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FB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陶 冬 美国联邦储备局于六月底展开了四年以来首次的加息行动,调高联邦基金利0.25厘。这次加息的透明度极高,政策意向在过去几个月已逐步渗透到市场价格中,而加息的幅度也依照格林斯潘任内首次加息必是四分之一厘的惯例,因此,市场对此波澜不惊。 联储在加息后的声明中强调,增长和通胀风险同时存在,所以需要“逐步、有序”地将货币政策正常化。这个信息比加息本身更为重要。美国在本世纪初的几年中先后经历了IT泡沫破灭和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到了衰退边缘。为挽救经济,联储毅然减息,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近五十年来的最低位。极端宽松的货币环境,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也在美国的债市、楼市制造了一个泡沫。这一点在美国家庭负债水平急升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三年美国消费者工资收入增长仅为0.4%,但消费增长却超过10%,其背后是重造物业按揭。近年,美国资金泛滥,楼价大升,于是消费者重造按揭,将楼价升值的部分以现金的形式兑现。这样做一方面使得消费者一次性地腰包鼓胀、消费意欲上升,但另一方面也大大地降低了消费者日后抵御楼价下跌的能力,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联储现在要做的是在不导致经济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将利息水平正常化。即将联邦基金利率由抵抗通缩的1%调整回正常水平的3-3.5%。由此将货币环境从极度宽松向中性过渡,逐步挤出债市、楼市中的泡沫,也促使消费者负债水平回调(至少不再急升)。 以目前的经济环境,联储在息口的调控上是有一定回旋余地的。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不再是加息的依据,这在联储的声明中,有强烈的暗示。换言之,只要通胀不失控,美国货币当局愿意容忍并接受较快的增长速度。而目前美国通胀的压力并不突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来自“外部的、暂时性的”因素,如石油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只要工资不出现大幅度上升,相信联储有足够的空间在必要时调整甚至扭转息口正常化的进程。当然,挤出楼市泡沫的风险甚大。目前美国消费者的债务水平和现金流很难承受一次较大幅度的楼市价格调整,消费者信心并不是联储一手可以控制的。即使格林斯潘操刀,经济也未必一定是软着陆。 我们预计联储今年会加息一厘,明年再加1-1.5厘,加息时机在今明两年呈均匀分布。以目前的数据看每次加息幅度可能都是四分之一厘。 美国加息的一个后果是弱美元。联储声言要加息的过程,对美元来说是利好的,吸引国际热钱流入美元资产。不过加息一旦出现,对美元却是利空的。联储加息带起一个全球加息周期,资金流动性开始减弱,海外资金流入减少,这对业已是最大债务国的美国是不利的。我们认为,美元近期的强势已随联储的加息而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