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一年前,央行还在考虑如何分流储蓄,现在,却不得不关注储蓄放缓的现状。就在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的同时,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幅度,却已持续半年下降。
据央行统计,7月末,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当月增加461亿元,同比少增456亿元。在此前的上半年,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522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已经由年初1月末的20.5%下降到7月末的15.9%。前7个月的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去年少增近1000亿元。
一边是收入继续增加,另一边是储蓄增长下降,近千亿的居民储蓄资金究竟分流到了哪里?
居民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居民储蓄的连续下降,早已引起了官方重视。7月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长郭树清就表示,宏观调控以后,货币运行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其一就是,银行系统的存款少增,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增长率明显下降。
专家认为,居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是储蓄分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基金规模净增加13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68亿元;财政部共发行五期凭证式国债,居民在凭证式国债方面投资12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43亿元;居民在寿险方面投资178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资了110亿元。今年基金、国债等直接融资市场也吸收了比往年更多的资金。这两者与储蓄有替代性,特别是基金。实际上由银行大力代销的基金,大部分还是卖给了银行的储户。
建行某储蓄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国债、基金发了不少,收益又都比储蓄高不少。很多储户都把存款换成了债券、基金,经常是储户拿着到期的存单问还有没有国债可买。前几期国债发行的时候,有的储户经常是几万元、十几万元地买。9月6日,还要代销期限2年的2004年五期国债,这期国债的利率是2.4%,而同期存款利率是2.25%,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的收益仅仅是1.8%。除了国债,基金卖得也不错,行里要求各个网点加大营销力度,这次代销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卖得就不错。
居民消费稳中趋旺
对于居民储蓄持续下降,央行官方解释的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有所调整,基金和国债持有的数量增多据央行统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10.2%,证实居民在物价上涨的时候保持了比以往更高的消费热情,大量的资金进入了消费领域。
“资金荒”使银行重开吸储大战
受到储蓄增长持续放慢的影响,银行也开始被这股“资金荒”拖累,许久不见的吸储之战重新开始。随着CPI(消费价格指数)的不断走高,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强,居民的储蓄热情逐步受到抑制。同时,银行的头寸也随着储蓄的下降而日渐捉襟见肘。许多底子薄的中小银行,理所当然地成了这轮吸储之战的主体。
不过,吸储大战也给一些人带来了机会。资金贩子、掮客也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一位股份制银行的朋友告诉记者,现在能拉来存款就有升迁的机会,支行新来的行长助理就是因为手里有十几个亿的存款,才能从国有银行跳到这里来的。现在,揽储竞争十分激烈,不给回扣根本不可能拉到存款。
在吸储大战愈演愈烈之时,潜在的风险也浮出了水面,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就曾在公开场合多次指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有正在加大的趋势,商业银行目前吸收的存款主要集中在短期存款,并且期限越来越短。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各家银行越来越倾向于发放中长期贷款,甚至长期贷款。
储蓄增长放缓的影响
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就好比水库中的水,只有拥有足够的积蓄才能放出更多的贷款。放出更多的贷款,才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储蓄增长的放缓,直接影响到了银行的经营。
存款增速持续下降,加大了金融机构的吸存压力,也使近年已基本消失的吸存问题重新浮出水面。1月至6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分别为77.5%、77.2%、76.9%、77.3%、76.9%、74.8%,这表明金融机构整体资金趋紧。尽管国有银行的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但部分分行也出现了存、贷矛盾。
据有关专家介绍,央行规定的存贷比上限为75%,也就是说吸收100元存款,最高只能放贷75元。但是,今年上半年,银行平均新增存贷比高达95%以上,其中有些股份制银行存贷比已经达到100%。在这种情况下,吸储成为了银行减压的不二法门。,二是居民消费稳中趋旺。专家认为,半年多来,通货膨胀高于银行利率,实际利率一直是负的,这改变了居民的投资、消费习惯,诸如个人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涨就是很好的佐证。
在大力吸储的同时,头寸紧张的中小银行也开始控制资产规模。在严控贷款的同时,多家银行都开始对企业授信的利率进行上浮。“现在基本上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至30%。以前在优惠贷款利率方面各个分支行还有一定的权限,现在没有特殊情况,原则上不提供。”光大银行某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头寸紧张也使得银行对企业的选择更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现在对一些中等企业影响较大,对于大的优质客户不会形成太大的影响,而小企业是原本支持就不大。贷款的收缩将使银行的客户群变得更为集中,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借款企业资金成本的提高。”某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业务部老总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