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最近,不断有消息称国家电网公司欲出售其旗下11家电厂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预计交易将在随后几个月就开始,并称这次出售将对民营与外资共同开放。然而,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各民营企业对于出售的信息了解仍然非常有限,电网公司及其所委托的高盛、瑞银都没有跟具有购买力的各大民营企业作任何直接的沟通与交流。
既然宣称对民营与外资共同开放,为何委托销售的两家银行都是外资银行?甚至消息最先在国外媒体上得到披露?如果即将进入出售流程,为何民营企业仍被封锁在有效信息之外?雾里看花的民企又如何看待这次所谓的能源产业“大开放”事件?
整改与购买欲望无关
出乎社会各界意料的是,面对国家电网公司这次高调的能源开放,民企们完全没有预想中的激动与热情,即使说不上漠不关心,也仅仅是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而最近被媒体炒得很热的浙江惠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羽一接到记者的电话,更是第一句话就澄清:“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很多媒体都说我们对买电厂有兴趣,可能因为我们在能源方面做得大,让大家产生了联想,但实际上我们对此兴趣不大。”
对于电力能源开放这么大的商机,各大民营资本为何会兴趣缺缺呢——尤其惠明集团更是民营资本进军水电站投资的“领头羊”。听到这个问题,郭羽笑着反问:“电力能源是今天才开放的吗?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最近为什么会被炒得那么热,都说是能源开放的大事,但在我们看来没有那么夸张,这不过是国家想出售这几家电厂——仅此而已。”
郭羽称,惠明集团在1995、1996年左右已经进入了电力市场,虽然浙江在这方面的发展是走得快一些,但就全国范围来说,民营和外资介入能源领域也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前几年,西班牙和美国资本就相继进入中国能源市场,其中又以河南的电厂最得外资青睐。而民营企业介入电力产业的例子则更不胜枚举。
无可否认电网公司出售这几家电厂,对加快电力整体改革的步伐有着重要意义,看中这一产业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但这些都与企业对电厂的购买欲望无关,真正能影响他们购买兴趣的,是这些电厂的实际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信息封锁打击积极性
这样说来,难道是待售电厂的经营状况不佳造成了民营企业的冷淡?企业家们却纷纷否认:“11家电厂里确实有几家处于亏损状态,但也有营利的。其实主要问题是信息的不明朗。”
包括惠明集团在内的几家民营企业负责人都抱怨,国有电厂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本来就有限,而且目前出售的信息极其不透明,未知因素太多,怎么能激起购买的欲望?
都说信息不够透明,但到底不透明到了什么程度呢?郭羽告诉记者,惠明集团最初得到电网公司出售电厂的信息,既不是通过电网公司本身,也不是通过国内媒体,而是在英国一份报纸上看到的——当时国内各大媒体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而且至今为止,电网公司和他们所委托的两家银行也没有跟有收购能力的民企联系过,更别说提供任何相关信息。
为什么英国的报纸比国内媒体更早知道这件事情?显然是高盛与瑞银的原因。而国家电网公司把整个出售事宜委托给高盛与瑞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说是对内对外共同开放,但实际上还是想卖给外资。”有民营企业负责人忿忿不平地说。
这种信息的封锁,确实大大地打击了民营购买的积极性——“我们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是这些项目即便很好,也没有配套的销售方案。一般的收购情况是对方有很大的热情,而且已经有了一个具体的方案,这样的情况下再来磨合就很快。这个事情没有方案,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国有体制改革是最大阻力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销售方案决不仅仅是一套操作流程而已,它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全盘的战略性考虑的。
是允许民企100%控股呢,还是只能占股49%?是改制之后再卖出呢,还是机制不变,民企只是参股?这些东西都还不清楚——而这些不明朗的因素,恰恰是能决定企业购买还是放弃的重点。
说白了民企一直在忧虑的就是国有企业收购后的改制问题:一般要收购国有企业,都会被要求收购后人员不能改变。而由于国家电力部门的效益一直比较好,里面“关系户”特别多,这些人员往往不能裁减,企业每年要多花几百到上千万元给他们付酬。
惠明集团既见过这样的例子,也亲自收购过几家国企,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头痛——曾经有一家地级市的工程公司,明明只有400人就可以运作,但公司却有2300人。那个地方生活水平较低,人均年薪才1万,但一年下来也得多花1900万元,这本来应该是企业的利润,就因为多了这些人,公司就没有利润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惠明集团在收购了这些国有企业后,不得不在当地又投资开发了新的发电公司,把改制后多余的员工分流。但是,企业总不能每收购一个电厂,就多建一个公司呀。郭羽叹息:“如果收购了国企又不让我们改制的话,这些人在这里我们就翻不了身了。我的投入可能永远不能收回!”
换言之,民营企业希望得到的是非常干净的资产:要么由民营控股,要么100%股权收购;或者进行体制改革,把职工由国家人转成社会人,人员数量可以随时调整、重组。否则,恐怕绝大多数的民企都不愿意掺和进这些电厂中去。(下转8版)要求收购后人员不能改变。
国有电厂并非最佳选择
据了解,国家电网待出售的11家电厂分别为:天津军粮城发电厂、河北马头发电厂、内蒙元宝山发电有限公司、内蒙元宝山发电厂、徐州发电厂、湖北襄樊发电有限公司、湖南益阳发电有限公司、陕西宝鸡第二发电有限公司、陕西宝鸡第二发电有限公司、宁夏大坝发电有限公司以及宁夏大坝发电厂——尽管电网公司对外宣称这些都是优良资产,但各企业考察出来的结果却是:包括湖南益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其中几家电厂其实已处于亏损状况。
有企业因此而对记者称,如果新建一个8亿~10亿元的火电站,估计3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根本不用如此大费周章,为体制改革而头痛。
对于上述说法,惠明集团并不认同。他们认为3年收回成本的电力投资简直是暴利,按惠明的平稳做法,有7%~8%的回报率,8年能收回成本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据估计到2006年电力将会恢复平衡,到2007年可能又会产生过剩,如果新建电厂的话,建设期要3年,那时候再去竞争,恐怕会很吃力,他们还是倾向于购买项目。
“不过即使是购买,我们也不会优先选择国有电厂。我们项目库里还有很多好的项目,比国有电厂好的,可选择的实在太多了。再说像国家电网这样卖,两三年都未必卖得完的,所以我们只是会把它列入项目库,一旦它成熟了,我们当时又有需要,才会把它拿出来考虑。”
这也许是国家电网意想不到的——无论是对于倾向新建还是选择收购的企业,一直以为“皇帝女不愁嫁”的国有电厂都不是其最优的选择。假如国家电网仍继续这种“矜持”的姿态,难保这些电厂在国内真的会找不到“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