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昨天,证监会出面辟谣了。
“有的媒体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散布所谓23家或63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名单,有的肆意歪曲国家有关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的赔付政策等。”证监会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
他还说:“这些不实报道严重干扰了证券公司的正常经营,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极其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的确,在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任何不利的消息都牵动着市场脆弱的神经。“高危券商的名单”一经“散布”,必定对券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而在那些“不实报道”中,名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确是值得质疑的。因为他们没有一篇报道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确认。
不过,问题的症结在于,有没有高危券商名单,是23家还是63家,似乎不那么重要。
残酷的现实是,诸多迹象表明,即便“名单”有误,高危券商的存在也是毋庸置疑的。
从去年开始,一度风光无限的券商们开始亏损,并频频暴露出各种问题。今年年初,曾在中国券商中规模数一数二的南方证券,被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行政接管。
上个月,德隆旗下德恒、恒信、中富三家券商和汉唐证券在同一天被托管。随后,闽发证券惊爆负债220亿元,被托管经营。这些券商都被列在“高危券商名单”上。
昨天,不在“名单”上的辽宁证券也被宣布托管。
与此同时,证监会在“十一”前后,两次要求券商进行自查,对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各类债务和挪用客户证券等情况核实准确并进行报告。证监会对券商进行整顿之意已暴露无遗。
在这种情况下,否认高危券商的存在,肯定是不真实、不客观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券商要发展,优胜劣汰过程不可避免。一些违规、经营不善的券商倒掉也是十分正常的。
因此,证监会此次出面辟谣至少在文字上是避重就轻的。其实,可能每一位投资者都是和证监会站在同一立场上的,人们宁愿相信根本没有所谓的高危券商,券商们都在健康地发展。但遗憾的是,这不过是掩耳盗铃。
这场虚虚实实的“高危券商名单”事件如何收场呢?很简单,如果证监会怕不实的名单误导投资者,那就请您公布一份真实的名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