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千年中,亚洲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地带,如今亚洲雄心勃勃地要实现经济的复兴,健全的资本市场必不可少。而亚洲完善资本市场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是要继续美元化进程,还是要争取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有自己的“话语权”。答案显然是后者
“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申请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些都只是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中的一个很小的行动,而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又只是亚洲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部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副研究员曹红辉博士看来,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各方研究和关注后,究竟哪个国际金融机构能在中国获得人民币债券的首发权也许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建设亚洲债券市场,进而推动亚洲金融一体化将会给全球金融格局、给亚洲包括每个中国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随着中国参与亚洲区域合作,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公众应该开始了解并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亚洲金融一体化最终将会对每一个中国人都产生影响,就像当年欧元的诞生影响了每个欧洲人的生活那样。”曹红辉这样对记者说。
世行亚行:争当先行者
一年多来,由于涉及到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敏感话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争夺发行人民币债券一事,一直吸引着全球金融界的目光。
据媒体报道,海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将被赋予“熊猫债券”的昵称。而早在2003年7月,世行就正式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申请;随后在9月,亚行也正式提出了同样的书面申请。虽然亚行的申请比世行晚了两个月,但据说,其实亚行早在1999年便向中国有关部门表达过想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愿望。在世行与亚行最终谁将获得“熊猫债券”的首发权的问题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鉴于两家机构都对中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可能两家机构同时获批。虽然一名知情人士因为“话题敏感”不愿向记者透露人民币债券何时能得到批准,但本报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目前决策层正在制订《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的管理办法》,正式批准两家发行人民币债券就在下半年。
亚行提请中国政府批准发行的是10亿元以人民币结算的债券,据亚行方面透露,债券将面向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全部所得都将用于亚行在中国的项目。
一名自去年就参与了有关研究工作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还没有实行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因此在发行人选择上,中国必须坚持一些标准,比如必须是与中国有良好关系的,是“出于纯经济目的而非政治目的”,并曾经有过合作的经验,此外有良好的信誉,而在这方面,亚行显然符合这样的标准。中国是亚行的第三大股东,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还担任着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的职务。
无独有偶的是,在亚洲其他地区,亚行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发行以亚洲本币定值的债券的动作。就在今年2月份,亚洲开发银行首次发行了规模为50亿印度卢比面值的债券,按照与印度政府达成的协议,卢比债券的发行所得不能兑换成其他币种,而只能用于当地四个项目的建设。
2004年6月1日,亚行又在香港和新加坡资本市场上同时发行了面值规模分别为10亿港元和2亿新加坡元的债券。这次发行不但是亚行首次在香港发行债券,也是自199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港元、新元双货币债券发行,两种债券的期限都为3年,发行价与面值相等,港元债券的季度券息为2.85%,新加坡元债券的半年券息为1.845%。
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亚行还在就发行马来西亚林吉特面值债券事宜进行讨论,今年第四季度亚行就将与该国就此展开正式协商。此外,亚行还在考虑发行印尼盾和菲律宾比索债券。
与亚行以往发行的债券不同的是,这些债券都以亚洲本币计价,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美元计价。而用曹红辉的话来说,发行亚洲本币债券与发行美元定值的债券有着“根本的区别”。
美元化:前车之鉴
要了解亚行为何如此热心地推动发行以亚洲本币定值的债券,进而了解发行亚洲本币债券如何与发行美元定值的债券有着“根本的区别”,还要从6年前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说起。
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造成了巨大伤害,危机过后,亚洲各国都深刻认识到,亚洲地区资本市场不发达,尤其是债券市场的不完善,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曹红辉认为,亚洲地区在虚拟经济即金融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亚洲地区严重依赖于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直接融资比例过小,而银行信贷的特点是短期资金比较多,可是固定投资都是中长期资本,由于亚洲对银行的过度依赖,特别是对外部资本的过度依赖,造成期限的错配和资金的错配、短期和长期的错配、品种的错配,一旦发生波动,风险就暴露出来了。”
另一方面,亚洲地区的外贸顺差使得该地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大量美元资产储备在亚洲地区,使得资本闲置,东亚地区储蓄率很高,其结果是弥补了美元的储蓄缺口,一方面我们亚洲地区缺钱;另一方面又把钱都借给了别人。”
正是亚洲资本市场的这些缺陷,为当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金融危机的刺激使东亚形成了共识,即必须加大金融结构的调整,其中一个重大措施就是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直接融资。
既然亚洲要发展直接融资,那么为什么不发展股票市场,而要发展债券市场呢?曹红辉的解释是:“股权融资受到家族企业、国有企业、政府主导等因素的约束,短期内很难大规模发展。在欧美市场,债市在资本市场构成中占了60%到70%,因此从欧美经验来看,应该从债券市场着手来改变亚洲金融市场的结构,进而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在过去几千年中,亚洲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地带,如今亚洲雄心勃勃地要实现经济的复兴,健全的资本市场必不可少。而亚洲完善资本市场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是要继续美元化进程,还是要争取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有自己的“话语权”。答案显然是后者。
