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2003年发布的中国第一份创业观察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人中有12.3个人在创业,北京每万人拥有107.61家私营创业企业,是中国创业指数最高的城市。
源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浪潮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得到了急剧升温。创业一词在1990年代中后期来成为人们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海外留学的余晓平是在接到国内一个朋友的电话之后回国创业的。电话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内环境很好”。经历了几年的闯荡、如今是北京东方高圣投资咨询公司市场开发部主任的余晓平感慨说,因为南巡讲话以后,机会完全隐藏在中国跳跃式的发展进程里,抓住机会就跟着他跳,没抓住机会就会落在别人后边。东方高圣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并购机构。
十年来,中国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法律环境、融资的环境、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都有很大改观。余晓平就有这种感受:一是政府管理层面更加的市场化。政府渐渐的把那种根深蒂固的“父母官”意识转变为像国外似的“纳税人养官员”这种意识上来了。二是拓宽了许多的投资范围。三是公司运营的模式渐渐市场化。大家都公平、合理利用、配置资源。四是人的思维模式的有很大变化。五是这十年中国民素质大幅提高。这使得经济运行模式也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还有令人高兴的是,1990年代中后期的归国留学人员和大学生再次催生创业浪潮,他们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机会型创业。
当然我们也应意识到还存在的种种不足。由清华大学发布的《GEM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显示,中国的创业环境在参加GEM全球创业观察的37个国家中,位居23名。在创业资本的金融支持、政府政策的直接支持、中央政府政策制定、新企业审批效率环节、政府项目中的服务型组织、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的条件和知识产权保护、商务“软环境”、社会文化中个人与集体的责任关系等七个方面均处于劣势。该报告还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仍以生存型为主导,96%的创业活动没有创造新市场,主要在现有市场中找机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创业活动中,2/3的创业者属于机会型创业,1/3属于生存型创业。而在中国,仅有4成创业者属于机会型创业,6成创业者是为了生存而创业的。
由于缺乏对公民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技能的教育,使得很多人不敢或者没有想过去创业。而发达国家能够达到10%左右大学毕业不去就业而是创造一个就业的机会——自己创办一个公司吸收别人到他公司里面工作。
党的十六大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创业的冲动。十六大明确指出,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政府的富民政策更加鼓励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达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
从创业者那里,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社会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