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于8月19日召开的会议意味着普查工作的“鼓点”在加快。
8月20日,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强正式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他向记者表示:《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已经基本确定,预计有1000万人参与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即将进入实战阶段。
李强是国家统计局的总统计师。在19日的会议上,他参与了普查筹备和试点工作的汇报。
经济普查即将进入实战阶段
从年产数十万辆汽车的大集团到生产遮阳伞的家庭作坊,从五星级酒店到蜗居胡同内的小招待所,从承揽奥运会项目的建筑巨头到依靠修建围墙谋生的小建筑队,从年销售上百亿元的大型超市连锁集团到一年只做数万元小生意的杂货店……从2004年12月31日开始,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都将成为建国以来首次经济普查的调查对象。
“初步估计,调查对象包括800多万家的法人单位、产业单位和3000多万个体工商户。这次普查大概需要经济普查员和辅导员1000万人。”李强告诉记者。
这次普查发端于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同时成立。
这是一个“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汪洋、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担任副组长,中宣部、中编办、民政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统计局等部门委派相当级别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的成员。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
“半年来,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进行筹备和试点工作,克服了不少困难,总体进展还是顺利的。”李强说。
他透露,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将分5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是2004年12月底前。为了做好普查方案的设计,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在北京、吉林、四川、浙江各选了一个县(区)进行了试点工作。目前,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设计工作已基本结束,普查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会议将于9月初召开。第二阶段为填报阶段,时间是2005年1月至5月;第三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上报阶段,时间是2005年2月至8月;第四阶段为数据评估和发布阶段,时间是2005年9月至2005年底;第五阶段为资料开发应用、工作总结和评比表彰阶段,时间是2005年9月至2006年上半年。
在8月19日的会议上,曾培炎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进经济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全国县以上各级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铁路、金融、军队等系统普查机构的组建工作。
摸清“家底”才能“决胜千里”
“认真搞好经济普查,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中对普查意义的阐述。
李强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家底是比较清楚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组织方式、流通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数据不能得到及时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经济普查的方式来摸清国家经济发展的家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此之前,国家也不断地进行一些单项普查。在1990年代,10年间国家进行了“5项6次普查”:逢“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逢“1”和“6”的年份进行基本单位普查,逢“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逢“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逢“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以上这些普查除了基本单位普查是每10年进行2次外,其他普查是每10年进行1次。
李强说,这些普查对于掌握有关数据自然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频率太高,10年间进行6次,负担过重;第二、由于是单项普查,不能形成全面、系统、规范的数据,难以和国际标准接轨,所以是投入多,效益不佳;第三、由于是分不同年份调查,不能形成年度完整的数据资料,不利于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第四、这些普查中没有建筑业普查,缺乏建筑业的普查资料,而改革开放后建筑业已经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经过综合分析,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出整合普查项目,制定新的经济普查周期,以后每10年将进行3项4次普查:保留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仍分别是逢“0”和逢“7”进行;将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合并之后再加上建筑业普查形成经济普查,今后将在逢“3”和逢“8”的年份每10年进行两次普查。
李强说,和以往的单项普查相比,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在调查的方法和标准上基本实现了统一。在设置的调查项目方面也减少了重复,指标得到统一。这种整合减少了重复和不统一的问题,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说,本次经济普查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搞清楚我国第二、三产业的规模、结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二、三产业的经济数据库和基本单位的数据库;第二、为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资料;第三、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根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此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
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以及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科技开发的投入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