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请来的的嘉宾是《中国经济时报》的总编辑包月阳老师,另外一位总编辑助理车海刚老师。首先请我们两位嘉宾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包月阳:各位网友好!
车海刚: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包老师和车老师作客搜狐,有点背景,我们《中国经济时报》到10月30号已经创刊十周年了。
包月阳:《中国经济时报》是1994年4月4号正式组建报社,1994年8月26号试刊。我们最初在94年11月1号每周出一期,但是我们是按日报的架子,申请的时候也是日报。到1995年1月份开始每周两期,到96年是每周四期,97年就改成每周6期,大概这样的速度。从周刊到日报的速度开始两三年的时间,发展比较快。最初的时候我们在95年元月份第一年开始征订的时候,我们发行只有几千份,后来每年翻番,一直到今年2004年,我们的发行量还是微幅增长,从来没有下降的趋势。我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全国性的经济日报第二位,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再一个是报纸的社会影响也是一直在稳步上升。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影响都是很大的。前些年曾经有过一个统计,《中国经济时报》曾经在中国国内媒体被转载或者被引用的比例是最高的。大概在海外转载是《中国日报》比我们高。从这个看《中国经济时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一直到现在,因为现在的转载主要是网站,一直到现在在网上的转载我们还是排在前列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从报纸的规模和影响是很大的。从经济规模来说,最初我们创办的时候非常艰难,我们主办单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没有什么钱,是国务院的咨询机构不可能拿出多少钱来放在这儿,最初我们只有30万的启动资金还是借的,在94年创刊前后,我们大概总共借了100来万,这是我们全部的初始的启动资金。但是到2000年我们就建成了我们自己的一个办公大楼,还建了职工的宿舍楼。我们自己有了我们自己的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报社也建了一个比较先进的新闻采编系统。在2000年我们就达到了一个经济规模,这是大概的发展历程。目前我们在全国有30多个记者站,在全国除了西藏和青海之外,当然还有台湾和香港,除了这些特殊的地区我们没有涉及以外,其他的地区我们都有记者站。另外在副省级城市,例如青岛、大连、宁波、深圳好几个副省级城市我们都设有记者站,现在我们全部的新闻人员加起来300人左右。
主持人:我们首先感谢包老师来给我们讲一下《中国经济时报》发展历程。我们每年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像96年叫改革之年,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我们也知道在15大的时候,《中国经济时报》发起过一个叫思想解放大讨论,关于这个讨论给后来整个新闻界包括学界、企业界都会有些影响,我们是不是请两位老师来谈一下这次思想大讨论。
包月阳:准确地说不是一个讨论。是我们连续地发了好多篇专家学者文章还有一些专访。这个专访也好、文章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提倡进一步的思想解放。这个跟当时15大前后的社会思潮是比较一致的,或者说略微超前一些,随后出了一些书籍,我们前后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发了至少几十篇份量很重的专访或者是文章。而接受我们采访的这些人,或者撰写文章的这些人都是在社会上、政界、理论界都是很有影响的。其中吴敬琏当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社会公正加上经济政策。到现在我还认为他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还是主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建设和完善。目前还存在的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也跟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太到位。
主持人:我们还知道《中国经济时报》在这十年来还出了一系列的书,两位老师来帮我们介绍一下。
包月阳:这个书只有一本是我们出的,其余几本都是其他人写的,或者是引用我们的观点或者我们发表的文章。
车海刚:这几书我大概做一个介绍。最著名的两本书一个是1998年出版的《交锋》还有一本叫《中国解冻年代》,是讲三次思想解放。前两次思想解放一个是1978年以真理大讨论为标志的,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直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二次是1992年思想解放,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冲破姓资姓社。第三次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前后,以江泽民的讲话为标志,之后是十五大的一些决议,对思想大解放做了一个结论。因为前两次思想大解放《中国经济时报》没有创刊,我们也没有赶上,第三次思想大讨论,我们在当中刊登了一系列的专家访谈和学者文章,发挥了一定的舆论的领导的作用。《交锋》这本书是全民记录三次思想解放的回顾性的书籍,对当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还有一本书叫《第7次革命》是1998年出版的,它主要是指1998年当时被称为机构改革年,因为在共和国的历史先后有6次大的机构改革,98年这一次被称为第7次机构改革,因为小平同志说机构改革是革命,所以这次也被称为革命。在98年的2月份,经济时报的记者在北京的一个会议上,捕捉到一个非常小的消息,当时国家体改办的副主任王东进提出机关干部要在三年内精简一半。这个消息被经济时报发出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一年我们的记者就机构改革的问题采访了8位地方的高级官员,非常全面地对机构改革做了剖析。可以说我们的这一组文章,对中国在两会上提出的机构改革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我们还非常关注机构改革背后的深层的体制问题。
网友:《中国经济时报》已经走过10年,风风雨雨经历不少,这10年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条新闻?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中国经济时报》也出了很多好的新闻,包括北京出租车垄断黑幕、兰州证券、拆迁、农民的减负、最近的MBO中国顶级富豪的文章都是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的,您作为经济时报内部的人员来看,您觉得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条新闻?
