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热热闹闹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给大连服装业带来了什么?一直是个令人不想说,又忍不住想说的话题。作为城市名片、节日,大连国际服装节可谓很成功,但对本土服装业只是聊胜于无。令人欣喜的是,在第十六届国际服装节前夕,主办者提出了“品牌——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的概念。这是痛定思痛的顿悟。
非常遗撼,在大连第一次开办品牌论坛的时候,笔者看到的论坛场面却是冷冷清清。巨大的空间里,空位置占一半以上,十分醒目,与论坛的讲台上世界级大腕热情洋溢的演讲形成强烈的反差,实在让组织者和与会的大连人心寒,也让论坛上的演讲者心寒。据媒体朋友透露,演讲者对大连都是学生来听讲,看不到企业家颇有微词。
的确,签到薄上反映的参加对象,多数是东财大和轻工学院的教师和学子,再就是媒体的记者们了。组织者说:企业的设计人员、营销人员不用签到,是持请柬直接进入会场的,所以无记录。笔者仔细的分辨了一下听众的成份,明显的感觉还是学生占多数。一个数字在笔者的脑海中闪现,“大连现有服装企业1800余家”是组织者的疏漏,没能够及时的把论坛的信息传给企业,导致来者寥寥?还是企业知道了也不把品牌论坛当回事,不屑参加?笔者不得而知。但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前者的原因,是组织者的失败。相信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因为做为主办、承办者大连市政府、大连日报从主观上是要把论坛办好的。据说承办方大连日报的同志们为这次论坛忙了4个月。因此,只有一个结论,是服装业界的漠视,才造成了今天如此尴尬的局面。
说来也不奇怪,大连的服装企业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了“为别人做嫁衣裳”,“为外企打工”。但如此下去,何时能有自己的品牌,何时能有自己的可以走向世界的服装企业?
论坛关于“品牌”的论述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论坛上发表高见的有业界翘楚——来自于美国、意大利的成功服装企业家、连锁销售服装的鼻祖;有我国WTO的首席谈判代表,堪称见过大世面,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听他们发表高见,不一定胜读十年书,但起码可以开阔胸襟和眼界,为把企业做强、做大进而走向世界,起到积极作用。
闻道不分早晚,关键在起而应之。今日论坛未能参予,只要你是有心人,就可以找到他们在论坛讲话里的精髓。起而学之,习之,不为晚也!
大连服装业的企业家们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