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同年5 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的通知,对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授予海南省人民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其中包括土地有偿使用,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政策。
同年 8月2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实际上,早在1983年,中央11号文件就提出,以对外开放促进岛内发展, 1987年,中央23号文件又提出给海南以更多的自主权。
椰风吹拂的海南,在建省之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地带。没有人能够想象,在这块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上,会演绎怎样的神话。
几乎一切与经济相关的制度都有待建构,海南不仅成为一块社会主义的试验田,更成为经济理论自我证明的交锋地带。从社科院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到北京大学名教授厉以宁,都卷入这场理论的热潮。
在这块3.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得以涅。20000家房地产公司从生到死,10万创业大军黄粱一梦,他们演绎了中国民营经济创业史上最为悲怆的一幕。
十年的沉寂之后,海南岛重新浮出水面,这一次,它的命运会如何呢?它会漂向何方?
4月7日,当年海南调研的主力、现任中国社会出版社总编李茂生,出自海南的地产界闻人、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共聚21世纪圆桌论坛第八期,历史沧桑中透视海南的沉浮与未来。
最大经济特区的定位
《21世纪》:早在海南建省前夜,1987年11月25日至次年1月14日,由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刘国光带队的调查组就曾经对海南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后来完成了著名的《海南经济发展战略报告》,成为这个最大特区的战略指南,请李茂生总编回顾一下调研的过程。
李茂生:发展海南建省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1980年代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效很大,四个经济特区的优越性也逐步体现出来,但是,当时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发展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就是大陆很穷,台湾很富。小平同志以战略眼光,提出要发展海南岛:我们把海南岛建设得跟台湾差不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当时受海南省省长梁湘的邀请,刘国光带队,我们一行共12人赴海南考察,研究海南的发展战略,另外,还有厉以宁领导的北大小组、中科院、上海的一家研究所等四五家同时研究海南的发展策略。中科院的数理经济学优势很强,我们只能扬长避短,在海南发展的大方向上进行把握,我们制定战略的一个支点就放在怎么样使海南尽快地发展起来,缩小跟台湾的差距。
相比台湾,大量的外援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们只能靠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把海南的经济搞上去。调研之后,我们确立的总体战略思想就是要搞市场经济,这是坚定不移的。其次,就是要加大开放力度,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自由经济区---既不是自由港,也不是加工贸易区。
产业结构上,当时我们提出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贸旅并举,三资产业协调发展。那时,海南的工业基础很薄弱,农业有一点,旅游也没有多少,贸易有一些走私。
以农业为主,不可能大幅提高整个海岛的经济实力;以旅游为主,当时国内人均生活水平很低,旅游业几年内没有太大的希望。而且,旅游也不完全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消费,它是一种综合的消费,海南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不能相比。
当然,海南的发展策略也要与时俱进,并不是我们那一套就是唯一正确的。原来发展海南的政治任务很重,现在随着大陆经济的飞跃发展,这方面的色彩已经淡化了,现在更多的要从海岛本身的发展,从增加海南人民富裕这方面考虑。
海南发展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领导班子之间政策的继承问题。历史上很有名的例子"萧规曹随",很值得借鉴。
冯仑:海南的开发跟很多省份一样,都是以长官意志为主导,而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海南最早的导向是社科院的战略报告,后来是一任领导一个主张,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新说法,每一个新的定位就意味着资源要重新配置。海南的教训都是后一任没有把前一任的主张延续下去,都是改变的积极性大于延续的积极性。
其实,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一件事情的好坏,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短时间内很难有是非,一个战略可能坚持一百年也就对了。
每一个定位只要坚持二十年、三十年都可能成功,比如海南有一段时期要搞智慧岛,跟中关村竞争,短期肯定很荒唐,如果二百年就坚持这一个做法,没准儿也行。所以海南要吸取的第一个教训是,战略改变得不要太轻易,这是全国很多省市资源配置浪费的重要原因。
《21世纪》:冯总1988年从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到海南组建改革发展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职务,并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凭您对海南多年的直接感受,您对海南的发展条件如何定位? 冯仑:我跟李总编差不多同时去的海南,第一次是1988年下半年,当时我还在中宣部,1991年着手创办万通。 现在回过头来,对于海南经济重新认识,有三个方面比较清楚。
第一就是它的依附性。从房地产市场来说,海南本土市场非常小,海口的房子50%以上、三亚80%以上卖给内地,它的房地产市场好不好,取决于大陆的经济发展。
第二,海南的发展有后发性,也就是说,它不可能在中国整个经济增长中成为一个龙头的省份。它一定是服务型经济,服务大陆经济的一个经济体。
第三,海南是一个流动性的市场,是一个飘浮的经济,不像辽宁有自己的工业基础,怎么样都有一个底拖在那儿。
从这些特征来看,我们应该把它变成一个服务型的岛屿,旅游、度假消费的地方,最近的统计表明,三亚、海口,全国的VIP客人在全国是第一的,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地产泡沫破裂的逻辑链条
《21世纪》:在整个海南建省之后的发展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场地产泡沫,冯总能否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
冯仑:那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也刻骨铭心的过程。那样一个兴奋癫狂的时代,一生也不多,就像儿时的快乐一样。大家开玩笑说,天天过年,夜夜结婚。一个楼盘,一楼签合同买进,到四楼就卖出去了,接着就是点钱,晚上就数小费了。
市场经济越进步,人越理性,越不好玩。海南最多的时候将近两万家公司都做房地产,而海南整个岛才六百多万人,城市人口不到一百万--50人就有一家公司做房地产,这就叫泡沫。 《21世纪》:当时支撑这个泡沫的主要是哪些人呢?
