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理念成就基金龙头地位,购买比例从机构占50%变为个人占70%据《证券时报》报道,2300亿元规模的基金,正在牵引着16000亿元流通市值股市的走向。事实上,自从2003年“价值投资”理念被市场广泛接受后,股市的天平就完全向基金倾斜。博时基金公司副总裁李全指出,“基金在资本市场的主流地位已被确立,它的投资行为决定着股市未来的走向,而且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基金绝处逢生全靠投资理念革命
回首前期两年多的熊市,基金是受损最大的机构之一。2002年基金出现36.35亿元的巨额亏损,2003年上半年开放式基金遭遇巨大的赎回压力,进而引起市场的预测:“开放式基金有崩盘迹象”!然而到2003年底,基金全年盈利9.29亿元,平均净值增长率在20%左右。
为什么基金绝地反弹?基金鸿阳基金经理蒋锋声称:“价值才是证券市场投资的永恒主题。此前,股市一直是以资金为惟一杠杆,往往垃圾股的增幅超过蓝筹股,公司的价值被忽略。”
基金一手导演的“价值投资”理念,使股市在2003年出现了重大逆转。金鹰基金公司总裁林金腾认为,基金在这轮行情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他表示,价值投资仍处于发现过程,“未来一两年属于慢牛行情,不容易出现大升大跌”。价值投资观随即给基金带来了两大改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基金,而越来越大的资金规模反作用于基金,使其贯彻投资理念;另一方面,市场的信任使开放式基金从面对赎回压力变为面对净申购。林金腾表示,此前机构购买基金的比例占了50%,而今年个人购买占70%。李全透露,基金赎回的风向转变出现在去年8月底,目前赎回的资金又开始重新回到了市场。
代表先进制度大工业取代小作坊
李全认为,“基金的主流地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我们找到了最安全和最快捷的路径。”事实上,开放式基金去年累计实现净收益19.09亿元,平均每只基金赚了约3800万元。这的确为开放式基金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而且这一地位还在进一步稳固。
李全表示,基金代表了当前市场投融资领域的先进制度。主要表现在公开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信息披露的透明性,使其变为阳光操作。基金的专业投资,在约定的范围内要比其它投资工具做得更深更透。先进的制度,一定有生命力。现在1000多只股票,到底选哪一只进行投资?个人投资者在这方面显然有局限性,基金今后将逐渐成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的工具,理财方式会向基金方面配置,使更多资金通过基金进入股市。
由此产生的效应是,小作坊式的资金操作模式将向大工业生产方式转化,进行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今年推出的基金新品种很快被市场接受并认购一空,李全声称“这就是基金现在的生存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