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华尔街一直存在两大阵营并肩而行。一方是价值型股票投资者,他们只投资拥有明确资产和收益比较稳定的公司股票,比如公用事业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且不预支所谓的增长价值。沃伦·巴菲特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另一方被称为成长型股票投资者,他们愿意为将来预期能够产生高额利润的公司股票支付高价格,彼得·林奇是其典型代表。网络泡沫时代的微软、雅虎、美国在线、亚马逊等公司当年都被认为是高成长型公司,其股票价格可以在短时间内劲升几十倍。
这两大阵营互不相让,交相辉映。每当牛市来临,投资者往往将成长性放在选股的首位,高成长的预期,使它们具备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成长型股票投资的声势自然盖过了价值型投资理念。但当牛尽熊来,成长股常常会比价值股更加悲惨,价值型股票投资者的嗓门自然会高过成长型股票投资者。
在成长的判断上,投资者面临着概念的陷阱。\"观念新颖\"、\"题材动人\"、\"发展潜力惊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是很能吸引眼球的。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喜新厌旧的本性,只要是新的东西都会一概视为有生命力而加以接受。而实际上呢?赋予某一东西以一种什么新的概念,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是否真的具有新的实质内涵,是否能够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徒有虚名不可能长久。靠概念制造出的所谓新技术、新产品,靠超乐观情绪预测出来的财务业绩、未来前景,靠媒体的大肆报道,都可以成为股价迅速飙升的动力。靠财务重组、税收上的优惠、递减的资本性支出,甚至靠削减成本都是不能获得持续成长的。
许多公司能在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内维持高于平均水平的成长率,但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它们的业绩便会迅速地下滑。即使你真的找到了一家很有成长潜力的公司,但成长历程决非一帆风顺,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市场可顾不了那么多,对那些市场寄予了厚望的公司,一旦这种希望那怕只是一点点没有得到实现,市场这个时常有点神经质的家伙立马就会做出过度的反应,非跌得惨不忍睹不可。这对于成长型投资者不啻是挨了一记闷棍。
再者,公司成长有着多种途径,哪一条途径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大致说来,成长公司有三种类型:一是经典成长公司。这种公司常常向市场提供一种产品,该产品发明之前市场人士常忽视它的市场需求。二是市场份额成长公司。这类公司参与成熟的行业,而单位销售增长率相当稳定,常以优良的产品差异或更大的吸引力,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三是合并型公司。这类公司不靠内部产品和促销来扩大市场份额,而是通过不断购买本行业中的竞争者来占据市场份额。
每一种途径都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有些还不是完全能由公司控制的。公司能创造出新产品,但新产品可能不被市场所接受,或生命周期很短,因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正在大大加快。比尔·盖茨曾说过:\"企业繁荣中孕育着毁灭自身的种子,防止这种毁灭的惟一对策就是坚持不断创新。\"但创新本身又充满风险。
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得真正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为数极少。尽管在判断公司成长性方面有很多的困难,但人们还是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筛选成长型公司。在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经常用来判断成长型公司的方法。
毋庸置疑,从长期来看,追求成长性是股票投资的一个永恒主题。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具有走出长期上升趋势的基本条件。如果对公司基本面变化有准确把握,在合理价位介入确实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问题在于,证券市场往往会情绪化地走向一种极端。当市场对成长型理念达成过分共识时,成长型股票无论从市盈率角度,还是从绝对价位基本都是高高在上。阶段性相对过高的股价,不但可能透支今后相当时期的成长性,而且面临一旦因公司成长性下降而带来的较高投资风险。
在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上,成长型投资受到很多人的重视,年轻的市场,年轻的投资者,当然会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未来。正在高速崛起的中国经济,似乎意味着一批高成长的公司正在孕育之中。上市公司中好像也有这样的个案。但遗憾的是,一年绩优、二年绩差、三年ST的公司,靠财务重组获取所谓业绩的公司,停留在加工组装、简单模仿的公司,扯大旗作虎皮的公司,这样的案例已经司空见惯。由于人文素质、公司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缺陷,使得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型公司,普遍缺少核心技术、核心能力,做大可以,做强很难。成长,大多变成了一阵阵的亢奋与冲动。这不仅会使个股股价变化呈现出很大的波幅,也会使得整个股票市场波动异常。
也许,在中国做一名成长型投资者比做一名价值型投资者更难,他要经常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公司是在靠什么成长,靠什么能够持续成长?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