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酝酿的首部资本市场“白皮书”,终以洋洋洒洒五千字为中国资本市场过去十三年下了完整注解,更成未来市场发展的助推器。 二月二日,国务院九条意见出台后的首个交易日,深沪两市几乎以“满堂红”开盘,市场用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出对白皮书出台的欢欣鼓舞。 湘财证券北京总部一位分析人员认为,中国股市从来都是政策型和资金推动型,相信从国务院层次的鼓励,将对市场投资者信心大有帮助。 坊间认为,“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九条意见,条条直指中国资本市场陈疴,可谓对症下药,开出了救市良方。 一点共识是:中国资本市场需要积极培育,而不是杀鸡取卵。白皮书中,要求“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状况”的呼声得到体现。“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的说法不但让投资者心头一热,更使人们相信,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重新得到重视,购并重组将会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 与此同时,九点意见中更一改言必称国企改革的老惯例,代之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提法。专家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自出现之日起一直定位在为国企改革服务,由于国企控制大部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听命于政府,这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应是一个重要风向标。 明确全流通问题,重启二板市场,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推进资本市场开放……九点意见条条身后均有“大动作”,因此被视为长期利好。 但毕竟,话说百遍不如实事一件。来自中国某著名金融研究所的一位博士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白皮书固然为完善证券市场指明方向,但缺少多头协调合作的机制,难免在今后施行中“束手束脚”。他认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只有证券、银行、保险三大市场、三大监管机构,以及三大市场参与主体相互协调发展,才能稳步前进。这一观点也道出许多业内人士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