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日前,32家基金公司的127只基金的半年报悉数出台,虽然受市场疲软的影响,基金单位净值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但总体业绩尚可,大部分基金实现了盈利,其中不乏佼佼者,嘉实增长基金就比较耀眼。这不仅是因为在最近一期的晨星中国基金业绩排名中,嘉实增长在最近6个月和最近1年的总回报率均名列首位,且为晨星风险系数最低的基金之一,而且还因为近期嘉实基金公司被指踩中了半年报"地雷"黑龙股份,其中相关基金也包括嘉实增长。一个被认为"踩中地雷"的基金却能取得同类第一的业绩,确实耐人寻味。为此,记者采访了嘉实增长的基金经理邵健。
前瞻性眼光预见风险
记者:今年上半年的行情让整个市场都在反思,投资者需要基金具有更加长远的投资眼光以及准确把握中长期趋势的能力,而嘉实增长基金在上半年同类基金中脱颖而出,你是如何做到的?
邵:尽管我们比较早地判断出中国经济可能出现阶段性、局部性的紧缩,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带来超额收益的主要是我们在估值方面的理念及对一些持续增长个股和爆发性成长个股的提前发掘。
虽然中国的很多周期性企业的静态定价较低,但我们很早就认为,国内一些持续成长企业,尤其是一些"大行业中的小巨人"被低估的程度与投资机会将更大,从3至5年的周期来看,每过一个阶段中国都会有一些行业出现数倍至数十倍的增长,其中的小巨人(龙头)企业通常不仅能分享行业的增长,还可以提高占有率。由于规模经济,其利润率还有可能提升,很多这一类企业在此期间的盈利可能出现几倍至几十倍的上涨。由于A股市场对很多这样的公司并未给予很多成长性溢价,这些"大行业中的小巨人"往往能出现巨大的涨幅。
此外,在相信我们投资理念与个股选择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始终认为,每个人都一定会犯错,因而我们采用相对分散、均衡配置的投资策略。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自已尽量少犯本位主义错误,同时也可以促使我们跟踪发现更多的机会与风险,改善组合流动性,并在个股、行业判断出现错误时,使组合不遭到致命的打击。
持有黑龙股份属类别资产投资
记者:我在半年报亏损股黑龙股份的十大流通股名单中看到了嘉实增长的名字,这似乎和基金一贯稳健的投资风格相背,对此我想听听你的说法?
邵:首先澄清一个事实,嘉实增长虽然确实是黑龙股份的流通股东,但截至6月30日,只持有100万股左右,该资产只占整个基金资产0.29%的份额。这一投资属于机构投资者常用的类别资产投资。
前期,我们认为中国很多产业的战略性资产重组正在加速,以一些具备战略性资产重组潜力的个股构建一个组合,有望在组合层面上控制风险、获得收益,因而我们以少量资产、在较低的价位对有电力行业重组预期的川投控股、铁路行业重组预期的铁龙股份,以及造纸行业战略重组预期的黑龙股份等个股进行了阶段性的投资。从目前情况来看,收益性良好且风险控制较好(目前本基金在黑龙股份的投资减去浮动亏损后总盈利仍在500万元以上,嘉实成长收益和泰和基金的情况也相似)。
从今年半年报的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普遍开始对战略性资产重组这一资产类开始关注,纷纷增加对国投电力、川投控股、铁龙股份等具备战略性资产重组潜力的个股的投资。未来,我们将继续对这一资产类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投资机遇。当然,为了控制风险,我们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一资产类的投资仍将是少量的、组合性的。
集中投资还是分散投资需把握度
记者:在此次基金半年报中,大部分基金经理认为,三季度国家不会出现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对此,你是否同意?
邵:我个人基本认同这一观点。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过热和过冷都是有一定危险的。针对前期的经济过热,中央果断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其目的应当是拉长经济增长的周期,而不是让经济大幅回落。从5至6月份的经济数据看,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由于该政策的效应目前尚未充分体现,相信在三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甚至不排除经济有过冷苗头出现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三季度进一步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可能性不大。近期,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定政策、冷静观察",也可以给予我们在这方面的一定启示。
由于本轮经济过热发现较早,采取措施较早,因而GDP不太可能出现90年代初那种5%以上的大起大落,因而经济很有可能实现"软着陆"。
记者:去年价值投资风光无限,集中持股模式成为基金最显著的操作策略。经历了本轮行情的洗礼,集中持股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在半年报中,87家老的股票型基金集中持股水平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对此你如何看待?
邵:如何降低流动性风险的确是基金持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主要有两点看法:首先,每一类资产、每一个企业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因而适度分散的投资对于降低基金管理人在单个品种上判断失误带来的风险以及组合的流动性风险,都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在我们的证券市场中,风险收益特征理想的公司数量还较少,多数公司估值较高、治理结构风险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适度地将组合投资集中于一批有价值的个股也是必要的。中国的基金经理必须在两者之间把握一个相对的平衡。
看好生物医药细分行业
记者:去年基金倡导价值投资理念,核心资产"五朵金花"全线怒放,而在此次半年报中,除了电力股受到追捧外,其他四朵遭到了基金们的抛弃,这是否表明核心资产"五朵金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邵:核心资产应当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公司具有较好治理结构、行业竞争力、成长性与成长的持续性、极低动态的定价参数,都可以被归入核心资产。去年的"五朵金花"以及今年的"煤电油运四大金钢",总的说来应当是特定阶段的投资理念及对事物认识的产物。今年的投资过程中,周期性行业的一些负面投资特性开始体现,而原本被低估的大量持续增长的消费类与服务类企业受到追捧。这反映出我们的对成长性、成长的持续性、抗风险性等因素在定价中的重视,其实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因此说,"五朵金花"成为历史恰恰表明,真正价值投资时代在向我们走近。
记者:不少人注意到,在半年报中,嘉实增长基金在行业选择方面非常看重医药和生物制品行业,海正药业成为第一重仓股,华海药业和云南白药也位列重仓股前五位,这是否说明你非常看好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前景?
邵:应该这样讲,我们并未看好整个医药生物制品行业,而是看好其中两个细分行业:一是早期原料药行业。全球未来几年将有数十个市场规模巨大的专利药的专利集中到期,给早期原料药行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该行业的一些公司正在迅速崛起,产品品种与产量迅速放大,并有产业模式提升的可能,盈利极具爆发性。而和国际同类企业相比,市盈率等定价指标只有国际水平的1/2到2/3,颇具投资吸引力。二是类似白药的品牌中药企业。这些企业随着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推出、适应症的增加及定价能力的体现,有希望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10%至25%的增长。由于预期未来其市盈率等定价指标仍可保持目前水平,这些企业有望持续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