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3年,当证券市场基金风光无限的时候,另一支机构军团——国企集团异军突起,宝钢系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然而,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挤压下,国企资金正在大规模退潮。《证券市场周刊》初步测算,2004年中期,申能系和宝钢系减持的股数达一亿股之巨,两系持股市值锐减10亿元。
2004年3月,上海国资委颁布的《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上海国资委明令严格限制宝钢、申能等归口国企从事期货投资、股票投资和委托理财。
尽管宝钢等极不情愿把自己的操作与上述政策联系起来,但国资退出的轨迹还是清晰可寻的。国企集团这支曾经强悍的机构力量,可能因此在中国股市上失语。
入市趋于谨慎
2004年中报显示,国企集团投资资金净流出大于净流入,其撤资意图明显。
以2003年12月31日和2004年6月30日为时点,《证券市场周刊》初步测算,宝钢系持股市值减少7.83亿元,申能系持股市值减少2.53亿元。宝钢系和申能系持股市值减少已逾10亿元,主要是由于两系从股市撤出资金所致。2004年中期与2003年持股数的比较显示,宝钢系减持了7147.74万股,申能系减持了3028.33万股,申能系和宝钢系减持的股数达一亿股之巨。
2003年年报显示,52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宝钢系身影。2004年半年报显示,宝钢系依然持有35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然而其中已经发生了巨变,宝钢系完全从长江电力(60090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士兰微(60046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金杯汽车(60060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上海家化(600315)(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35家上市公司中抽身而退;另新增持福建高速(600033)(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赣粤高速(60026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开滦股份(60099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18家上市公司,然增持股份比减持股份少7950.53万股,市值减少6.98亿元。
2003年申能系持有11家上市公司流通股,2004年中期依然持有10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然而,申能系剔除了太钢不锈(000825)(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春兰股份(600854)(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长江电力等7只股票,新增持青岛啤酒(60060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士兰微、穗恒运(000531)(相关,行情,个股论坛)A等6只股票,增持股份比减持股份少3650.21万股,市值减少2.58亿元。
显然,国企集团投资追高意愿不足。宝钢集团资产经营部相关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坦言,宝钢集团入市采取的是保守的策略。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宝钢系、申能系频频减仓源于上海国资委颁布的限制投资的《暂行办法》。
宝钢集团资产经营部相关人士极不情愿记者把宝钢集团持股变化与《暂行办法》相联系。她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宝钢集团持股的变化,只是阶段性的投资策略,与《暂行办法》的规定没有关系。
“我们没有收到《暂行办法》,它也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操作。《暂行办法》限制的应该是非正常理念下的无秩序操作。我们是合规合法的操作,我们内部制定了相关的对外投资管理办法,对投资股市的比例在年度策略中也有相关规定。”该位人士表示,“宝钢集团投资股市有不同的账户管理人,资金有些是理财的、有些是资产管理的,不能简单地说宝钢集团从股市中撤出部分资金。”
宝钢集团一位高层曾向媒体表示,政府的控制尤以钢铁和房地产行业为首。但他同时表示,还是市场的需求让其从金融市场撤出资金。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祖尧指出,国企在股市套利失败的教训太多,像上海的爱建、兰生等都出事,国资部门出手约束国企投资股市可以理解,何况《暂行办法》也没有禁止国企投资股市。
湘财证券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施光耀指出,企业集团参与证券市场投资,这是资产保值、增值的机会。股市是高风险的地方,但风险对投资主体都是一样的,企业集团应该通过加强内控机制来规避风险,简单的撤资,不是很好的办法,这反而会错过配置资产的机会。企业集团原来是做实体经济的,现在投资股市做虚拟经济,这是一个跨越,对企业集团而言,完善内控机制任务很重。
强悍的机构力量
国企集团堪称中国股市一支机构力量,其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多样,操作手法凶悍,且对政策具有高度的敏感。
宝钢系在资本市场亮相的子公司多达9家,申能系旗下也有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申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上海申能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
施光耀指出,企业集团入市的渠道比较丰富,有财务公司直接进的,有资产管理的,有其他形式进来的,因此对于入市的资金量有多大,很难测算。但每次央行紧缩银根,企业集团撤出部分资金,市场都有反映,由此可见,企业集团入市的资金量是不可忽视的。
闽发证券研究员周春发做过一个统计,早在1999年企业将定期存款的10%投入股市就能增加股市资金供应量近1000亿元。
吴祖尧指出,按现有的规定,国企集团入市的资金只能是自有资金。企业集团利用自有资金投资股市,应该没有什么法律障碍。
1997年5月以前,国家也未明文禁止国企资金入市,相反在1992年股市低迷时,甚至鼓励国企购买股票。一时国企入市成风,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1996年11月至1997年4月间,辽宁省建设集团采用集中巨额资金、利用他人名义开户、分仓和连续大量买卖等手段,操纵金帝建设(600758)股票价格,获取暴利。由此直接引发1997年5月三部委发布《关于严禁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的规定》,禁止国企炒作股票。
1999年9月8日证监会解除禁令,在恢复国企的证券投资主体资格的同时,也限制了它们的炒作行为。这份《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所开立的股票账户,可用于配售股票,也可用于投资二级市场的股票。但在二级市场买入又卖出或卖出又买入同一种股票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我国证券市场按投资时间来划分,6个月以上为长期投资,由于国企入市的持股时间限制在6个月以上,故而国企只能作为长线投资者。然而,企业一般只能利用短期闲置资金投资股票,根本无法成为长期投资者,企业运用长期资金在股票二级市场进行长期投资根本就是不务正业,与自身的身份相矛盾。
区别于普通投资者 “T+1” 的交易规则,国企入市的交易规则等同于“T+180”。在“T+180”的限制下,股票投资的流动性大打折扣,在证券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这意味着投资价值的降低,并使资金长期处于一种不能及时回收的高风险状态。
吴祖尧指出,T 180的规定,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国企进入股市的资金是滚动操作的,比如买同一只股票可以在6个月内持续买进,等6个月后,就可以达到今天买,明天卖。事实上,很难监控国企是否按T 180来操作。
一位券商人士指出,T 180的规定虽然还在,但现在基本上已经形同虚设,操作上早已突破了规定,好像也没人去管。
另外, T 180 的规定,也使国企集团入市资金在选择股票时必须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选择个股与板块。同时,由于国企入市资金并非专门投资于股市,要求随时可以变现,因而所选择的股票大都具有良好的流通性。(记者 陈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