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评美国农业部8月大豆供需报告
□马明超
编者按: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使得美国农业部每月的供需报告都会成为全球农产品期货市场关注的焦点,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的报告尤其如此。美国农业部对供需数据调整的一举一动更是牵动着农产品市场的神经。为此,我们邀请国内资深的期货分析师对美国农业部新鲜出炉的8月供需报告进行点评,希望能够对投资者有所启发。
美国农业部的报告确实有点乱搞。去年南半球的巴西刚开始播种大豆时,美国农业部预测巴西产量为6000万吨,到现在已经修正为5260万吨。今年的6月份,到中国和美国大豆开始开花时,农业部预测美国大豆产量为8069万吨(7月份修正为8001万吨),比去年增加1488万吨。很明显,美国农业部在反复玩耍着一个游戏:先为世界大豆使用者画了一块巨大的“饼”,然后再一口一口地咬掉———这叫“画饼充饥”。
这不,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又开始张口咬了———8月份报告将美国今年单产调低2%,为39.1蒲式耳/英亩,虽然美国两大资深分析机构FCStone和Sparks,都认为美国大豆的单产超过或达到40蒲式耳/英亩,虽然上个月的大豆生长良好率一直非常稳步提高,但是,美国农业部仍是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美国的单产。同时,也将产量从上月的8001万吨,调降为7829万吨,减少172万吨。
如果我们客观分析美国农业部报告数字大起大落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其报告数字修正的原则是“重预期,轻过去”。也就是说,美国农业部可能真的咨询了一些气象专家,预测到今年8、9月份美国会发生早霜,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确实发现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北部地区过于凉爽(气温偏低,参见美国地表实时最高气温图:https://www.globalweatherservices.com/graph-ics/temps.gif)。
但是,如果再分析美国报告大起大落的原因,我们认为与本国保护主义不无关系。6月份是巴西大豆大规模上市的时间,价格遂被打了下来,但美国已经将2003年的大豆大部分高价卖出去了。而如今,距离美国大豆的收获时间(10月)已经不远了,但价格却躺在历史低位区域里,美国农业部出手给价格注射强心剂,大概也是为了让美国大豆将来卖个好价钱。
这么想来,世界大豆的供需数字在美国农业部手中就成了调控世界大豆价格的工具。不过,我们有时也不得不信服美国农业部报告的威力,它已经成为世界大豆期货的“格林斯潘”。6月份在大家一片看多的时候,美国农业部报告说美国大豆高产,于是6-8月的美国大豆也确实出现了良好的生长状况,价格也一路下跌。现在,在大家一片看空时,报告又说,产量不一定这么高,因为8-9月份天气可能会有点问题......。不过,最值得国人学习的倒是美国农业部数字的保密性,在报告公布前,全球几乎没有一个人预测出报告要较大幅度调减大豆产量。
其实,数字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就像期货价格的涨跌一样,一切都难以摆脱涨跌输赢的轮回。本周是美盘大豆(11月合约)从3月中旬调整以来的第21周,也是中国大豆(11月合约)从4月初的高点回落的第18周,两者都是反弹开始的关键时间窗口。而美国农业部8月12日极度利多报告的出台,也就为中外大豆价格的反弹吹响了号角。
想必美国农业部也聘请了价格周期方面的分析高手,不然,他们的指挥棒为何如此之灵?从中期来说,美盘的震荡反弹确实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中国价格偏高,短期内,大连大豆只能是宽幅震荡。如果没有意外,国内市场周五出现的高点和周四的低点,应该是以后几天价格震荡区间上下轨,投资者可大胆的进行一些高抛低吸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