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4年9月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银行家》杂志社承办的“2004中国银行卡论坛”在长城饭店举行,论坛的主题为“促进中国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培育银行卡民族支付品牌”。搜狐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独家报道。
尹凤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能够参加“2004中国银行卡论坛”,并与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银行卡产业发展问题,我感到很荣幸。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专业化服务与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简要评估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前景,接下来谈谈专业化服务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几点关于推进银行卡专业化服务的建议的。
一、高速增长是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业和银行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创新精彩纷呈,金融业务的个性化、专业化、产业化实现了长足地发展。其中,银行卡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重要亮点。
纵观发达国家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历史,银行卡是在商业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商业卡到银行卡,从银行的一种产品到一个成熟产业,经历了商业企业发卡、商业银行、专业机构发卡、同业合作、专业化服务、机构全球化经营四个阶段,大约用了90年时间。如果仅仅观察银行卡发展的历史,也至少走过了40多年的满满长路。然而,从我国的情况看,尽管我们起步比较晚,1985年才由中国银行首次发行银行卡,但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共发行银行卡7.14亿张,特约商户发展到近60.6万户,POS机发展到47.6万台。特别是,2003年我国银行卡成功实现了联网通用,我们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路程。这意味着,基于国际经验借鉴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我国的银行卡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实现超常规发展。
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升、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起飞铺筑了宽阔平稳的跑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个人消费支付观念的转变,又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腾飞插上了双翼。按照金融市场基本规律,人均年收入达到2000美元至5000美元时,银行卡业务发展将处于大幅增长的好时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和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已进入这一区间。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年收入超过6500美元的家庭将增长10倍,达到3000万户。这给我国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电子化水平迅速提高,EDC、POS机、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以及全功能的自助式银行大量设置,银行卡业务呈现服务渠道增加、业务成本降低,服务全天候化的发展趋势,银行卡的联网通过通用跟进一步改善了用卡环境。与此同时,IT技术的发展使银行卡业务系统高度集约化,系统跨地域作为可能,再加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虚拟金融服务渠道的广泛发展,这就为银行卡产业鉴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可以预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银行卡产业将呈现产业规模高速增长、支付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银行卡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相对于美国、韩国等银行卡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我国的银行卡产业还处于“幼稚期”,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比如,美国民众持卡消费的比重已经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5%,韩国占到20%,我国只占到3.45%。人均持卡量美国是2.9张,韩国是2.1张,我国不到0.6长。特约商户普及率美国几乎是100%,韩国是87%,我国是2%。持卡人三个月内平均用卡次数美国是28.5次,韩国是10.8次,我国是2次。从产业规模上看,我国银行卡的产业规模效应还没有完全形成。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美国银行卡的卡均交易额为2970美元,每家收单机构的平均终端拥有量为51.8万台,服务商户数量为25.4万家。相比之下,我国居民银行卡消费占个人可支配收入比重仅为7.58%。卡均交易笔数6.92笔,卡均消费交易金额488元,收单机构管理终端数量最高不过1万台,大多数地区只有数千台,每家收单机构服务客户数量从几百到几千家不等。
二、专业化服务是我国银行卡产业升级的重要动推动力。
造成我国银行卡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化服务水平比较低。商业银行作为银行卡产业发展主体还没有跳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传统思维模式,还不习惯“专业化外包”。各家商业银行自成体系,自我发展、统包独揽的发展格局还没有彻底改变。我认为,在银行卡产业化发展端倪初现的现实下,我国银行卡产业要实现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就必须走专业化服务的道路,大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专业化服务是我国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银行卡是一种独立性、系统性、商业性很强的金融商品。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服务种类与内容的繁多,信息管理系统的庞大,仅仅依靠商业银行内部的一个部门来承担发卡、服务、技术、营销网络拓展等职能是不可能的。