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张子鹏 吉林市报道
2004年10月18日一大早,吉林省吉林市经贸委电力处张姓处长再次来到吉林炭素公司和吉林龙华热电公司。此行的目的,是协调各方利益,推进与这两家企业相关的直购电试点方案尽快实施。
事情起因于1个月前。2004年9月21日,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与国家发改委的有关人士一起来到吉林市,召开了吉林省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方案审查会。
这次会议审查并原则通过了吉林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吉炭公司)向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直接购电试点的实施方案。
吉炭公司是全球第四大炭素产品制造商,近几年来,却一直为电价上涨和电费增长所困扰。据吉炭公司的人士介绍,2000年以来,电价上涨幅度为17%,这使集团公司每年减利4100万元,2003年亏损达到4677万元。
“若是把电费的高额增长减去,吉炭集团正好可以大致保持盈亏平衡。”吉炭公司动力处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吉炭公司的这种困境正好成为试点的理由:如果用电大户直接从国有统配电厂买电,则可以免去电网中间环节,大大降低电力成本,所以受到电监会和发改委的垂青。
隶属于国电集团的吉林龙华热电公司距离吉炭公司只有5公里左右,成为电监会选择试点的发电企业。
至此,吉炭和龙华热电成为政府认可的直购电试点首吃螃蟹者。此试点方案一旦成功,将引起中国电网改革风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认为,直购电试点旨在打破电网垄断。
为4分钱而战
试点方案中比较难的一点是确定出厂电价和过网费,因为国家此前并没有具体的计算办法。
根据国家电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暂行办法》(电监输电200217号,简称:17号文件),对于输配电价的确定,应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价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362号)的要求,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近期暂按交易所在电网对应电压等级的大工业用电价格扣除平均购电价格的原则测算,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具体到此次试点中的输配电价,吉碳公司和电厂、电网目前仍然存在分歧。而且,结算方式也是几方争论的问题:电网希望统一收取过网费和发电厂的费用;但是,发电企业和吉炭公司则更希望直接交易,甩掉作为“二传手”的电网。
简单算算账,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利害相关。
吉林市政府一位相关官员向记者透露了此次直购电试点中的一种电价方案:吉林龙华热电厂出厂电价是0.25元/千瓦时;吉林供电公司过网费则只收0.139元/千瓦时,两项相加的价格是0.389元/千瓦时。而以往电网公司按照惯例向用电企业收取的线损网损等费用将会取消。
此价格再加上农网还贷基金和三峡建设基金等附加,试点开始后,吉炭公司的最终用电电价可能会达到0.41元左右。
目前,吉炭公司大工业企业的平均电价为0.45元/千瓦时左右。
也就是说,直购电试点开始后,吉炭集团每千瓦时的电价有望降低0.04元左右。今年吉炭集团用电量将超过4.7亿千瓦时,若明年的需求还是如此,则吉炭集团便可以毫不费力地降低近2000万元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这家至今仍挣扎在赢亏线上的企业,明年的日子好过多了。
尽管取得了4分钱的巨大收益,吉炭公司还是认为,试点方案中电网公司收取0.139元/千瓦时的过网费,有些多了。吉林供电公司的一位中层对记者说,这个过网费,是按照东北电力区域市场改革文件中的规定计算出来的。
但是吉林市经贸委的一位官员称,吉林供电公司很希望向电厂征收一部分费用来弥补损失。但具体是什么费用,他没有透露。
因为这种纠葛难以理清,三方至今仍未签署协议。
惟有打破垄断
试点方案中,唯一的受损者无疑是电网公司。吉炭公司的电力一直由吉林供电公司(电网)供应,但奇怪的是,吉林供电公司却没有受到会议邀请。
“怎么说也应该请我们旁听吧。”吉林供电公司的一位中层对此事有些不满,“如果我们有不同意见,就算是不被采纳,意见被保留也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根本不知道那天有个牵涉我们利益的会议在离我们不到4公里的西关宾馆举行。也没有收到有关的会议纪要。”
对于电网来说,这项改革的确是命运相系。目前,吉林市年总用电量为83亿千瓦时,其中吉炭公司占到了其中的5.6%,是真正的大户。而令当地电网公司担心的另外一点是,吉炭公司完全可以甩开当地电网自行建设供电线路。
实际上,若不利用当地电网,改由自己建设线路,直接从电厂获得0.25元/千瓦时的出厂电价,则吉炭每年可以节省8000万的电力成本。
吉炭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即使按照每公里1000万元的最高造价,吉炭公司距离龙华热电公司不到五公里的直线距离,建设一条6.6千伏铁塔架线的送电线路,吉炭公司需要投入的资金最多需要5000万,一年内成本即可收回,并还可以余下3000万元,吉炭集团也有望一举扭亏。
但是在吉林市电网路径已经规划好后,再另辟一条线路,需要经过繁杂的报批等手续。而且,由于发电企业没有供电专营权,若是自行建设供电线路,按照17号文的规定,其线路仍需要委托当地国有电网公司调度运行。所以,电监会等部门的意见,还是希望吉炭公司利用现有的国有电网线路,这样可以保证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按照吉炭集团的观点,如果自己花钱架线购电,则还存在着另一层的风险:现在是试点,试点若不成功,国家政策会否有变;若是龙华热电提高电价,自己又没有决定电厂电价的能力,自行架线岂不最终受制于人了?