包月阳:印象最深不是新闻。而是调查新闻报道。就是刚才说到的北京出租车垄断黑幕、兰州证券这两个是调查新闻。如果是单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篇,这两篇揭露的是行业问题,但是这个证券不是合法的证券,是非法的,是欺骗、诈骗行为,很巧这两篇调查报道,调查者都有王克勤,他比较擅长做调查新闻报道。
主持人:从新闻的选择,您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两篇新闻。《中国经济时报》价值取向是什么?
包月阳:我们有一句话叫我们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我们希望我们的报道,我们发表的文章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能够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正确的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信息、思想、观点。就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我们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起我们能够起到的正面的推动作用。当然作为一份报纸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当然还有关注社会公正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要讲究效率,一方面要讲究社会公正,像出租车垄断黑幕和兰州证券这两个问题都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也和社会主义公正不相容的东西,所以我们选择这样的社会问题作为报道调查的对象。
网友:感觉《中国经济时报》是非常有责任的媒体,这是中国媒体的进步。
包月阳:这个过奖了,我认为所有的媒体它都不能是一个一般的企业,或者说不能是一个利润企业,它应该把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当然你作为报纸也好、杂志也好,广播电视也好,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不重视经营和利润是不行的。但是我认为他不能把利润作为它的惟一的目标,也不能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恐怕它应该是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应该把社会正义的东西,把社会进步的东西,把社会责任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主持人:媒体不能是利润机器,我们想问您在做媒体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报纸的利润是两块,一块是发行收入,另一块是广告收入,您在经营的时候,您是怎么处理企业新闻,媒体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负面报道这些问题的?
包月阳:媒体和企业、新闻这种关系是非常密切,尤其是经济类的问题。每一个新闻媒体在处理这个事情,有时候会遇到两难的问题,比如说你的一个重要的广告客户,他有一些问题,你的记者发现了这些问题,要写批评性或者揭露性的报道,这时候如果是在美国,他的老板就可能说你不能去批评他,批评他我很重要的广告客户就没了,在中国虽然现在中国的报纸还不是私人老板,但是报纸大多数都有生存问题,有很重要的经营压力,负责经营的领导也可能会说这种情况要谨慎。每个情况我都会碰到,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是不应该把经营的利益放在报纸新闻原则之上的。我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我肯定要把新闻原则放在第一位。
主持人:有没有已经有过的案例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包月阳:因为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很难说具体的案例。
网友:《中国经济时报》感觉为什么你们会有这么强大的队伍,你们是如何挑选人才的?
主持人:业内有一个说法,说中国的媒体圈有两所黄埔军校,一所是《中国经济时报》,一所是中国新闻社,这两所黄埔军校为我们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我们也都知道,在《中国经济时报》之前这个记者本身可能他的素质、水平并不是很出名,但是为什么在《中国经济时报》呆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得比较专业?
