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按照卡尔.普兰尼对世界经济长期运动规律的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受到两个走向完全相反力量的推动,一个是社会保护努力,一个是释放市场力量的努力。释放市场力量的努力一旦启动,除非前者太差导致出现强大的社会保护力量阻止,很难停止下来。用这个观点来解释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出,1980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实际是释放市场力量努力的结果,在今天表现为全面工业化。这个过程到目前来看已经无法逆转,引发的对资源的需求也无法停止。未来15年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国内社会保护工作做的又差强人意,中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将超过199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历次重大风险。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的不利处境。
(一)中国介入全球资源竞争将受到西方金融全球化的挟制
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按照吉瓦尼.阿里奇的霸权周期理论,在每个霸权支撑下的国际经济秩序,总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资本积累的生产和贸易扩张阶段,之后则是
图-8 数据来源:WTO网站 单位:百万美元
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扩张阶段。这种过程在1870年-1914年的第一波全球化过
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第二波全球化阶段都出现过。上一波全球化逆转的结果是列强用世界范围的战争来解决对于市场和资源的争夺。用这个观点来分析我们所处的这一波全球化过程,可以发现,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发达国家纷纷
|
图-9 数据来源:WTO网站
从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转变,取消资本管制导致大规模国际流动,这一波全球化进入了金融扩张阶段,这个进程由于1990年代冷战的结束而加速。所以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处在金融扩张的阶段,尤其以美国和英国两个老牌的金融强国最明显。所不同的是,中国则并不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步,目前中国则类似于1970年代以前西方所处的生产和贸易扩张阶段。
中国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落后一个阶段,不得不面临发达国家由于先发优势而拥有的先进生产技术、贸易秩序的挟制和金融资本的冲击。并且这种金融资本的强大
和手段的先进,使发达国家在主导全球初级资源的占有、开发、勘探和资源定价权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在阻碍弱小的中国民族资本竞争全球资源上有明显的表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波全球化逆转时,世界贸易总量与世界GDP总量的比例达到了最高的14%,之后争夺生存空间——其实就是争夺资源的两次世界战争让这一比例在1953年降到了6%。而在这一波全球化进程中,19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了14%的比例,2002年和2003年两年都达到了25%。这可能预示着国际经济秩序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期——事实上目前的国际金融秩序确实被普遍认为是非常不稳定的。而中国恰恰处于一个刚刚开始显示其经济对初级资源强劲需求的阶段,这一点尤其值得国人关注。
(二)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将引发重大地缘政治后果
中国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的调整往往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地缘政治后果。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对资源的需求是前苏联解体以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分化重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低成本制成品不断冲击象墨西哥、土耳其这样的国家,但是同时却使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这样的农产品、矿产品和油气资源出口国获益匪浅。这种经济拉动导致的地缘政治分化已经隐约可见。无庸质疑,在目前的世界格局里,唯有美国——也是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具有全面遏制中国获得资源的能力,而美国在这一点上表现的也最不遗余力。从中俄石油管道、中哈石油管道以及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关注来看,美国正在有计划的“控制”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西方媒体已经出现了美中石油冲突论,呼吁警惕中国在全球的能源扩张。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虽然除了在大规模战争期间没有国家能够承受因切断中国能源供应而引发的中国的剧烈反应,但是中国如果受制于人就将在国家间博弈中授人以柄。欧盟因为中国限制钢铁业原料——炼焦煤的出口而欲把中国告到世界贸易组织也显示了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而据早前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说,日本自卫队的高层情报官员表示,随着中国的迅速工业化,它会需要大量的石油,因此一场与中国进行的海上自然资源争夺即将开始。这在日本近年的对华战略和国内宪法修改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说,中国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木材等资源的需求固然可以给俄罗斯带来可观收益,但是同时也有令俄罗斯沦为中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危险。俄罗斯对中俄管道的拖延一方面是策略考虑,其中却也不无对这种前景的抗拒。
这种基于向中国供应初级资源和与中国竞争资源的不同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化将长期存在。没有疑问的是,中国将是同样竞争资源的经济体——以美国为首、包括快速工业化而需要大量初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矛头所指。如果加上中国低成本工业品冲击世界市场,这个问题就更为复杂。近期有22个国家发起要求延长中国纺织品配额,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而其中大部分是中国长期视为友好力量的非洲低度开发国家。加上美国千方百计的掣肘,中国平等利用世界资源的努力将会遇到越来越大阻力,这并不是简单的有钱就能够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