不同的行业模型,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来自于青岛、北京、广东的湖南的不同地方的企业家,就他们对他们自己企业竞争优势打造的理解,和他对自己企业下一步的期望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比较抓紧时间,每个人用五分钟的时间,然后希望大家提问。我们现在从青岛的企业家王总开始。
王若雄:我想从我们一个地方的企业,从天泰自己来讲,刚开始我介绍自己的时候,用了用腿走一路,一条是做房地产开发,另一条腿就是做房地产的经营和服务,所谓经营和服务,我想从以下几点做一个简单的解读,第一个就是,刚才我们王总,还有几位探讨的三个文件,中国地产市场严酷的现实的这个问题,我们要做一个应对的措施或者调整,我想这个措施,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我们在放量上,在量上做文章,未来五年或者十年,可能我们才存量上多做文章,意思是什么,可能在房地产的出租、经营、服务、管理方面要下一点工夫,实际上从国际地产发展趋势看,也是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房地产大规模开发,第二个阶段是房地产出租经营,第三个阶段是基金,资金运作,我觉得现在国家,也可能通过这样几个文件,这样一个客观的条件,使得我们这些房地产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往房地产的经营服务出租这样去转型。
张树新:也就是不完全是量的扩展,同时把价值的延伸。
王若雄:可以这么理解,像香港一些重要的写字楼也好,或者大的物业,基本上是没有出售的,都是出租,租赁经营,过去我们不是很习惯这样做,我想可能有一个其他的问题导致不习惯,就是我们原始资金,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经过十年,我想大概开发面积在一百万以上的,都是一个相当的,当然不是特别大的积累,具备了拥有自己的物业进行经营管理服务,我们今后在这方面要下点工夫,比如我们重点围绕一些开发区,工业区,做一点工业用的写字楼,不仅仅在CBD区做豪华的写字楼,青岛韩国人长期居住的有五万人,他们也并不都是大企业,现在的办公配套用房还是比较原始的,我们想未来做这类工业OFFICE,主要用于出租,而不是用于出售,做一些配他的公寓也是出租而不是销售,另外我们探讨一个所谓,刚才王石,王总谈到旅游开发区。
王石:我只是说一种新的开发模式。
王若雄:旅游地产有涉嫌圈地的意思,但是旅游地产也是我们未来,所谓两条腿的一条腿,比如说我们做酒店,还有一些娱乐的温泉,度假村。我不是推销产品吗,青岛有一个温泉,据说是中国两个之一海水温泉,在崂山山脉,地理环境很美,在121文之前我们获得了审批,这个与我是图生土长的青岛人有关。
张树新:你并不想离开青岛,就是想利用区域资源。
王若雄:也不是,我们未来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想在省内,像宝森一样,覆盖全山东,因为很容幸,我们山东人口也接近一个亿,九千多万人,而且有一个半岛。
张树新:问题就出来了,万科怎么办呢?
王若雄:他继续做老大,我们是区域性的诸侯。除了山东,我们特别看好江苏,江苏一个城市我特别喜欢,目前对苏州觉得可能性大一点,有可能下一个目标是向苏州。因为江苏的经济成长是全国最快的,很奇怪他们的地产发展,或者城市的发展,我想也没有界定就是在青岛。这两条腿走的路,还请前辈们指导一下。(声明:本文是搜狐财经独家专稿,如须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发邮件至 e-finance@sohu-in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