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监局最新统计显示: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2.46万亿元,增长19.21%,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0787亿元,增长13.67%;股份制商业银行(含上海银行,下同)资产总额7285亿元,增长15.24%;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153亿元,增长74.21%;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370亿元,增长11.95%。 上海银监局官员指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行良好,但贷款结构性问题仍是当前的突出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流动性压力。 统计显示:2004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盈利继续增加。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29.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8%,显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以占全市银行业43.86%的资产总额,创造了57%的账面利润,延续其高出同业一筹的盈利水平,反映出国有商业银行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及资产利润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的资产额占比与其账面利润额较为接近,分别是29.62%和30.36%,稳居第二。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因业务调整,账面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其次,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贷款质量不断提高。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6月末上海市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下同)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250.8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2%,比年初下降2.5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因改革的需要,6月份加大不良贷款划转和核销力度,使国有商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不良贷款“双降”幅度明显,6月末其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231.25亿元,下降幅度达38.93%,使不良贷款率总体降至5.37%,比年初下降3.86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仍控制在较好水平,月末不良贷款率为3.63%,比年初下降0.74个百分点。 上半年上海市中资银行金融机构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50.64亿元,共核销不良贷款74.58亿元,准备金缺口比年初缩小50.25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经营基础更趋扎实。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存、贷款增幅趋缓。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258.54亿元,比年初增加1080.41亿元,同比少增421.64亿元。从新增贷款看,二季度新增贷款比一季度减少500.07亿元,4至6月份新增贷款分别为132.39亿元、96亿元和61.78亿元,信贷增幅明显呈逐月回落之势。但个人消费贷款持续平稳增长,增幅明显超过去年同期,主要来自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的需求支撑。6月末,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298.74亿元,上半年新增380.50亿元,占同期新增各项贷款的35.22%,同比多增101.54亿元。 6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662.45亿元,比年初增加1317.08亿元,同比少增379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储蓄存款458.62亿元,同比少增183.31亿元。 此外,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增长较为突出。今年前6个月,上海银行业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外汇贷款30.46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其中中资银行因三家银行的改革剥离及政策性因素,使上半年新增外汇贷款增幅下降,仅增加0.76亿美元,同比少增25.68亿美元。在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外资银行外汇贷款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当年新增29.7亿美元,同比多增27亿美元,由此带动其上半年资产猛增74.21%。主要原因有三个:美元贷款低利率带来的贷款人选择偏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以及《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实施前企业向外资银行借外汇贷款可以申请结汇成人民币的政策便利。 上海银监局官员指出,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受贷款计划和授信约束等刚性因素的影响,上半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继续较快增长,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余额和新增贷款中的占比持续走高。截至6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已达6950.3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48.74%,占比比年初提高了3.84个百分点,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更是高达95.83%;另一方面短期贷款总体呈下滑趋势,各月增幅大多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整个上半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短期贷款157.75亿元,同比少增301.7亿元,为历史同期少见,贷款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6月末,上海中资银行金融机构本币贷款年周转次数为1.04次,同比下降0.31次,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流动性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