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日,由于政府接连推出利好,国内股市又开始飚升。于是,国人又憧憬着新一轮的牛市行情的到来。但是,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疑问:“政府托市”难道能够成为股市持续发展之动力吗?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每次“政府托市”尽管都能走出一轮新行情,但最终都会回到原点。此番股市飚升,“政府托市”更是明显。如果“政府托市”起到作用与效果能够是持续性,能重整好一个市场,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仅是一种短期行为,其意义又何在呢?对于政府,除了这样的“托市”之外,还能够为股市发展做什么?
一般来说,在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里,政府的行为取决于公众的态度,公众的多数决定政府的行为。但是,对于任何普通的个人来说,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往往没有特别的动力去采取行为,伸张他所赞成的政策。相反,他通常希望其他人为此目标努力而自己搭便车。当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这样考虑时,大众的利益可能就无人伸张,而为那些小规模的利益集团服务的游说者就可以左右政治议题及政府行为。因此,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在于政府职能的定位,而且在于如何限制小规模的利益集团操纵政府的权力。
与其他的土地资产、工业资产不同,金融资产往往是一种消极持有的资产,资产的所有者没有能够从资产中获得收益的专业能力,通常需要委托他人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分散化的个人的金融资产不仅成了小规模利益集团的掠夺对象,也成了政府对其资产掠夺的目标。比如在证券市场中,小规模集团可以游说政府制定有利他们利益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欺诈合谋操纵市场来掠夺广大民众的利益。而政府则可以通过管制利率、大量发行货币引起通货膨胀及民众手中的货币贬值来掠夺民众之财富。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就在于如何保护民众所持有的被动的金融资产不受到掠夺,就在于限制政治家为小规模集团服务的权力及政府手中的权力。而这些又得通过有效的政治运作机制来完成。
政府对股市发展所推出的一些政策并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国内股市的生存之状况。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发展应该是决定于市场供求关系,政府可以为这种市场发展提供规则与制度,但决不能人为来决定股市大小。以行政的方式停止上市公司的发行,除了进一步扩大失衡的股票供求关系之外还能有什么?这意味着未来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准备涌入股市。看上去可解一时之痛,但更大的痛却留在后面。
力促各种资金入市是最近政府出台的股市“托市”政策核心。现在我们要问的是,目前国内缺什么?是缺资金吗?大量的资金入市是促进国内股市繁荣的动力吗?如果把国内股市不是缺资金,力促大量的资金入市,除了人为导致更大的股市之外还会有什么呢?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内股市并不是缺资金,有12多万亿储蓄存款等着寻找好的投资机会呢。只要有了好的投资机会,一个仅有一万多亿元的流通股市场还会没有资金流入吗?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机会,尽管现在可以赶大量的资金进入市场,但是当这些资金无利可图,甚至于损失时,这些资金还能呆在这个市场吗?可以说,国内股市真正的问题不解决(如真正的保护投资者利益),力促大量的资金入市可能只是短暂地吹起股市泡沫,希望以此来繁荣股市是不可能的。
而且,国内股市经过几次“政策市”后,是否还能产生以往那种效果已经不一定了。一旦市场发现,现实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变时,股市价格可能又要回到起点了。目前国内股市不仅市场规模与范围与以往不同,而且市场参与者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制度之完善,市场当事人肯定会比以往更理性、更专业化了,仅仅靠一些言论,仅仅靠政府政策来托市,其作用不会太大。因为国内股市“政策市”的作用早已弱化。对此,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还是谨慎从事为上,决不可认为新一轮的“5·19”行情到来而奋勇入市。在这样动荡的市场,宁可静观其变,规避风险,不可见到一点诱饵就上钩。
目前,国内股市为何会如此积弱?如此边缘化?民众会如此对它没有信心?为什么可以促进经济繁荣的金融市场却成了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的掠夺中小投资者的工具?为什么我们的金融市场体系会如此脆弱?等等。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金融市场缺乏一系列良好的制度为基础。正如我多次撰文指出的那样,美国之所以是具有世界最强的经济实力,不仅在于它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发达的科技、高效率的管理技术,而且在于有好的制度和健全的监管体制。而后两条件则是健全的金融市场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建立有效率的立法机构,才能保证立法的效率与品质,才能保证有效的法律能够执行。这些就是政府应该提供的东西。
在我国,为什么金融市场制度环境确立起来会如此困难?问题在于我们的良好的金融制度环境确立问题会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既得利益集团。因为,任何市场改革与发展都可能改变他们现有的经济地位,都可能对他们的既得利益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这种利益集团总是会祭起保护市场的大旗来维护其利益而反对市场改革,即使有时这些既得利益也会同意改革,但这种改革往往会因为他们的游说走向有利于他们的方面上去。
另一方面会来自庞大的市场弱势阶层抗争。这些市场的弱势阶层是市场脆弱性最大的牺牲者,他们需要通过政治途径寻求救助。这两方面的力量尽管利益上、地位上、财富上迥然不同,但是这两股力量往往容易结成同盟来反对市场发展之改革。特别是既得利益集团更容易借助于弱势民众之力量来为自己谋利。目前国内股市之所以改革困难,任何一个政策的推行就会引起极大的反对,其根源就在于这里。
比如,国有股减持问题,试点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都会失败。何也?一方面,大家都说国内股市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解决这种股权分置的改革又会因为利益上的纠缠而寸步难行。看看美国的金融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必须国会立法来进行。美国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国会都会进行彻底的研究调查,明确真相,然后立法规范,使同样的危机不再发生。21世纪初的安然事件,2002年通过《萨班斯-奥克斯法案》。可以说,一个繁荣的金融制度就得冲破与限制既得集团利益才能完善起来。但是,在国内股市,为什么就是无法形成市场改革之共识的法律法规?为什么那些违法乱纪、做假造假、欺诈圈钱的行为在股市能够盛行?就在于这些不法行为一旦发现,都会有既得利益集团来游说、来庇护之。
总之,别看这几天国内股市有一些起色,但是以政策托起的市场是否能够走出新牛市行情是相当不确定的,至多也是昙花一现。因为,就目前国内股市的情况而言,制度基础的脆弱性导致了整个市场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过多的政府管制和过少的政府支持,使得太多的、不合适的市场规则成为股市发展不平等的根源,特别是当这些规则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下产生时,市场的脆弱性更是显现。在此,政府对国内股市该提供什么不是更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