冯仑:那时到海南创业的除了被甩到体制外的文人,就是所谓的"三不幸"女人(不幸恋史、不幸情史、不幸婚史)和不安分的男人,有逃避感情危机的,还有怀揣梦想的,都是要解决人生第一个的基点问题。当时十万大军闯海南,政府赶都赶不走,街边有很多“不回头饺子店”、“绝不走小吃铺”。
《21世纪》:泡沫破裂之后留给我们什么呢?
冯仑:留下的最可贵的财富就是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海南的企业家精神是中国最彻底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无非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承担风险和负责任。海南将近两万家公司,95%都垮掉了,没有人在政府门口坐着要钱的,相反,后来全中国各处都可以看到海南的企业家们的身影。
从北京来说,CBD八百万平米住宅,有一半都跟海南的创业者有关系。
海南是中国名义上商人最多的地方,而且是商业故事最悲惨壮烈的地方。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怎么一败涂地,又东山再起。海南省政府如果把这些企业家,包括失败的企业家,只要没有坐牢的,都请回去,再把那些低效的国有资产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折腾,肯定有出路,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1世纪》:对于整个从高峰到低谷的过程,您对其中的内在逻辑如何分析呢?
冯仑:这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从市场和政策角度看,当时没有市场,但是有很多热钱,又有不断成功的示范效应例子在那儿,加上政府管制很松,大量的寻租的可能性存在,这样就造成了泡沫。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过去十多年,民营企业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机会导向,靠机会、关系、项目赚钱。 在这样的导向下,企业理性的程度非常低,自我约束的程度非常低。另外,由于都是在原始积累阶段,战略导向非常弱,银行导向非常强。随着风险的积累,泡沫最终破灭。
李茂生:对房地产后来的这种发展,我们最初并没有估计到,注意的就是土地市场,并进行了一些约束的准备。那个时候全国都没有讲交易市场,对基础设施用地当时只是提出来要由国家征过来,然后再批出去,不能允许他们私自去买农民的地,或者是买集体的地。
海南的产业抉择
《21世纪》:2003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GDP)698.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创1995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新高。第二产业也成为牵引海南经济加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海南的产业格局上看,未来海南的选择又在哪里呢?
