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海王集团谋划两年的境外上市计划终于浮出水面了。10月16日,海王集团旗下的海王生物发布公告称,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龙”)将从海王生物中剥离出来,单独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会对海王生物的股民造成一定影响。
英特龙分拆上市
10月16日,海王生物发布公告称,英特龙将从公司中分拆出去,独立申请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市场上市,首次境外发行H股的发行量预计为发行后总股本的25%。整个上市时间预计在2005年。
海王生物发布公告称,英特龙成立于1994年11月15日,注册资本金为7100万元人民币,总股本是7100万股。其中,海王生物持有90%的股份,英特龙高管持有10%的股份。按海王生物公布的上市方案,英特龙上市后的股份将为94667万股,其中境外发行的H股为23667万股。
目前,海王生物旗下主要有海王药业、海王星辰、英特龙等子公司。此次被分拆出来的英特龙是海王生物中效益较为不错的一个子公司,2003年度净利润为1280万元。其实,英特龙并非如海王生物所介绍的成立于1994年,而是成立于1999年。当时,海王生物动用了1000多万元资金从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手中全资收购了深圳英特龙生物技术公司,然而将其改名。随后几年中,海王生物又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使其注册资本变为现今的7100万元;同时股权也由原来的海王生物独资变为海王生物及英特龙高管共同持有的形式。
此次英特龙在境外上市,实际上已是海王集团多年的想法。自从收购深圳英特龙生物技术公司以来不到3年时间,海王集团就提出了要在境外上市。“我们2002年就提出要将英特龙从海王生物中剥离出来,但国家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明确意见,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昨天,海王生物董秘戴奉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上市与融资有关
虽然海王生物董秘强调英特龙境外上市两年前就提出了,但业界仍传出海王集团在这个时候分拆英特龙上市是迫于资金紧张所致。
据了解,海王集团在杭州的工业园已动工3年仍未有较大的进展,且一度还因涉嫌抽逃资本金而被工商部门立案(本报此前曾做报道)。与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合作过的杭州联开公司总经理赵吉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表示,海王集团目前处于资金较为紧张时期。不过,此说法被海王集团总裁办主任聂志华予以了否认。
实际上,若此次英特龙上市方案获批,按其所预计的发行量,至少可以融到数亿元的资金。
“上市肯定有融资的需求,但并不说明海王生物资金紧张。”昨天,海王生物董秘戴奉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英特龙在境外上市的方案主要是出于英特龙的长远发展考虑。
戴奉祥称,英特龙在境外上市,主要是为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解决员工持股的问题(注:国内上市员工将无法持股)。“当然,任何公司上市肯定是有融资的需求。”戴奉祥称,现今,英特龙的资金还能正常的流动,但考虑到英特龙即将有新的项目要上,到时会需要较大的资金流,所以集团决定在这个时候上市。
海王生物会受影响
其实,股民不仅仅对海王生物资金流关注,还担心海王生物会否因剥离绩优的英特龙而影响股民的利益。
“我们分拆英特龙上市,完全不会影响海王生物的股民利益。”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过,北京证券分析师李阳认为,英特龙作为上市公司旗下绩优的控股子公司,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出来上市,就相当于减少了上市公司的利润。显然,从目前来看肯定会对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分拆上市方案是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戴奉祥说,“被分拆出来的企业净利润没有超过上市公司总的净利润50%,净资产也未超过30%。”
戴奉祥所指的国家规定,实际上是此前证监会为规范A股公司境外分拆上市、防止因境外分拆上市而掏空境内上市公司所出台的一个《通知》:上市公司所属企业申请境外上市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的净利润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的50%,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净资产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资产的30%。
据了解,截至2003年12月31日,英特龙的总资产为1.3亿余元,2003年度净利润为1000多万元;而海王生物的总资产为17.5亿余元,净利润为4000多万元,均未超过国家规定。
不过,正如海王生物公告所披露:此次上市方案须待有关部门批准,还暗存变数。
《京华时报》(2004年10月19日第B3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