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宝“总管”被停职
真的是刘金宝的后遗症:刘参与了瓜分“小金库”行为。在调查刘时,他旧时的两位副手──中银香港副总裁朱赤和丁燕生也露出了马脚。
继8月3日中银香港宣布朱赤和丁燕生因涉嫌挪用资金做私人用途而被停职以后,8月6日凌晨,中银香港又一次发出通告。此份通告证实,前总裁刘金宝也正在接受内地司法机关调查,理由和朱与丁一样,也是“涉嫌未经授权而将合并前成员行控股股东所拥有的某些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
“有关事宜是在刘金宝于2003年5月调回中国银行接受调查过程中被发现的。”通告称。
张德宝,一个新的名字也出现在通告中。他是刘金宝当时的“总管”──前总裁办公室总经理,也因同一理由牵涉在这一集体腐败案中,接受内地司法机关调查。张德宝已于今年4月调回中国银行总行任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2001年10月,在原中银集团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银行的基础上重组而成的中银香港正式成立时,刘金宝就任总裁,而张德宝是总裁办公室总经理,他可能是最接近刘金宝的人。
一位知悉中银香港重组的银行业人士推测,刘金宝、朱赤和丁燕生涉嫌挪用的,可能是参与重组的十家成员行的不记在帐上的资金。当时的成员行都有一些资金可以自行支配,不记在帐上,叫做“福利金”、“福利会”或者“康乐委员会”,类似内地单位的“小金库”,这些钱的来源是买卖股票、卖保险等一些代理性业务的回扣。大的银行有几百万港元,小的银行也有数十万元,总数可能上千万元,但不会过亿元。
而香港的媒体报道,涉及的资金大约有3千万港元,当时刘金宝向朱赤、丁燕生、张德宝等人表示,不如私分这笔钱,当作奖金慰劳大家重组上市的辛苦。众高层论资排辈分钱,多则数百万元,少则几十万元。
有“信任危机”吗?
中银香港现任总裁和广北是在8月2日下午才接到通知,得知朱赤和丁燕生被停职的。和随即作了快速反应,于翌日凌晨发出了正式通告告知公众。在周五凌晨,中银香港又发出通知,告知刘金宝和张德宝的最新消息。
去年5月,刘金宝出事,和广北正是在危机中赴任的。没想到一年之后,刘金宝的后遗症再度触发危机。
对和广北来说,未来的几周会是艰难的日子。尽管有不确切的消息,中行总行已经派小组到港协助处理,但和广北会是直接面对员工、股东、监管当局及媒体的压力承受者。
和广北的当务之急,是平息媒体和投资者的压力。
在媒体方面,中银香港先期已经做到及时沟通、实时发布信息,比去年刘金宝事件发生时有所进步。而最难过的一关,会是即将召开的中银香港中期业绩发布会,届时和将直面媒体的拷问。目前,汇丰、渣打和东亚银行已经公布了中期业绩。
在投资者方面,中银香港已经重申,刘、朱、丁、张四人的事发生在中银香港正式成立前,与目前中银香港的资产、负债和经营业绩无关且没有影响。
为了让投资者确信,中银香港董事会属下的稽核委员会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展开调查,确认上述事件对该公司没有影响。另外,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已此事展开调查,中银香港表示会积极配合。
在外界压力得到缓解之后,和广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重建信任。他将面对中银香港空前的“信任危机”,一部分来自员工内部,另一部分来自监管当局。
一位银行业人士说,中银香港有1万多员工,现在士气低落,“整个(刘金宝时期的)最高层几乎一网打尽,那么员工还可以信任谁?银行本身是经营信用的机构,而自身又发生信用危机,员工怎么对客户解释”?
对于香港监管当局来说,中银香港屡屡出事,虽然不会影响到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也令其饱受批评,甚至危及它的威信。
不过,香港署理财政司司长马时享8月4日在广州参加一个活动时说,中银香港事件不是监管的问题,他相信所有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对其员工的操守都要注意,也不认为这会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据记者了解,香港部分人士对内地派出高级管理人员缺乏信心。香港金管局的一位高级官员甚至抱怨,以后不要派内地高级官员来了。
刘金宝本人派自内地,他有两位副手派自内地,两位副手请自香港,还有一个助手派自内地。目前只剩香港的副手林炎南一人清白。有人甚至称之为“全军覆没”。
祸兮福所倚。如今,旧疮一次性挖去,和广北可能发现他的道路反而更开阔。
而对中国金融业来说,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和中银香港频频出事,可以让内地监管部门看到,海外上市和海外监管对中国银行业的“杀菌”作用。
一位银行业人士分析,中国让金融机构去海外上市,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集资,而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如果不去海外上市,没有这些丑闻的教训与代价,是建立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