这显然也是电网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在电网公司先期投入巨大的背景下,用电企业自行架线无疑闲置了国有电网资产。
而电网公司面临的更现实的危机是,直购电将大大减少其收入。与吉炭一墙之隔的吉林市铁合金公司的用电量约为10亿千瓦,比吉炭公司还要高一倍多,据该公司一位人士介绍,他们也期待着能够采取直购电的方式降低电价。
吉炭公司加上铁合金公司,两家企业共占吉林市总用电量的18%。吉林供电公司宣传处处长张颖介绍,吉林供电公司最要紧的是提高企业效益。但是如果两家企业都采取了直购电,显然当地电网企业的收益会受损许多。
选择吉林的理由
吉林省经贸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选择吉林进行首先试点是有原因的。东北电力区域市场是中国第一个区域电力市场改革的试点;而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很多的大型工业企业由于电价的增长,而处于困难时期,可谓命悬一线。电价低一些,这些耗能较高的企业就活了;电价高一些,这些企业就死了。
此前,东北地区多自行设定了一些优惠电价,但是从2001年开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示东北的电力部门,将在2004年底全部取消优惠电价。而在今年下半年,电监会还曾就优惠电价的问题专程对吉林省等进行了检查。
检查发现的信息显示,东北地区的企业即使在优惠电价的背景下,仍然是赢利状况不明显;若一旦取消,则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所以,直购电成为东北地区争夺的新政策优惠。非但如此,连内蒙古等地也一直争取能在直购电试点方面拔得头筹。
电监会和发改委决定首先在吉林省进行直购电试点,因为一旦试点成功,推广到东北其它工业企业,则这些企业又可以获得相对较低的电价。按照吉炭公司证券部主任的话来说便是,“企业发展的后劲会更足一些。”
记者还发现,电监会在贯彻17号文时也相对灵活。17号文规定,参加试点的单位原则上应处于电力供需相对宽松的地区,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国家产业政策、用电负荷相对稳定、单位产值能耗低、污染排放小的大用户等。
实际上,吉炭公司的电力成本是其生产成本的1/4,年用电量达4.7千瓦时,也存在污染,算不上能耗低污染排放小的企业。这与17号文并不完全相符。
国家电网再亏8亿?
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的要求,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完全分开。
如果2005年初正式开始直购电,则距离该文件的发布时间也已经有两年半多的时间了。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称,目前,国家电力公司已经分拆为五大发电公司和两大电网公司,发电侧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发电和电网的分开。但是,作为供电侧的电网企业输配电的垄断经营则仍然是铁板一块。而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输电和配电的分开。
史玉波在9.21审查会期间直接表示,直购电试点有助于探索输电和配电的分开,促进电网公平开放,在售电侧也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电力市场建设。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对记者说,直购电试点,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实际上将打破现有国有电网公司的垄断地位。
这意味着,对于国家电网来说,严峻的考验已迫在眉睫。业内专家称,直购电方案一旦试点成功并推而广之,将势必会大大降低电网公司的收益。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由于农网还贷成本压力较大和电费欠费现象存在,有专家预计国家电网在去年亏损超7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可能会扩大亏损面,预计将再次亏损8亿元左右。
有专家称,电监会推广直购电试点,尽管会暂时加剧国家电网的亏损,但客观上也刺激电网公司提高效率,进行更深入的改革。这或许是管理层更深的良苦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