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 财经频道祝贺记者节 > 搜狐财经记者俱乐部

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做客搜狐财经记者俱乐部

BUSINESS.SOHU.COM 2004年11月7日19:23 来源:[ 搜狐财经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理财为什么有人富了 而有人不行 银行还款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公有钱 女人就高人一等吗
股票中国股民一定要活下来 托起的千点能走多远 “国九条”成了谁的道具
评论马英九胜利得太窝囊了 中国人应该感激格林斯潘 “买椟还珠”与商品过度包装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时间和大家一块交流,或者说是讨论关于财经记者感兴趣的一些话题。上周我和搜狐的朋友在讨论今天的内容的时候,最后确定一个题目叫“财经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挑战”。

  说实话,关于财经记者素质和挑战,我还真是没有特别专业地关注过这个问题。当然作为一个编辑,天天和记者打交道,而且作为报纸主要的业务负责人,当然要考虑各种和记者的关系,最主要的还是业务方面的关系。《财经时报》作为周报,我们有一个大概的原则,这也是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周报多是以编辑为导向的,日报多是以记者为导向的,这是从操作流程上一种大致的分类。《财经时报》从1999年6月创刊,到2002年3月改版,等于从一个“准日报”到周报,这两种形态都经历过。原来是一个周四的报纸,曾经想在三五年期间做成一份日报,2001年秋天投资人重新分析了市场,决定还是做一个周报更适合当前市场的需求。

  从我个人来说,也是基于这两种不同报纸的特性,和记者有各种各样的沟通。再早一些我大学毕业在电台工作,也经历过体制内媒体的锻炼;后来做过月刊;现在又到周报,应当说也是有很多感想的。我想结合一些个人的感受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这个人还是比较保守,或者说还是有点儿传统,在讲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内容大家会觉得有点儿教条或者是枯燥,我想还是稍微完整地表述一下我对财经记者的专业素质的想法。

  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关心或者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近期是不是有可能出现更多的财经类报纸,或者说财经类的日报在中国这一两年或是近期有没有可能出现。大家也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从《财经时报》的变化,或者历史长一些的《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这两年大家都很关心的《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等,我认为不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有意识探讨一个报纸上商业上的成功,实际上现在大家都把报纸作为产品来做。这里面最主要的因素或者说是核心的因素之一,就是财经记者的专业素质状况,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具备这样专业的记者队伍。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或者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我们再做几份财经周报、日报都是没有前提的。

  我自己把财经记者成功的条件——这种成功应当是他的专业素质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的结果——分成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新闻理想,这是记者或者是新闻操作者的职业态度和追求;第二点是财经记者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态度的把握能力;第三是财经记者宽阔的视野和拥有的新闻资源;第四是熟练的新闻专业和财经专业的技能,第五是刻苦性、坚韧性和一种机会。下面我从这五个方面来讲一讲,在这期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第一点,关于新闻理想的问题:记者首先应当是一个思想者。

  一说“理想”,大家都会觉得比较空洞,是很不好把握的事情,或者说一谈理想就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要正襟危坐地讨论这个话题。我认为其实不是这样的。换句话说,我认为记者或者财经记者在社会群体中要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可能对这种素质你要多少年以后才会有体会,但是如果平日不是很有意识地去培养、去追求的话,最终可能是不会成功的。

  怎么理解记者的理想追求呢?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财经》杂志有一位学术顾问,汪丁丁先生。他曾经为《财经》的主编胡舒立的一本书《新金融时代》写过一篇评论——这本书收集了舒立1994年到1998年时期的财经报道,我觉得那是一个成功的财经记者早期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汪丁丁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新闻是思想史的一部分,是社会反思与社会批判的手段之一。一个理想的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永恒的批判态度;二,对一切事物的异常敏捷的理解能力。”

  他把记者从两个角度做了一个分析。首先,就是对于社会主流文化永恒的批判态度,什么意思呢?我理解,他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定义,就是新闻记者应当属于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要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客观的、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或者是要有这样一个观察事物的角度;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