包月阳:我们招聘记者的时候,要求并不高,大学本科都可以,也不一定非要什么重点大学或者名牌大学毕业的,也没有这样的限制,也没有男女的限制。我们就看他(她)基本素质怎么样,在面试的时候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不能太迟钝,没有特别的要求。文字功夫可以我们就会考虑录用,如果是我们需要的人的话。但是进去之后我们对记者的考核是比较严格的,我们是试用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之内,我们要看看他(她)能不能承担我们记者的职责。我们每个月的稿费是我来考核,我们的稿费定的不高,一千字80元。过去是一千字50元。也就是每个月要写12000-15000字的稿子,还不是很碎的小稿子。这样对记者有很大的压力,这是从压力方面来说的。如果三个月之后,他没有完成任务,我们就要提出警告了,如果是连续两个季度没完成,不用我们说肯定自己就走了。报社创刊十年来,我们辞退了很多不太称职的记者。由于这样的压力,记者也会比较努力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很多激励政策,我们实行内部职称政策,大家都知道评职称有很多规定,比如说你一年之内没有什么问题表现很好,可以评为助理记者,以后可以评主任记者、高级记者等。我们有入社两个月就可以评为主任记者的。还有一位是来半年,他的好稿数量是排在第一位,我们也评他为主任记者,连助理记者职称都没有我们就直接评为主任记者。我们只看业绩和你的表现怎么样,所以内部职称我认为还是起到了一个促进记者的作用,从压力和动力两个方面,我们的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再一个是我们也进行一些内部培训,但是我认为我们坚持的不是很好,有一段时间做得好一些,现在做得少了。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每个月有一次这种专家的讲座,一般是讲经济方面的问题,一般是请经济学家,有时候讲新闻的,多数是讲经济专题,其中有半小时到1小时的让专家和记者交流,这样有利于增强编辑记者经济理论方面的素质。我们还曾经开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学读书班,每周一次,利用晚上的时间,也有其他经营部门的人,大家坐在一块,一二十人一块来读经济学教材,我们选的是美国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每个晚上读一章,选一个人来读这个教材,读一节之后来讨论,包括这里面的一些作业题,就是一块来讨论作业题,这样收获很多。这一套教材读了之后,对编辑记者的经济理论知识的强化是很有好处的。所以一般来说,在《中国经济时报》如果干半年以上,他应该是有收获,包括被当时因为工作状态不是很好,离开《中国经济时报》的一些记者,他出去之后,也都还表现不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我还有一个私人原因,您选的是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他讲的是修正马克思主义原理,您当时选这个教材有什么样的考虑?
包月阳:我们当时并没有考虑他是那个学派的。我们很多学生不是经济系毕业的,他没有系统的学过西方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除了市场以外,也有一些基本的政策。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这一块,主要都是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这教材来读对记者编辑来说很有用处。我们很多财经记者经常说外行话,就是因为他没有受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训练。我觉得曼昆的教材是写的最活泼的。
主持人:《中国经济时报》有这样的原则,车老师是73年出身的,就成为最年轻的领导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包月阳:海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编辑记者,现在也是我们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干部。这个除了《中国经济时报》的环境之外,主要还是他自己努力。他做编辑的时候是最好的编辑,同时他又是多面手,既能写稿子,又能写评论,他的能力是批评全面的。还是因为他自己很好学,自己过去在大学打下的基础比较好。我认为主要还是个人的问题,因为环境是一样的,但是像他这么优秀的也是很少见的。
车海刚:我谈谈我个人的感受。我觉得经济时报有网友提出是很有责任感的报纸,我觉得一个媒体办报的价值取向可能是和报社的员工的价值取向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正因为《中国经济时报》是很有责任感的报纸,所以他吸引了很有责任感的一群员工,反过来有了一群有责任感的员工才会出来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取向。我到经济时报是1997年,正好赶上刚才说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应该说这个过程对我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我想我之所以能够在经济时报一直工作7、8年,我的很多同事从创业时期到现在一直到坚持在经济时报,可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经济时报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感召。我觉得经济时报对年轻人来讲是一个很广阔的一个舞台,它能够提供一个很充分的空间,供记者施展自己的采访,我到经济时报当时是创刊三周年,在北京的报界当中一直是保持着员工年龄非常低的团队,它是一个不论资排辈的媒体。在这样的媒体当中,年轻的记者很容易找到感觉,这也是经济时报非常可贵的一点。
