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临床科室:处方兑换回扣
如果药品进入医院之后,一直躺在药架上不动,药厂、药商及医药公司就还未取得“最后的胜利”。但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因为“有能力把药搞进药房的人,搞定临床科室也不是难事,就好比一个人,菜都夹在碗里了,让他吃还不容易?”
但在药品正常流动之前,药商还得准备一笔“启动资金”,除再次打点科室主任外,工作重心也逐渐向科室的医生们转移,因为他们那写满药品名的处方单无异于药商们的承兑汇票。
让医生们初识某一药品,是在药商们精心策划的产品推广会上。说是“推广”,其实针对面很窄,邀请的仅为某一科室的全部医生,一般30人-60人。说是“会”,实际上是在高档宾馆里吃喝,之后每人再发几百块钱的红包。
当然,在吃喝的过程中,也会简单地介绍药品,至于适应症、禁忌症、药性反应及副作用等,医生们也都是内行,不必费口舌,药品的价格与医生们也无多大干系,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就是,每开一支药自己能得多少?
有了良好的开端,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取得医生们的认同之后,也并非万事大吉,药商们还得每周去医院两次。或许你坐在医生面前把脉时,就发现过这样一幕:诊断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精干的人朝医生点一下头,报以灿烂的笑容,然后掩门而去。但也许你未能想到,这人十之八九是药商!
此举的“学问”在于:一是加深医生对药品的印象,二是让他放心,“处方费绝对能保证”。多打几次照面之后,医生一见门口那人,立即反应出是什么药的人来了,“脑子里经常想着,笔下就写得更加频繁了。”
为了巩固印象,药商往往随后还打一个电话,说某某药在某酒店订了一桌,邀请全科室医生聚餐。此时的气氛下,药商也迎来了“摸透”医生们的良机,医生的爱好啊,家庭成员的情况啊,甚至老婆孩子的生日等,这些打探到的“黄金信息”终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一般而言,医生们的开单提成是批发价的20%,通常当月结算,这比1000多元工资高多了,各个品种的提成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两三千元,多的就难以估计了。如果某位医生带了几个实习生,他们所开的处方上只能签指导医生的大名,提成也就顺理成章地归入医生名下,仅此一项就可能过万元。
医院的科室分得较细,如内科下面还有呼吸内科、肝胆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等,药商在找药房“统单”核实之后,往往以现金方式同小科室主任结算。“小主任”是内部集团的代言人,他会分配给医生们的。
另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就是,办一张信用卡,直接打进账户。但大多数还是喜欢现金,因为“不透明”的方式会影响部分医生的积极性,“还不如现金便于分配”。
事实上,科室也进行分工配合这一行动,会有一位科室主任的亲信负责同药商衔接,并统计各位医生的处方,现金也往往交到他的手上。
偶尔会发生主任“独吞”的事情,但这往往会引发医生们无声的抗议。对于药商而言,只要每个月的用药量能够保证,就无需过问科室的“家务事”,但如果月用量从1000支降到700支再到400支,那就得旁敲侧击地向主任暗示了,若完全谈崩,就只得调换门庭。
有一种现象令药商、医院及医生都很头痛,即“跑单”,就是病人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了药店。一般而言,片剂药物的处方“丢失”的比例高达40%,针剂处方多为住院病人所开,“跑单率”一般在10%左右。
此时,医院药房“统单”的作用就凸现出来。比如医生记载的是开了300盒药,但若病人去药店购买了100盒,那么医院药房“统单”的结果就只有200盒。一般这种情况下就以医院药房“统单”的数字给付回扣,大多数医生都能理解。
当然,医生与药商之间也有一些心理的较量。大凡新进药物,在一年之内,如果拖欠几天结算回扣,医生并不担心,因为好不容易进了医院,不会三五个月就撤退,那样的话药商当初的投入都不能收回。
但如果某一种药物已用两三年,即使偶尔回扣未能及时到位,那么医生的怀疑在下一个月就体现出来——用药量明显减少。因为有的药品可能下个月不再供货,如果不事先告诉医生,他们就很可能“白干”,彼此的关系也会从此了断。
事实上,医生回扣的额度、结算的时间及方式,并无一个私下的文本协议,而是仅凭口头的约定,尽管如此,绝大多数时候仍能保证运转的效率,因为“药商同医生唇齿相依,药商给医生带来创收,医生也给药商带来效益”。
药品代理商:分配利益蛋糕
药商是整个吸血管的组织者,也是全盘把握整个链条利益分配格局的人。
据罗易说,任何一种药品的代理商,赚到20个点的是高手,而大多数在10-20个点之间。
医药公司及医院的利润基本上由有关部门认可,而医生、药剂科的扣率则是一个地下的随行就市,如医生的扣率,1995年-2000年为10个点,2000年以后就涨到了20个点,“没办法,圈子里的规矩得遵从”。
代理商赚的也是辛苦钱。在《经济》杂志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性质的《药商营销方略》中,将药商的素质归结为:营销素质、公关素质、财务素质、管理素质,在“心理素质准备”一栏中还特别提到,“胆大、心细、脸皮厚,首先把自己推销出去。”
可以从罗易脱口而出的例子中窥见一斑。为了加深同一位科室主任的感情,罗易就设法将该主任的活动安排摸清楚,看哪天上夜班,便晚上去医院,假借向他请教一些药物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主任也明白,就是去陪他熬夜的。夜深人静的时候,两个人打开话匣子,感情也随之升温。
9月10日,湖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入口,张贴了一份《通告》,说“为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切实维护广大患者的权益”,从8月30日起,“禁止医药代表、医药器械推销商进入门诊及病房从事其相关的推销活动,若有违反者将依规、依法处理”。
但据罗易称,类似的通告在10年前就经常出现,但药商未受影响,他们往往空手进医院,先去门诊买一份病历拿在手上,再去医生的房间,卫生局、纠风办及医院纠察队很难觉察。如果真是气氛紧张,医生也会打电话来,说“不要来啊,这几天抓得严”!
罗易说,由于药品流通中各环节的利益都经过他的手,因此必须有超强的能力,否则“一步棋走错,全盘皆输”。 (详情请见《经济》杂志10月号)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罗易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