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 昨天下午,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在总行大楼的新闻发布厅向媒体宣布,中行股改的各项工作正在按照国务院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引,按照既定的工作方针稳步向前推进。新闻发言人、行长助理朱民表示,中行目前正致力于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清理资产负债情况,推进人力资源改革等。中行没有上市的时间表。在股改中,速度服从质量,是中行必须坚持的大方针。
可疑损失贷款处置结束
不良资产的处置进展以及不良率水平,一直是外界对股改试点行关注的焦点。新闻发言人、中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周凝介绍说,截至6月末,中行可疑、损失类贷款的处置划转工作已全部结束,并已完成了账务处理,目前正在进行后续的移交工作。两类贷款划转后,中行资产质量大幅改善。截至6月末,中银集团授信总额为21030.48亿元,不良授信总额1148.89亿元,不良率从年初的16.29%下降到6月末的5.46%,基本形成了比较健康的财务基础。
对于5.46%的不良率,周凝评价说,国外比较好的商业银行不良率一般在2%左右,因此中行的这个数字只能算"一般",但是随着股改的步伐的推进,这一比例还有下降的空间。
关于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水平,周凝估计在70%左右。她表示,这一拨备水平与中行现有的不良资产状况完全匹配。
关于宏观调控会否给中行的经营和不良率带来影响,周凝认为,鉴于M2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近期出台更大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而因为宏观调控形成新的不良资产的可能性也不大。
发行次级债助推股改
国务院注资后中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到底有多少,昨天朱民给出了准确的数字:根据6月30日不良资产处置完成后的匡算,应当是7.89%,如果加上本月22日到帐的首期次级债券发行所获得的140.7亿元资金,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一举跃上8%的"标杆"。
本月7日,中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成功发行了首期140.7亿元次级债券,为中行正在进行的股改增添了宝贵的资金"血液"。由于该期债券风险小、品种新,得到了投资者的大力追捧。其中建行以37亿元的成交量,成为中行此期债券的最大买家。
朱民认为,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建行此举完全出于商业利益。至于中行会否购买以及可能购买多少建行即将发行的首期次级债券,他说,中行也会根据商业利益做出最终的决定。朱民称,整个次级债券的发行和销售工作都是透明公开的,中行和建行之间从来没有外界所猜测的任何协议。
基础工作全面推进
新闻发言人王兆文介绍说,股改进行半年来,涉及股改的其他基础性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他说,按照改革思路,中行将改变过去脱离资本金制定存贷款计划的模式,强化资本金约束,以资本金的增长来确定资产规模的增长;将建立独立向董事会及其附属委员会报告的风险管理体制,完善以独立尽职调查、民主风险评审和严格问责审批制为核心的授信决策机制,实施集团风险经理、行业风险经理、集团客户经理为主要特征的风险监控机制;逐步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在各类决策、各项业务流程、各个岗位和操作环节以及各种经营行为建立内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内部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合规性、充分性和完善性。
他说,中行已经先后选聘了发展战略顾问、IT顾问和人力资源改革顾问、会计师、律师和资产、土地评估师,以及股份制改造的财务顾问,各中介机构已经进场开展相关工作,协助做好股份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