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学人》周刊3月23日一期报道日本农业提高效益之道:非农企业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日本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小,人口老龄化,缺乏国际竞争力。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已经降至40%,在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但是,如今出现了新的气象。一些非农企业利用政府逐步放宽限制的机会,加入了农业生产行列,给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利用堆肥生产绿色蔬菜
岩手县山形村是一个人口约3500人、主要从事建筑业的山村。蒲野建设公司2003年5月成立了农业事业部,盖起了13座温室,开始进行菠菜的有机生产。该公司生产的菠菜颜色淡绿,无苦味,保鲜期长,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
菠菜一年可收获5次。去年,该公司一共销售了7000箱菠菜,销售额达2100万日元。现在,大型超市和贸易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今春以后的菠菜已经预订一空。
这种菠菜为什么这么可口呢?秘诀是该公司在成立农业事业部之前,花费5年时间开发出来的“新绿色1号”堆肥。1998年,该公司收购了一家堆肥工厂。科研人员将压碎的阔叶树皮和牛粪掺杂在一起,在室外堆放10个月后搬入室内,连续40天进行激活细菌的搅拌,生产出了堆肥。这种堆肥是长时间生产出来的,不会招来害虫,而且疾病抵抗力强。这样以来,生产蔬菜就可以不施化肥和农药了。
除了自己生产之外,该公司还向附近30户农家出售这种堆肥,收购他们利用堆肥生产的蔬菜,然后以统一品牌销往市场。除菠菜外,还有萝卜、柿子椒和西红柿。这种堆肥的售价是,含有微生物的一袋(17公斤装)800日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蒲野宽说:“建筑业的前景比较黯淡。今后应该把重点转移到农业上。”他呼吁附近的建筑公司也从事农业生产。
争当日本第一大蓝莓产地
岛根县大田市的下垣建设公司1994年成立了农业生产法人,开始大规模进行蓝莓的有机栽培。最初不了解蓝莓的栽培方法,下垣一治总经理就到欧美国家进行考察,然后开发出了适应日本水土的栽培方法。科研人员运用建筑工程中积累的土与水的技术,利用沸石净化土壤,修建了井水灌溉设备。
凭借下垣总经理以自学成才的精神和争当日本第一大蓝莓产地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已经成为日本规模数一数二的蓝莓产地。除了蓝莓栽培和销售之外,该公司还生产果酱、果冻和果酒。
现在,该公司在大约5公顷的土地上种植了18个品种、6000株蓝莓。因为是国产和有机栽培,所以可以卖个好价钱。该公司2003年出售了22吨蓝莓,销售额超过了7000万日元。当地的其它建筑公司也效仿这家公司,开始利用闲置的耕地栽培蓝莓。岛根县两年前已将蓝莓指定为振兴山区的农作物。不久的将来,蓝莓也许会成为岛根县的新特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