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发展回眸之一:如何看接近两位数高增长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赵承、刘铮)1992年以来,中国先后从1993年、1997年以及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了三次宏观调控。在上半年的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呈现出新的特点。点击宏观调控的三大关键词,可以看出这次宏观调控的新特点。
要“控制总量”,更要“调整结构”
一些地方和企业因为在宏观调控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下马,就简单地认为,此次宏观调控和以往一样只是总量的全面紧缩。
事实上,这次宏观调控与以往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在于,不是单纯为了控制总量,而是为了调整结构;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既快又好地发展。一方面通过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实现“控制总量”,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等薄弱环节实现“调整结构”。
面对过快增长的投资,必须控制总量。中央及时采取严把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目前,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8%,增幅比前两月回落18.2个百分点。
与总量控制相比,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中央明确提出这次宏观调控“有保有压”,对农业和粮食生产,以及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发展等薄弱环节,给予重点支持。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亿元。全国有29个省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已达116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已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其他省份的农业税税率也有所降低。
国家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了地区差别,在控制投资总规模的同时,西部地区开工建设十大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达800亿元。
“双向使劲”、抑扬有致、冷热兼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结构性的调整,总量控制也是为结构调整服务的。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是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不是“急刹车”,而是“点刹车”
与1993年经济全面过热、通货严重膨胀不同的是,这次中国经济只是出现了局部过热和通胀压力。宏观调控没有必要“急刹车”,而是“点刹车”。在坚持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整。这一点,货币政策表现得较为明显。
去年下半年来,受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影响,中国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出现过快增长势头。为此,中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采取适度从紧的取向。人民银行在去年8月份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1500亿元超额准备金的基础上,今年4月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一次性减少可用资金1100亿元左右。
同时,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向贷款增加较多的商业银行发行500亿元定向票据,收紧放贷能力。发展改革委与银监会出台了加强窗口指导和银行监管的措施,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起来,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钢铁等过热行业的信贷投放。
在一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5月份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回落。5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6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回落1.63个百分点。信贷投放明显放缓,5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404亿元,中长期贷款首次出现同比少增。
正是由于“点刹车”,而不是“急刹车”,在调整的同时,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专家预计,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在二季度末、三季度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
不能“一刀切”,但要“切一刀”
一些经济学家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历程时指出,中国经济存在着“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现象。这对此次宏观调控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而是在某些领域有针对性地“切一刀”。
2003年下半年以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在盲目乐观的利益驱动下,以超出资源承受能力和市场容量的惊人速度膨胀,加之部分地方政府换届大拆大建大搞“形象工程”,成为造成这次经济局部过热的源头。
以钢铁行业为例,在去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情况下,今年前两月投资同比增长了172.6%。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全部建成后,到2005年底,全国至少将形成3.3亿吨钢的生产能力,而需求量预计2010年才能达到3.3亿吨。
为了保持经济健康增长,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些领域有针对性地“切一刀”,抑制那些生产过剩、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国家提高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将这些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并按照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市场准入标准,从严审核新建项目;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钢铁等过热行业的信贷投放;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等。
不“一刀切”,而是“切一刀”,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部分过热行业明显降温。6月份,全国重工业生产增长17.4%,增幅比5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上半年,钢材产量增幅比一季度回落6.3个百分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