刚才也有网友提到说经济时报是中国两所黄埔军校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黄埔军校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讲,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也是经济时报自豪的一个地方。谈到黄埔军校,是不是经济时报的流动性比较多,我觉得不仅是经济时报是这样,在整个媒体,在整个报纸广电当中,人员流动都是很正常的,特别是现在流动性更强的这么一个社会,人员的频繁流动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谓的水只有动起来才有活力。
另外不可否认的一点,可能每个人的跳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可能是他不适应这种大的比较强的工作压力,也有的可能他找到更好的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说经济时报可能在现在的媒体当中,相比较而言,从物质收入不是非常高的一个地方,这可能也是影响人才留住的一个因素,我想包总也会承认这点,但是这个事情要辩证地来看,因为经济时报是和比我们更晚的一些媒体不同,我们是诞生在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年代。作为一个媒体本身,也是一个企业,本身在那个年代诞生的这么一个企业,本身在体制上机制上也会暴露出一些发展问题,所以说收入不是很高,都是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但是我还是很看好经济时报发展的前景,因为现在我们还在探索二次创业和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途径。我相信经济时报的明天会更好,毕竟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优秀人才留下来。即便是我们出去的记者也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作为经济时报这也是很自豪的事情。
包月阳:中国经济时报前五年发展的相对快一些,后五年发展的相对慢一些。这个慢是市场化这方面走得慢,我们人员最近确实一两年流动比较大,不少比较优秀的人才流出去了。我一直不主张对人才流动施加任何的限制,像别的单位可能走的时候要交钱,或者不给档案,经济时报从来不做这种事情。如果哪一个员工出去有更好的收入、更高的职位、更大的发展舞台的话,我们很高兴把他送走。就从人才流动的角度来说,我们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好些干部也都是从外面流进来。这是双向的,流动了才能活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人才流动最近几年比较多,确实跟我们待遇比较低有关系,我们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想办法扩大我们的利润,改进我们的经营,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为我们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更好的工作条件。最重要的是在经营的市场化方面做出关键的重要的一步,现在我们这步还没有走好,马上就要开始报纸杂志体制改革,我们也希望能够在这个改革中走在前面,希望能够通过改变我们的体制和机制,引入一些报业投资来增加我们经济实力,搞活我们的经营,使我们的事业能够有个二次创业,能够再像我们前几年那样有非常好的业绩。
主持人:您在讲市场化这一块,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几乎是没有什么除了经济日报,几乎是没有经济类的每天的日报。在国际市场上华尔街日报等等这些报纸,基本上都是属于经营得非常好,盈利的比例光报纸这一块占他们集团盈利的很大的份额的。我们有没有在别的报纸上有附加的刊物或者我们有没有考虑到进行资本运作,像现在的北青在想着上市,或者我们有没有衍生产品,像美国的道琼斯指数都是这些媒体衍生出来的。另外有没有考虑到在本土的企业,本土企业推广最成功的媒体可能是《中国企业家》了。咱们有没有这些方面的考虑?
包月阳:我们有这方面的考虑,近期我们在做的一件事情是叫资本运作也好,或者叫引入一些投资也好,我们想通过比方说先把我们报纸经营这一块拿出来,和一些社会的资本一块组建一个公司来经营或者是广告、发行这些业务,这是目前政府允许的。然后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把经营这一块搞活之后,增强我们的经营实力,一方面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和编辑待遇。另一方面把报纸的事业做得更大,像收购杂志,我们也考虑,和大学、学院还有研究所,我们都会考虑做,但是前提我们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考虑的事情,现在光有这种设想是没有用的,所以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把经营这一块拿出来引入社会资本,把它做大,能够使我们报纸的品牌、使它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正在做这个事情。
主持人:前两天我们在清华跟日经的社长有一个交流,日经的社长说在日本媒体叫不公开发布股票的,就是说未上市的。您怎么看待引入的一些资本方或者投资方之后,会不会因为他的资本有控制,他会不会对新闻的导向有什么样的说法或者问题,假设你的资本方有负面问题您怎么处理?
