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专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已责成有关部门,准备对欧盟报告 “不公平” 的结论进行详细地予以驳斥。欧盟的这份报告称,中国远未达到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所需的标准。
欧盟机密报告的结论是,中国的经济遭受国家干预太多、法治不强、公司治理不佳,从而给中国政府从重要贸易伙伴处赢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努力造成了打击。《金融时报》周一详细披露了该报告。
欧盟委员会制定的这份报告表示,在欧盟市场经济地位的五项标准中,中国经济未能到其中四项。赢得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因为这将使欧洲公司更难对中国竞争对手采取反倾销行动。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易小准表示:这个结果不公平,但我们将继续解决这个问题。他还表示,中国政府希望说服欧盟改变其观点。
在本月得知该报告的结果后,中国政府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阶段的争取工作。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政府已责成事先负责准备给欧盟提交文件的中国学者,再准备一份针对欧盟结论的详尽回函。该文件可能用来强化中国领导人在与欧盟相应的领导人会晤时所使用的论据。
中国强调,虽然中国经济依然带有数十年共产主义中央计划经济的残余,但根据欧盟的五点标准,中国经济已具备市场经济资格。
虽然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比,市场机制当前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仍然偏小,但要比1949年中共建国以来的任何时间都大得多。
欧盟的这份报告发现,中国仅清除了四个障碍中最简单的一个,即“在与私有化相关的企业运作中没有政府引起的扭曲现象”。
该报告对中国提出批评,认为其公司治理法存在不足,并称一些中国企业“没有遵循基本的会计准则,或根本没有会计账目”。
中国指出,最近几年中国已建立了有效的公司会计监管体系的基础,并正在加大执行力度,同时还在努力改善对投资者的保护。
在提交给欧盟的一份书面文件中,中国还指出,在欧盟的另一个标准,即制定产权保护和有效的破产体系法律方面,中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金融时报》已见到该文件。
在有关政府对经济施加影响的担忧问题上,中国强调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建立独立金融部门的必要性方面,中国引用的理由是,政府已采取行动,给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更大的自主权。(译者/李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