王一鸣: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的十年是非常艰难的。
首先就是不良资产的处置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应该说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化掉,以后要发展工业又遭遇国内市场相对过剩,自身缺乏竞争力,因此经济一直不景气。
在过去一段时期,海南财政收入增长一度急剧下滑,GDP增长一度也十分低迷。这种环境下,自然要选择产业发展的道路,从产业找到救海南的一条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海南要考虑新的战略定位。
首先,海南是一个岛屿经济,因此有依附性。
岛屿经济的基本特征,一是对港口和航运的高度依赖性。海南经济要发展,必须把港口做大做好。反过来港航业做好了,对海南经济发展也会有实质性推动作用。
但港航业的发展还受到岛内经济规模的制约。岛屿经济不可能拥有一个很广阔的腹地。粤海铁路修通后,海南与大陆的联系较以前方便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能拓展一定的腹地范围。
但总体上说,海南就是一个岛,腹地范围和规模是有限的。这几年经济好一点,但是最近几年GDP增长率平均也只略高于8%,与沿海其他省份比较还是有差距的。
因此,要充分认识岛屿的这种经济特性,把海南的中转功能做出来。
现在有一个战略性机遇,东盟跟中国自由贸易区构架已经慢慢成熟,跟泰国的农产品零关税也逐步推进。海南将成为东南亚和我国大陆经济联系的重要支点。如果海南的中介、中转地位发挥得好,经济就能繁荣起来,沉淀的房地产泡沫也才能消化。
海南最现实的就是参与到珠三角的经济体系中去,但是这几年,海南并没有参与到珠三角的产业体系当中去。珠三角的体系,就要有自身的体系。北部湾以后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这个板块目前还没有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
第二,从战略上考虑工业化。
我认为不管哪个地区要实现现代化都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更不要说海南是一个省。只是在产业选择要严格环境标准,发展污染排放少、附加值更高的工业,现在可行的是将工业相对集中在西海岸(东海岸保留自然风光),以后跟东盟这一块经济往来更方便,怎么开发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
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大的战略投资者,搞一批大规模制造业。不然,海南的经济很难跨越。在现有格局下,海南推进工业化也面临一个很难得的战略机遇。
另一方面也要善待中小企业,因为大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成长起来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会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第三,充分利用好粤海铁路和岛外需求发展本地经济。
粤海铁路是改变海南与大陆经济联系很重要的契机。粤海铁路修通以后,还有环岛铁路问题。环岛铁路建成后,海南沿海这一块的格局就会不一样了。
海南沿海地区要与港航业发展结合起来,做一些战略上的考虑。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样利用岛外的需求来带动岛内经济发展。
第四,促进岛内经济的合理布局。
海南现在提"南北带动、两翼推进"。我觉得南北现在比较明朗,就是海口和三亚,发展的基本格局已定,现在最关键的是两翼。
海南今后五到十年发展取决于两翼。两翼能够发展起来,海南经济就有希望。两翼也有要一个分工,西翼就是制造业基地,经济布局的重点对两翼要有所考虑。
李茂生:中转型经济的发展思路,我看只是一个侧面,肯定是正确的。但是,从海上运输来看,香港、深圳或者黄埔港,地理位置都不差,而且已经有相当好的基础。发展海南的中介地位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面,但是绝对不能立足在这一点。
我更倾向于海南发展成为一个侯鸟型的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推进,或者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开展,海南在旅游上的优势会越来越淡化,但是海南的地理和环境优势会吸引内地富裕阶层,甚至成为他们第二故乡。另外,钢铁厂、造纸厂、汽车、制药,海南都可以发展,但要时刻注意环境保护。
冯仑:对于产业的选择,一个办法就是政府不要去管,由市场自然选择。那么,旅游很可能成为海南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还有一个办法,政府可以设定一些特殊政策,使海南成为免税天堂,吸引离岸公司。
在海南做药,有关海洋生物可以到海南,但是做一般的抗菌素,非要去海南吗?现在全中国的汽车都好卖的时候,怎么能证明海南的汽车,十年以后会成为海南的支柱呢?当年两万家公司做房地产,你就说海南是以房地产为支柱么?现在政府已经不是投资主体了,又没钱,招商上也没有什么更多的政策,做好公共服务是最重要的。
迎接新一轮地产热潮
《21世纪》:2003年,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359471万元,同比增长84.4 %,其中商品房投资额达332885万元,同比增长81.8%;住宅销售额达到21 0998万元,同比增长90.8%。经历房地产泡沫洗礼的海南地产业,又出现重新升温的迹象。这一轮的前景将如何呢?
冯仑:海南的房地产,三亚、海口都比较成熟,大起大落之后,无论政府还是开发商、银行、消费者都已经比较成熟,海南经历了整个房地产兴衰的一个全过程,由最盛到最衰。
我最近去海口、三亚考察,发现市场和政府对房地产的定位非常一致。
三亚的定位是观光加度假,所以它的普通酒店非常多,餐饮、服务发达,但写字楼很少。海口现在的定位是"健康生命乐园"、"第二居住地"。海南以两万家公司的失败为代价,换得了政府与市场的高度契合。 从经济增长上看,海南最近两三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海南是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同时都在增长,但是外地市场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李茂生:海南的司法环境,是政府真正需要解决的一个方面。第二居住地也好,观光旅游也好,如果你的安全没有保障,都是空的。政府不要当市场主体,要去当服务主体,这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