包月阳:我认为新闻要和经营分开,这个事情不是在中国独有的,在美国和英国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后来比较好的解决了。我去美国参观考察过一些杂志社,他们讲我们编辑部跟经营部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受任何干扰,我要发什么东西就要发。一般他的日常运作都可以解决。
但是中国这个情况还刚刚开始,现在有这个资本进入报纸和杂志这样的媒体还比较少,不是特别多。这个问题目前还不是很突出。但是确实一旦这种改革铺开之后,这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因为现在我们还没有做这个事情,我们也没有这种经营,但是我个人的理念,或者我的意见,是经营和你的资本方,就是采编和经营一定要分开。现在中国的政策也不允许干预,所以这种担心是很自然的,也确实需要我们在未来几年内要注意这种情况,但是我认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妥协。如果真的媒体被资本俘虏了,那是很可怕的,你是社会公益的阵地,成了给资本出东西的,那是很可怕的。
主持人:目前我们也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些财经媒体也都在谋求资本运作,我刚讲的北青是这样的,张老师也是说我们只是经营部门去香港上市,现在和讯也在考虑去香港的创业版还是主版上市,您怎么看待媒体和上市的这种关系呢?
包月阳: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做过研究。
主持人:因为本身一部分是大众媒体,像女性杂志这些去上市大家考虑的会相对少一点,因为它是消费媒体,她会做得比较软,财经媒体去寻求这种资本链接。我也知道在《中国经济时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记者最好不要炒股。
包月阳:对。在美国记者不能写自己持有股票公司的,而且我了解很多报纸和经济类的杂志都不允许记者炒股,因为记者写文章可能会影响股市,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个问题,所以是非常谨慎的,中国现在还没有这样明确的规定。但是我想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媒体上市会不会影响它的公正性,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我觉得主要还在编辑部,你的编辑要把握一个什么样的立场这个很重要。如果因为上市公司编辑部就要听你的股东、听你的董事,他让你报什么就报什么,不让报什么就不报什么,那样的情况是很可悲的,我也很害怕出现那样的情况。但是我想新闻界包括管制的部门,管理部门他们也会注意到这些问题。新闻界的人士,我想如果要保证中国的新闻媒体能够长远发展的话,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不能出现这个情况,如果出现这个情况的话,这个媒体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因为你公众不信任你了,你失去了公信力,你就没发展了。
主持人:目前为止咱们经济时报,每天都是大块深度的不同的报道。而且我们是日报,像市场上,其他的像《21世纪经济报道》等经济类报纸都是周报,那么我们的报纸是不是相对成本高一些?
包月阳:我认为大块报道的文章是我们一个特点,我们创刊以来就一直强调一个编辑方针,就是前导,通俗地说就是说《中国经济时报》应该刊登的文章是让读者读以后,让他知道明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是一种预测性趋势性的东西,宏观性的东西、思想性的东西比较多。这是我们大块头文章比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的特点,我认为还是《中国经济时报》一个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不想改变它,尤其在网络时代和电视媒体充分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份报纸,不管是日报还是周报,都应该在这种深度性、背景性的报道,在读者提供很深入的解释和预测方面做文章,而不应该在网络也好、电视也好,竞争短、平、快的新闻。你像搜狐,每天都在不停地播报全世界正在发生的或者刚刚发生的新闻,有时候就是及时的,你比如我们现在的在线就是及时的,他随时都在发布海量的信息。而且现在中国的网民都超过一亿了,有这样大的比例的人在网上看信息,报纸再去做这个信息有什么意义呢?至少这个意义不大,尤其你不能把它作为重要的权重性的东西推出去了,作为核心竞争力,那样是必死无疑的。在网络时代,报纸在深入报道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势,在分析性的报道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势,阅读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因为电脑看时间久了,毕竟眼睛会累。报纸还有这个优势,做这种大块头、深度的报道对读者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我认为不管是日报还是周报,都应该做这种深度的报道。我们每天现在的版面是48版,相当于一份周报一期的内容,但是我们是每天出现,可能在印厂每天都送出 去,在发行上高一些,我们是通过邮发的,零售很少,所以成本更低。这个我们还是要坚持。
网友:作为一个财经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不是有时候运气非常重要,可能正好碰到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就一下成名了?