  实际上他谈到记者首先要有知识分子的立场。记者如果没有一个批判态度、没有独立精神的话,就不能算是一个记者。如果知识分子和主流文化完全合为一股了,就可能变成一种官僚;如果他是一个技术人员的话,他也可能会变成一个技术官僚。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我的理解这个道理是同样的。

  我想在座可能有读过新闻系或者是做过很长新闻工作的,可能有一个感觉,当你采访或者是写稿子的时候,不管你是不是想“我现在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态度采写了”——可能不会首先主观上一定有这个意识,但是平时应当时时以这样一种状态和精神来激励自己。这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财经》杂志有一个关于编辑原则的概括,“独立,独家,独到”。这里第一点是“独立”,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并不是说财经记者采访的时候要特立独行,标新立异,或者是孤傲的行走状态。第一,这里讲的是记者应当不直接依附于一种权力或利益,这种权力和利益包括政府的、公司企业的、其他社会团体的等等,他们往往会影响记者的判断和采访报道,在这里,记者和这种权力、利益应当是保持一种独立的状态。

  再者,记者要也要和投资人保持一种独立性。大家知道,这两年报纸改革最主要的一点是要让报纸走向市场化,这就意味着它的投资人从过去单一的政府或者是国家投资变成多元化的投资。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就是你和你的投资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举个例子,大家知道和讯和我们是同一个投资人,和讯的总裁最近换了,假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他的报道,这里面,应当表述《财经时报》与和讯是同一个投资人做的,两家之间有这样一种关系。像这样的原则,可能现在财经报刊还没有把它界定得很清晰,但从“独立性”上考虑,应当在这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早几年,一些民间资本,大概有几百万、一两千万元也会投资一个媒体,这个时候就会在一些版面上登一些广告自己投资的企业的广告,或者是做一些自我宣传。如果大量对他进行这种报道或者甚至有误导的话,这实际上是违反新闻原则的。

  记者的这种独立性在日常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些要求。过去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企业要报道,两三家报纸的记者一起去采写,或者是记者组团去“走穴”,回来大概相似的稿子或主题再发表。可能大家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尽管这种情况现在还是有发生,但作为一个成熟的财经记者,从职业素质来说,对这些问题要杜绝的,要搞得非常清楚。我相信,随着中国财经报纸市场的成长、成熟,这些问题或早或晚会提到我们每一个人面前,其实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躲不开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把握。

  刚才我谈新闻理想记者首先是一个思想者,第一是关于独立精神的问题,举到了《财经》的“独立,独家,独到”;那么关于记者的新闻理想的条件之二,就是对一切事物保持异常敏锐的理解能力。这种异常敏锐的理解能力,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追求。这点对每个记者来说接触的更多一些。

  法国有一位作家叫卡普费雷,他曾经写了一本书,书名叫《谣言》,其中对谣言做了很多界定和分析,我认为有的分析的还是比较客观的。首先他有一个基本定义,说谣言通常是一种社会自发的产物,或者说很多谣言并不是故意策划出来的,不是故意有意识去组织的,就是一种流传于社会当中的没有经过证实的信息。他说“谣言就像一块巨大的社会口香糖”。什么意思?谣言就是社会上一个群体、一个圈子里的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而这个话题的来源还没有被证实,或者说还没有由于时间的发展或事件的进展证明它是不是真实的,现在有的报纸有栏目叫“证实证伪”,也是这个意思。

  《谣言》里面特别谈到了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作者首先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包括财经新闻,比如证券市场上的各种谣言;社会上的谣言,比如传言要地震了;包括政界的谣言,领导人身体不好了,是不是要导致下台,等等。他得出一个结论:绝大多数谣言最终都取决于对新闻来源的证实。而记者是干什么的呢?记者的基本职责就是谣言的追踪者,或者说是谣言来源的破解者。很多人做了这么多年新闻,要问我什么是记者?第一,新闻是异常的现象,第二,新闻是变化的、动荡的现象,如果静止的话就不是新闻,记者每天就是在寻找、发现异常的、变动的事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进一步做一点解释:无论叫谣言或者是新闻或者是信息也好,实际上记者一天到晚忙的事情就是要追踪这些事件的幕后,追求真相。可能大家感觉“9.11”之后美国媒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些年美国媒体娱乐化现象非常明显,“9.11”之后大家普遍意识到,国家的安全或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可能在几秒中之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记者、报纸增进了一种社会责任感。换句话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告诉了我们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到底对我们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影响,记者要把它理清楚。我认为记者新闻理想的核心就是这点东西。把这点把握住之后,我们的新闻来源是不是可靠,报道是不是公正,文章是不是有活力,是不是写得有性格,都是和这些东西相关的。