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必须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享受社会分工内在的效率优势,把制卡、发卡、收单、以及其他服务分离为若干相互独立又密切协作的众多专业化服务公司来进行运作。这既是银行卡从商业银行的一种产品、一项业务成长为一个产业的发展逻辑,也是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专业化服务是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基本潮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业化服务成为发达国家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具体表现为,发卡银行或发卡机构专门致力于银行卡产品的研发和风险管理等核心环节,而把银行卡业务流程中的某一项多项职能,如收单环节的机具安装、维护、商户发展、培训,代理收单、对帐、软件开发,维护系统集成、运行及设备租赁、销售等。发卡环节的邮件处理、资信评估、透支催收,系统开发维护,代理发卡,组织国际交流培训委托外包给专业化服务公司(第三方处理商)负责处理,以充分发挥专业分工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节约,提高银行卡受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首先,专业化服务有利于降低发卡行的经营成本,提高银行卡集约化经营。银行卡具有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紫云投入量大等特点。 “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占用了发卡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在某些银行业务领域中,发卡行能力上的“天然”欠缺,不仅使服务品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而且还增加了业务成本。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卡产业链不断细化,专业化服务公司蓬勃发展,这些公司拥有较强的专业资源和技术力量,发卡行将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人员占用多,复杂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化服务公司,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商的专业化优势,克服发卡行的某些专业缺陷,提高高服务品质,而且通过较少一次性投入和分布的后续支付租金或维护费的形式,可以将银行卡经营中占比较高的固定成本部分转化为可变成本,增加业务成本结构的弹性,实现“增收节支”和经营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
其次,专业服务有利于充分发挥发卡行和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比较优势,推进信用卡卡产业健康发展。
第三,专业化服务有利于整合现有各种资源,转变银行卡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银行卡产业巨大的盈利和成长空间不仅预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必将使之成为国内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未来竞争的主战场。
推进银行卡专业化服务发展的现实策略。近年来,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人民银行的直接领导和各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化服务在我国有了较的发展。但是,也应当看到,无论是宏观层面的体制、政策、法律,还是微观层面经营体制、产品结构、管理机制,都还存在着一些制约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因素。
统筹规划,制定发展专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必须立足于国内产业发展特点和现实,在专业化起步期,应当加强规范和指导。为此,政府应该在广泛借鉴境外成熟经验和做法上,制定完全的银行卡产业政策;并围绕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因此拟定发展专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专业化服务的重点,服务区域,有关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等。对申请进入公司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规范监管,以保证专业和服务的稳健发展。建立立法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规定。首先对专业化服务企业的性质、收费、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对银行、商户、持卡人及专业服务公司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的界定。其次,要研究拟定有关财政税务政策,明确有关收费标准。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公司,加速专业化、规模化进程。
在盈利能力较弱的初始期,专业化服务公司发展需要更多的依靠政府力量进行推动。推动五类专业化服务公司建立,一个是建立特约商户发展与维护专业化服务公司,避免各发卡行自行发展商户的重复投入和无序竞争。二是建立银行卡资料处理的专业和服务公司,提高资料处理能力五是和发卡的服务品质。三是尽力银行卡资料储存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四建立帐单处理专业化服务公司,减少银行的设备投入和经营成本,保证整体质量。五是推动个人征信专业化服务公司的建立。强化竞争,促进专业化服务的市场化运作。
建立符合银行卡发展的经营体制。首先,应当将银行卡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中分离出来,建立面向市场、独立核算银行卡经营中心。改善银行卡产品的结构,提高贷记卡的占比。产品结构利润结构的单一,是造成我国银行卡产业规模效应不明显,专业化服务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改变银行卡的产品结构,提高贷记卡占比,改变银行卡业务的收入结构和盈利模式。是未来一段时间发卡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有一句话古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指,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为它的果实吸引人,树下自然就踩出一条路。我国相信,在国务院和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在商业银行与专业化服务公司密切合作、在中国银联的大力推动下,银行卡作为我国最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其专业化服务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银联卡产业发展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