包月阳:做社会新闻的记者可能有这样的运气。或者做军事记者,碰上一场战争和一场斗争都会有这样的运气。财经记者没有这样运气,财经记者要有新闻敏感,要善于捕捉新闻的能力,必须有比较好的经济理论方面的修养。如果你完全不懂经济,你看到一个这儿发生了事件,你从社会新闻眼光来看,可能看不出什么来,但是你如果有经济新闻修养的话,你可能会发现问题。你可能去加油站加油了,93号机油的价格突然提高,你如果一个普通记者可能就会看到涨价的现象,但是他为什么会涨价,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世界的石油供求的变化,是世界石油的飞涨,这个飞涨后面又有很多原因,比如有人说是就是因为资源,有人说是中东局势的影响,还有人是因为中国对石油需求太大,造成世界的石油供不应求等等。它背后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财经记者可以报道的。但是如果你不懂经济理论,一看到只是加油站的汽油涨价,而你是一个很有素质的财经记者,都可以看到这个新闻的价值。
网友:我现在想问两位老师,作为记者的身份来讲,您在新闻从业生涯中,您印象中最深刻、经历过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
车海刚:我的记者生涯是比较平淡的,我很多时候是在做编辑。印象深刻的是97年十五大前后的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有一些专访,策划一些文章,那段时间是比较激动人心的。我做编辑的时间比较久,我感觉做记者相对和我们报社优秀的记者相比和别的报社的优秀记者相比,我不是一个很成功的记者。但是在《中国经济时报》有很多激动人心的事情,包括刚才说的无论是97年思想解放的报道,还是2002年的出租车,2003年的拆迁报道,因为我当时都是在编辑的岗位,或者在做管理的岗位上,都见证了这个过程,包括见证了我们记者通过辛苦的付出,获得的社会的反响和各界的好评,这些都是我印象比较深的。
作为我个人确实是觉得个人做得报道好的确实很少,能够留下印象深刻的不多。但是我有一个感受,我觉得做记者这个行业,或者做新闻从业人员来讲,会不断有一个动力来激励着自己,因为你会不断有一种感觉,就是你的知识储备或者你的观察能力,不断地受到各种各样的新闻现象、经济现象的挑战着你的极限,有时候这个挑战是很痛苦的。
因为你的知识储备和洞察能力有时候不足以来应付这种情况,但是因为你在这样的位置上,不得不来应对这种挑战,这种挑战也是很有刺激的。我想更多的记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网友:您在从业生涯中,如何平衡和把握这种尖锐文章的角度或者这种尺度?
主持人:或者说怎么保证一个媒体的公立或者公正?
包月阳:首先做新闻它的第一原则是客观真实,把这点把握住了,其他的才好说。所谓的尖锐,如果事实确实如此的话,尖锐一点也一样。
如果这种尖锐是偏激的或者是片面的,或者不那么真实的,或者主体真实,细节不真实,这点要谨慎的。有时候尖锐实际上是一种偏激、片面。作为被报道的对象有时候无法分辨。中国有时候存在媒体霸权,因为人家在报纸上没有话语权。除非打官司,所以作为媒体、作为编辑、记者,作为媒体的负责人,在这点上一定要非常慎重、非常谨慎。如果你非常尊重事实、非常客观、非常真实的话,这种尖锐也不构成对公众的刺激。往往这种尖锐是因为你偏激了,你没有把事实调查清楚,人家觉得你尖锐。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再一个你说到把握的平衡,有些问题确实是你这个报道,从法律上说,或者从新闻的原则来说,没有违背法律的原则,但是有时候它很难被公众接受,在这个时候,它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这个有时候像涉及民族宗教的问题,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这个时候作为媒体的负责人,也要谨慎的把握,该处理的时候还是要处理。因为你这种报道可能出去觉得自己很痛快,但是它的社会影响是很坏的,或者很严重的。
你就不能为了坚持你这一点原则而牺牲了公众的利益或者社会的利益。举个例子,比方说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它的媒体就不能随便地去过多渲染像拉登这样的人的行为,更不能给拉登做广告,哪怕拉登出再多的钱也不敢给他做广告。因为有大众的基本的利益,不能因为你认为他是个新闻,就报道,“负责报道一切”这种话是不敢随便说的。我现在看到一些晚报上经常登一些死人不照片,是违反新闻原则的。现在还会出现绑架这样的新闻,你报道之后影响到营救,你报道之后,犯罪嫌疑人会采取相应的对策,他知道警方在干什么,这时候你就不能报,你报了之后,会危机被绑架人的安全。比如说死人的照片刊登,像前几天马拉松长跑猝死的,登出来来死者的照片,像这种东西是很不负责任。
