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美国最大的钢铁企业美钢联公司向美国商务部递交了154页证词材料,长篇论述“中国不符合市场经济国家的所有特征”;两天后(即昨天),美钢联的全球总裁兼CEO在上海宣布成立美钢联在中国的首个责任有限公司及上海代表处。 我们只能给美钢联的行为加上一个注解: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但在中国体制下设立的美钢联代表处是合法的市场经济主体,可以行使在中国国内及国际的市场经济职能。这难道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可笑闹剧么?更可笑的是,这一闹剧,正在所有抨击“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美企身上轮番上演。 为什么所有参加听证的美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都要指摘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答案只有一个: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可以便利美国政府和企业继续对我国行使WTO允许范围内的“歧视待遇”,直到2016年。除非WTO成员方已认定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15年,中国都将遭受“非市场经济主体”的歧视待遇。 15年歧视待遇会带来什么?中国有约为三分之二的出口产品在进口方的反倾销措施面前遭到了实质性的阻击! “美国可以用印度橙子的价格决定中国橙子是否在美国低价倾销,因为印度是中国的替代国”。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运作都建立在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或正向市场经济国家过渡的大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大面积失去了“用自己的成本反驳美国指控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