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0月10日在京发布了2004年秋季报告。报告对宏观调控提出了四项建议。
1、宏观调控中要处理好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的使用原则。
根据以往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在形势较为严重的时候,为了尽快扭转局面,适当地侧重使用一些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是在形势不是十分严重时,特别是宏观调控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则应该更侧重于使用市场手段。过多地强调行政手段往往事与愿违:或者由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出现反弹;或者由于“一刀切”而形成某种程度的“硬着陆”,不仅对宏观经济增长造成损失,同时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目前的宏观调控中,我们也应该继续加强市场性强的调控手段的使用,而减少行政性强的调控手段的使用,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手段的选取和使用中。
2、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提高银行存贷款利息率
目前的银行利率水平是在前一段存在通货紧缩问题时设定的,而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目前执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978年以来最低的水平,而且银行存款与贷款的利率差是1987年以来最大的。这种状况不适应当前价格变动的趋势。
在当前的宏观调控工作中,成本较低的货币供给是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条件之一,而抑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重要方面则是需要抑制货币需求。提高利率能够比较好地同时调控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同时,调整利率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一项工具。不同时期不同的利率水平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利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需要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首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在当前形势下,提高利率一方面有利于抑制经济过热和投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将经济波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弱,有利于在存在价格水平上升压力的情况下保护一般居民利益不受或少受影响。
3、对财政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2004年国家财政仍然在发行1000亿元以上的国债,财政政策仍然具有扩张性特点。目前财政政策的积极调整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大幅度地缩减国债发行规模,除了筹集十分必要的国债建设项目的后续资金,和必需的国债还本付息资金之外,要严格控制国债的发行。二是,继续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倾斜、向环境保护倾斜、向基础教育等社会事业倾斜。使我们的财政政策既能够与宏观调控的方向相一致,又能真正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宏观调控要将解决短期波动问题与长期结构调整问题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投资率过高、投资增长速度偏快,以致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目前的结构性过热也主要表现在某些部门的投资增长过猛上。宏观调控可以较快地解决某些部门投资增长过猛的问题,但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在宏观调控中争取解决或改善投资率长期过高,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的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次宏观调控便能够在解决当期宏观经济运行问题的同时,为长期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奠定较好的基础。
解决投资率长期过高,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简单地压投资,而在于通过积极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切实不断提高各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不断扩大消费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基础上,使消费增长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宏观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使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关系趋于合理。(徐培英 整理)
【背景资料】
报告预测,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9.4%,2005年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8%的水平。
“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于1991年。13年来课题组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滚动式跟踪分析与预测,并提出政策建议,每年召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秋季两次座谈会,并在国内外公开发报表研究报告,受到了国务院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