车海刚:我觉得作为一个媒体来讲,最重要的两个取向,一个是影响力,一个是公信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我们两个翅膀。作为一个媒体来讲,要做到公信力的话,一方面它要真实、客观,另一方面要更多的理性。我写这句话是对我们报社的一个自勉,也是和同行共勉。
网友:作为一个报纸,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读者,您认为一家经济类的报纸文章应该是很有深度的,深度的东西看的人数会相对少了,对于您的发行量来说,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包月阳:财经报纸,它的读者肯定会受到局限的,不属于晚报类的社会新闻的报纸。社会新闻是所有人都会感兴趣的,而财经新闻只是做财经这类工作的人他才会感兴趣的,或者说个人投资理财方面的人才会感兴趣。财经报纸要想让所有的人成为读者,是不可能的。财经报纸要求的是在自己的领域尽可能多的争取读者,当然这个就要靠你报纸的质量,你提供的信息是不是独特,独特很重要,你快已经不行了,你再快,快不过网络,所以首先要提供独特的信息。提供有价值的观点或者思想、提供有价值的知识,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工夫,这是财经报纸所做的工作。具体说到我们的报纸,大块的文章比较多,有时候读者跟我们说读得比较累,这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比如我们应该对这些大块的文章做一些分解,尽可能做好的导读,标题、副标题、小标题等这些手段都用上,我们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深入浅出这个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国务院发展中心一位主任有一篇文章说文章的四个境界: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深入浅出,我认为这个适应所有的文章,写文章的大家要追求这种境界,尤其财经记者尤其要追求这样。因为我们每天报道的是比较专业的、尖锐的,必须有这种工夫。
网友:请教两位老师当前经济类报刊的现状和时报下一步的方向发展?
包月阳:经济类报纸现在状况是比较复杂的,属于大变动的时期。如果按类型来分,主要是日报和周报两类,周报绝大部分是属于市场化的媒体,他们大多数都是资本进入,或者由一些资本直接投资做起来的。而在日报里面,绝大部分还是属于那种带有传统色彩的或者就是很传统的日报。最近马上要出来第一财经日报,当然它也有媒体第三方投资的,当然它会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去运作。目前还没有很到位的市场化的报纸,大部分报纸还没有引入社会资本,目前这些报纸在经营上都相对走得困难一些。而周报由于一开始是市场化运作,所以他们在经营方面做得活一些。社会影响力来说,应该说各自有不同的影响力,像这种日报,它的影响主要在像对于这种国有企业的影响,对政界、学术界的影响更大,而新兴的市场化的周报对企业的影响更大一些,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请两位老师说说《中国经济时报》十周年的活动有什么呢?
包月阳: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10月30号我们会有一个报纸十周年的庆典,这个庆典包括一个专家的报告会。晚上我们有一个酒会,请新闻界、企业界、理论界等,还有一些领导来参加我们一个简单的仪式,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庆典活动。10月27号我们出一个十周年的特刊,我们打算出48版,我们平时16版,我们打算做一期叫“吾国吾民”,以这样的主题做一个特刊,十年代对中国国策的变化、国运的走向、对于民间的一些情况、一些重要的财经人物的回顾,这也是我们社庆活动的一个内容。再一个我们跟搜狐合作,做的这样一个专题,也要感谢搜狐,做得很好。还有我们在11月1号那天,我们报社的员工会有一个社内的庆祝。11月6号我们会在浙江杭州去办一个浙江省的《中国经济时报》创刊十周年的活动。到时候浙江省的领导、社领导都会出席这样的。我们也会在江苏南京、安徽的合肥、湖南的长沙都会有这样的庆祝,都会请当地的领导来出席活动。
主持人:请我们两位老师跟我们网友说句话。
包月阳:感谢网友对《中国经济时报》的关心,希望你们能经常读我们的报纸。
车海刚:希望老朋友能够继续支持时报,也希望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希望在经济时报的下一个十年当中,我们能够一起走的更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两位嘉宾!也感谢我们今天在线的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我们这次的聊天到此结束!
包月阳:谢谢大家!
车海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