在接连遭受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双重打击之后,东亚各经济体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过度依赖欧美市场和投资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祸根之一。亚洲虽然拥有世界最高的储蓄率和逾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却大量投向发达的西方金融市场。本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却大量依赖区外短期流动资本,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造成金融动荡。
再说,如果亚洲国家真想慷慨地借钱出去,那它们为何不让自己的民众受益,却把钱借给美国人呢?如果能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债券市场,充分动员本地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将有助于完善金融体系,防范金融危机。
2003年6月22日,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外长会议上,亚洲18国的外长发表了关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清迈宣言》,表明了各方致力于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共同意愿。此后中国政府就一直参与其中,并开始真正地认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据知情人透露,中国已经就参与亚洲债券市场的一些重大步骤进行了论证。
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
许多专家都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从目前情况看,亚洲实现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时机也许已经成熟,至少可以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亚洲(指东亚和南亚)包括了全球55%的人口、是最有活力的经济体、有增长最快的贸易、有最高的储蓄率、大多数国家的经常账户有盈余,以及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2004年平均增速将会达到7%,外汇储备状况稳健且不断增长,亚洲地区的储备目前超过2万亿美元。中韩日三国彼此之间的贸易额占亚洲地区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数字说明,亚洲地区内部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大有可为。
但是事实上,亚洲离一体化的实现还距离很远。
先来看贸易。截至2003年11月的12个月里,亚洲发展中的经济体内40%的出口流向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10%至日本。日本45%的出口至亚洲发展中地区,25%至美国,16%至欧盟。中国虽有27%的出口至美国,但31%到亚洲其他发展中地区,另有13%至日本。
因而这已经是个高度一体化的地区。但目前有关次区域优惠贸易的安排不但不能促进一体化,反而危及该地区的一体化。因此,一些专家认为,亚洲需要的是覆盖整个地区的单一自由贸易协定。
再来看货币和金融方面。亚洲各国政府正在输出数量惊人的资本,其中的压倒多数进入了美国。
在2002和2003年,亚洲地区主要经济体的经常账户盈余总和为5400亿美元,其中2490亿美元属于日本。这个总盈余额冲抵了美国累积的1.023万亿美元经常账目赤字的一半以上。在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马汀·沃尔夫看来,“这不仅是荒谬的,而且还破坏了经济稳定。”
在专家看来,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是个“复杂的工程”,即包括亚洲各国的国内债券市场的建设,也包括区域性债券市场的建设,要使各国逐渐开放债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要有一些措施鼓励发行人采用债券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而非银行信贷,鼓励采用亚洲本地货币、而非美元、欧元发行债券,把区内的存款有效地形成资本。还要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建立本地的债券评级机构、按照亚洲规则制订相关的会计和法规建设。中国还在去年提出了建立一些区域性投资实体的倡议,比如成立亚洲金融公司或者亚洲投资银行这样的机构。
虽然大家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强化区域内部合作来增强集体抵御能力,才能避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风险和危机,但是曹红辉用“非常艰难”来形容亚洲金融一体化的任务之艰巨。
“如果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长期目标是统一货币,那么就意味着各国要放弃自己的经济主权,放弃货币发行,这对于亚洲来说,是很难想象,也是难以接受的。”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用了整整50年。而亚洲受到历史和政治因素约束,亚洲人也并没有强烈的“亚洲”概念,尽管如此,曹红辉仍然表示,亚洲金融一体化是个趋势,而中国作为区内最具有成为经济大国潜力的国家,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链接
扬基债券、武士债券、龙债券是国际上知名的三个外国债券品种。
扬基债券
扬基债券是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即美国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美国国内市场发行的。
扬基债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期限长、数额大。扬基债券的期限通常为5至7年,一些信誉好的大机构发行的扬基债券期限甚至可达20至25年。2、美国政府对其控制较严,申请手续远比一般债券繁琐。3、发行者以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主。4、投资者以人寿保险公司、储蓄银行等机构为主。
扬基债券存在的时间已经很长,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扬基债券的发行受到美国政府十分严格的控制,发行规模不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国会顺应改革潮流,通过了证券交易修正案,简化了扬基债券发行手续。之后,扬基债券市场有了质的发展。
武士债券
是在日本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是日本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日本国内市场发行的以日元为计值货币的债券。武士债券均为无担保发行,典型期限为3至10年,一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
第一笔武士债券是亚洲开发银行在1970年12月发行的,中国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发行外国债券就是从发行武土债券开始的,1982年1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东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上债券,1984年11月,中国银行又在日本东京发行了200亿日元的武士债券。
龙债券
龙债券是以非日元的亚洲国家或地区货币发行的外国债券。龙债券是东亚经济迅速增长的产物,从1992年起,龙债券得到了迅速发展。龙债券在亚洲地区(中国香港或新加坡)挂牌上市,其典型偿还期限为3至8年。龙债券对发行人的资信要求较高,一般为政府及相关机构。龙债券的投资人包括官方机构、中央银行、基金管理人及个人投资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