  下面讲一下关于记者素质的第二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你怎样选择,就怎样生活”,意思是记者一定要建立一种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态度。

  什么意思呢?说白了,稿子都是人写的,活都是人干的,有的人干得欢天喜地,有的人干得痛不欲生;有的稿子写得非常顺手,有的简直憋得不得了。上个礼拜《财经时报》开编前会,我做了一个测验,关于写作态度的测验,基本上还是准确的。比如说谁谁你的稿子,我断定你在动笔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放弃这篇稿子了,他表示确实是这样。我相信我们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财经新闻,大概30%的记者在采写的时候就已经不打算写这篇东西了;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表明我还在干活,或者为了得到一些稿费,还在写。其实我有时在看稿子、看版面的时候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为什么呢?这些稿子写的明显不够完整,或者是有隐患的。但有的还是发了,发的前提是通过编辑的处理,差不多还能够自圆其说。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非常多,其实在编前会上,编辑和记者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讨论、策划,但记者最后跟我说得最多的,是定了很好的题目,但采访不到这个人;还有一种比较多的情况,就是这个稿子一看就知道记者没有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写的这个事情不感兴趣。我在这里可以建议大家,当你对这个题目不感兴趣、也没有研究的欲望的时候,你应该明确跟编辑说“对不起,我不感兴趣”。我平时跟手下的记者也会这么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社会了,或者说我们的媒体在出现一种市场化的取向,市场化最大的特点是有选择的自由,报纸可以选择你,你也可以选择一个报纸,一个题目。

  我记得非常清楚,1989年《中华工商时报》创刊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新的部门叫信息部,后来改成市场新闻部,我负责这个部门。当时版面上除了宏观经济新闻、企业新闻、工商联报道等等,《工商时报》的创办人坚持认为,要找一些记者来写商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动向。因为过去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给你制定好的,价格就是国家的定价,产品的生产、销售、款式都是一样的,但是现在一切正在发生变化。这个部门让我负责之后,开始非常痛苦。在《工商时报》之前我在北京广播电台工作了七年,工作主要是每天编新闻和报摘,现在实际上是把我从主要承担喉舌功能的媒体扔到了市场里面。

  怎么办呢?星期天骑自行车在街上转,后来逐渐有了一种感觉,你会发现商场门口或者是商场里面人会越来越多;商品价格标签原来是一种颜色,现在是三种颜色;大家还会跟售货员讨价还价。所以我逐渐产生了一种兴趣。我真正的经济新闻方面的那点兴趣也是那时开始的。后来部门招记者的时候,我们的考试非常简单:第一件事问“你喜欢逛商场吗?”不喜欢基本不录用;如果喜欢,第二件事情,从明天开始三天时间不用上班,你去逛街,第四天就回来跟我讲一些你感兴趣的事情。

  可能大家都觉得举这个例子有什么意义呢?今天中国市场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财经新闻事件非常复杂、非常繁琐,而为什么那么多文章写的那么枯燥、那么费劲,和读者要求差距那么大呢?说高深了,是我们的财经记者还远远不胜任或者是不适应现在市场变化的需求;说得微观一些,在座的各位是不是找到了非常适合发挥你的热情或者说能够充分体现你兴趣的位置?作为记者来说,如果这点不是很清晰,基本上付出成倍的代价,最后还是收获很小或者失败的。新闻记者一定是对某一类新闻事件狂热的爱好者。第一,要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发现市场中或者是财经领域中的事件;第二,要有非常强烈的欲望把这个新闻告诉大家。对于记者来说,这种兴趣实际上构成一种职业素养,或者是职业素质的一部分。

