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政策失灵?制度缺陷?谁是熊市直正的诱因
占券商收入70%以上的经纪业务盈利急剧下降营业部股票平均佣金收入仅214万
中信证券(60003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600030)日前抛出一纸利润大幅下滑的预警公告,作为首家上市、首批发债的券商“宠儿”,中信证券的处境从一个侧面说明,证券公司生存状态正在进一步恶化。
囿于传统的盈利模式,证券公司经营大起大落,周期性波动难以避免。特别是2001年以来,券商注册资本金总体上增多,但亏损面却越来越大,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低,这已背离了一个朝阳行业的特性。 >>发表评论
伴随着一批券商因沉疴在身或违规经营相继倒下,曾有的荣光已如逝去的梦。在经历连年的苦苦挣扎后,近130家证券公司真真切切地站在了十字路口: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步履维艰,外临大军压境——2005年后,按照入世承诺我国证券业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内陷四面楚歌——传统盈利模式迟迟难以摆脱,多年积聚的风险不断显现。特别是今年以来,证券公司的生存危机与诚信危机同时爆发,经营环境更趋恶化。
“当前证券业发展形势严峻,已到了重大转折关头。”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的话并非危言耸听,“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不尽如人意,甚至潜伏着巨大的风险,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将危及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制。”
中长期融资受阻
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证券公司名录》显示,截至2004年3月底,全国129家券商注册资本总额为1250多亿元,仅比2002年10月25日124家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总额1050亿元人民币增长约19%;而2001年6月15日到2002年10月25日,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翻了将近一番。前后仅仅一年多时间,各类投资者对参股券商的动机和热情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去年,一家经纪类证券公司的增资经历,可以折射出证券公司弱市筹资的曲折和艰难。这家公司至去年底已连续3年亏损,怀着进军综合类券商的雄心壮志,将增资目标锁定15亿元,但“化缘”受阻,只好下调至10亿元,最后经多方努力仅募到6亿多,而且都是大股东的“哥儿们”捧的场。
除个别证券公司因为有较强的回报能力和良好的经营前景吸引资金主动进入外,近年来增量资金介入券商的主动性已大打折扣,不乏由政府出面进行挽救式的“拉郎配”。证券公司连续多年的颓势,刺激一大批当初想借证券公司发金融财的企业萌生退意,今年则更有6家上市公司主动转让证券公司股权,不再趟券商的浑水。
行业有冷暖,资金有进退,此本乃常事。但对国内券商来说,增资扩股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高成本运作和大比例分红,使得券商暴利时期的利润难以留存,内部供血系统孱弱;外部的几条融资渠道中,发债和上市对大多数券商来说仍是遥不可及。长期以来,增资扩股成为证券公司的命脉,有时甚至是券商化险为夷的惟一出路。
增资扩股这条中长期融资渠道的收窄对证券公司意味着什么?“券商只能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压缩传统业务规模,减少业务创新投入;二是顺应业务周期长期化趋势,以短期融资弥补长期资本的不足,这两种选择在客观上都会加大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一位券业人士的言辞中满含忧虑。
“熊市”带来生死劫
今年以来,券商“靠天吃饭”经营模式的弊端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债市的空前暴跌掀开了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又一角。
南方塌陷、闽发衰落,无不在委托理财或自营上与市场“豪赌”而大败,而违规经营则加速了它们的坠落。值得警醒的是,自2002年后在投资业务上的孤注一掷已成为业内一种普遍性的选择,为何如此多的券商要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上铤而走险?
近年来,占券商收入来源70%以上的经纪业务盈利能力急剧下降。以2003年为例,沪深两市股票成交总额为32115亿元,如果按0.2%的平均佣金、3000家营业部计算,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股票佣金收入64.23亿元,平均每家营业部只有214万元。而现在每家营业部每年的平均成本在550万元左右。
再说投行业务。2003年首发、增发、配股及发行可转债累计筹资825亿元,
即使按最高限3%的佣金费率计算,证券公司发行业务收入佣金24.75亿元,如果按80家券商具有主承销资格计算,平均每家只有3093万元。
在依靠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这两块稳定收益无法生存后,券商将目光转向风险系数更大的交易业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长期的牛市情结也冲淡了券商的风险意识,内控机制的不健全更埋下隐患。
可怕的是,这种以单一市场作赌注的盈利模式,注定要走入怪圈。“行情好了拯救一批券商,行情坏了消灭一批券商,证券公司岂不要走上恶性循环的怪圈?”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最可怕的不是今天死了多少家券商,而是这个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无法避免。”
转型未见成效
为了挣脱“靠天吃饭”的宿命,券商三四年前就开始了“转型突围”,只是收效甚微。
从咨询增值服务到经纪人队伍建设,从营业部“瘦身”到银证通、网上交易,从集中交易模式到销售平台打造等等。如果说,技术层面的革新可以在成本控制等方面立竿见影,经纪业务品种和服务内容的难以深化则影响了客户开发的力度。“除了基金,不知道还能卖什么?”烟台一家营业部的老总抱怨说:“去年我们就着手将营业部打造为销售平台,本指望公司能在今年推出理财产品,但到现在也没有音讯。”
为摆脱通道制的限制,券商纷纷设立以债市一级市场为主的固定收益部,且普遍上马并购业务,无奈债市遭遇滑铁卢,“固定收益”风险陡增。而在国外被称为“金奶牛”的并购业务在国内“产奶”不畅。“在很多情况下,谁能提供资金谁就能争到项目,而券商至今无法提供过桥贷款。”兴业证券研发部的研究员分析说。
而在自营业务上无论是分散投资还是重仓持股,券商都遇到和基金一样的难题:投资价值标准无法确立。
除四大传统业务外,券商也试图在新业务的拓展上有所建树,如与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服务,然而创新屡屡与政策撞线,往往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做大做强”之路漫漫
十多年来,做大做强一直是券商执着的追求,也是券商备战国际化竞争的惟一选择。
2003年共有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它们的总资产规模达到1913亿元。然而与国外的“百年老店”相比,差距仍很遥远:2002年,美林证券一家公司的总资产就高达3540亿美元。
在资产和业务规模领先的国内券商中,不少公司因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不佳、盈利能力不强而步履蹒跚。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底,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率已达51%,考虑到2001年后市场的持续低迷,这一数据应会有所上升。而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背后,更有粗放式经营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的不科学在作祟。小而弱,这就是目前中国证券公司的总体写照。 >>发表评论
“我认为,中国证券公司如果在最近的两三年内不能做好准备向国际标准看齐的话,五年之内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这是广发证券前任董事长陈云贤2002年3月说的话。两年之后重温旧话,危机感依然沉重。(王瑞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