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极其复杂,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农业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
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从1986年以来,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格受制于经济实力,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农业的投入极其有限。农户投入的局限性也一直没能得到根本解决。这就造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滞后。一方面,科技投入匮乏,农业基础研究滞后,缺乏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渠道单一,活力不够,动力不足,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推广应用效率低。
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2000年,我国农业的GDP份额已下降到15.9%,而农业的就业份额仍然在50%。农业与非农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3.93倍扩大到2000年的5.29倍。2001年和2002年我国农业的GDP份额分别降至15.2%和14.5%,但是就业份额仍然保持在50%,这就进一步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相对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这是农业收入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农产品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加大了农民增收的困难。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往的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在农产品匮乏时期,基本上不存在需求约束,只要农业能增产,农民就能增收。在需求约束情况下,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增产已不足维持农民增收,甚至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这也是农民的农业收入难以再有大幅度增长的基本原因。
二、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收入提高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从短缺转向总量供求平衡且部分农产品出现过剩,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低迷,从而使农民增收越来越困难。尽管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的状况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仍未改变,使得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农民生产性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一直占65%以上,而第一产业中来自于种植业的收入一直在68%以上,种植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当前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超出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靠提高价格使农民增收已没有多少余地。而在当前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农村科技水平较低的状态下,无疑使得农民增收困难,收入来源受到限制。
三、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多数年份农民收入新增部分大约70%来自乡镇企业。1996年开始进入买方市场,由于乡镇企业技术设备落后、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结构档次低,小规模经营灵活机制受到一定冲击,经营难度增加,增长速度减缓。乡镇企业萎靡不振、效益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甚至下降。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从当初的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城市下岗职工不断增加,再就业难度大,不少地方出台了限制农民进城打工的政策规定,导致农民劳务输出的机会大减,直接减少了农民的劳务报酬。
四、农民负担过重
农民税费负担屡减不轻,弱化了农民收入增长。近年来,党和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但往往落实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其效应。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非农产业,截留国家支农资金和挪用国家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并以各种名目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不但侵害了农民的利益,也严重阻碍了农业的长远发展,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但各地总是变换手法向农民伸手,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基层,机构臃肿、费用增多已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直接诱因。农民的税费也逐年增加,加重了农民负担,减少了农民收入。1994至1997年农民负担的税费总额由1242亿元增加到2317亿元,人均负担由135元增加到253元,年均增长28%。由于农民税费负担增长过快,造成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五、城乡分割体制
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度性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对一个基础薄弱的农业国来说,只有通过“以工补农”的政策筹集工业建设资金。在我国,主要是通过工农业生产价格“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把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再通过严格控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同时,国家也从农业税收、农村储蓄等渠道获取大量的资金积累。为了保证从农业中获取稳定的工业化资金,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两者之间的流动,并与城乡分割的粮油供应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流通制度和投资制度相结合,形成严格的城乡分割体制。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分别在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进行的,城乡分割体制基本上没有触动。尽管80年代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打工,但这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的流动,不改变户籍,不享受城市福利,也不纳入城市就业管理。
城乡分割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农村单方面向城市提供资金、人才和廉价的土地。从农业提取工业化资金,有利于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民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应当有一个合理的界限,在数量计算上从农业中提取的资金数量应当与农业供给剩余的能力相适应,要保证农业的持续增长。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则常常忽视农业生产,经常造成农业生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局面。由于大量资金流向了城镇,大量的人口滞留在农村,造成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广大农村贫穷落后,城乡发展极不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