  借用一位哲人的话,丹麦的一个哲学家,他说“你怎样选择,就怎样活”。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你的选择性决定了你的生活态度,也决定了你到底作为财经记者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我们把话题再扩大点儿,每个记者都有自己干活或者叫服务的报纸,有党报、有市场化的报纸;有杂志,有月刊、周刊,有日报等等。那么多人都在那里忙忙碌碌,工作、生活状态差异非常大,我觉得这是你的兴趣或者是你选择的结果。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从个人发展来说,都希望在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市场前景比较宽广的报纸工作;最终这些记者是不是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又往往决定这个报纸是不是能够健康地成长,也决定了这个记者是不是很快地成长。

  举个例子,比如说《人民日报》是党报,有的人说《人民日报》新闻不好看,版面呆板,我觉得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不喜欢可以不看,但《人民日报》是党报的定位,和我们党的新闻宣传要求越接近越好。你认为《人民日报》的财经记者比我们的专业素质差吗?我绝不这么简单地认为。我在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发现他们考虑问题经常比我们很多财经记者要严谨得多。而这种严谨体现了党报对于财经报道的要求和意义。反过来,比如说《中华工商时报》也是这种状态的话,我认为肯定不行的。因为已经有一个党报在那里了,大家说《中华工商时报》办的好,好在哪里?第一是那些年坚决推进市场改革的声音,振聋发聩;第二是大量报道市场改革过程中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工商时报》的记者在早两年大家就会觉得你们比较敢说,比较敢批评。大家可以把这个意思展开来理解。有的到《财经时报》应聘的记者,一谈话,就感觉到并不太适合在这里做,后来我也劝他说,我不是说你水平低或者是素质差,而是这个兴趣和你追求的,还不如去《北京青年报》合适。我认为他们后来多数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了。

  不同报刊的出版周期,也会对记者的兴趣或者成功的可能产生影响。周报或者是周刊、杂志基本上是以编辑为导向的,日报多是以记者为导向的,这是从编辑流程决定的。日报一般来说就是每天发生的这些事件,记者分兵把口。《工商时报》原来是周报,后来从1994年改成日报,我1999年离开,做了5年日报的编辑。那时每天上班之前我大概不知道第二天的报纸会有什么样的报道出现,经常是到了办公室以后直接看记者的稿子。但是周报就不一样了,比如按照《财经时报》对记者的要求,他首先要跟踪报道这一周之内7天发生的事;因为新闻的连续性,可能还要再关注前7天的事情,就是14天了;周报还有一个功能,要对未来做一个预测,关注未来一周的变动,这样加起来就是21天的事情。如果你仅仅总结了这一周的新闻,变成了7天的流水账,或者简单的总结性的东西,那我认为就不能算成功。

  这对记者是一个考验,或者是周报记者的素质要求。像这么长时间跨度发生的事情,一定要在编前会上由编辑和记者反复沟通讨论,得出一个基本的采写方向。比如说最近国家出口退税下调的政策出台,往哪方面写,是财政部还是外贸公司?也许还要去银行方面,因为银行要为出口退税的企业提供专门的账户,对银行是不是有影响,在周报来说一定事先有比较细致的分析。而像月刊,一分析可能就是半年或者是几个月的资料。

  我举这些例子说明什么呢?作为财经记者来说,各位到底适合哪类记者成长的模式,或者说你的兴趣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去工作、去学习,或者说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日报记者还是杂志的记者,这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杂志更强调学术性、分析性,深度报道等等,日报就要非常快捷。新华社当初创办《新华每日电讯》的时候我也参加过,通讯社的财经记者不是给财经报社写稿子的,通讯社做新闻的一个前提是怎么样让更多的报纸适合他们,第一综合性要强,第二全国性报纸要用,第三地方性的报纸最好也用,它和《21世纪经济报道》、和《财经时报》肯定是不同的。再比如,我们有的记者写稿子经常奔着五六千字写,后来我告诉他们,我们平均见报字数是2500字以下。这就是《财经时报》的要求,可能别的报纸还有别的要求,但是很多记者对这一点不是很清楚。

  下面我想谈财经记者素质的第三点:财经记者的资源竞争优势和稳定性。其实作为一个记者来说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会经历几个不同的时期:一开始会做得比较顺手,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出现一个瓶颈或者是门槛很难迈过去,或者是你发现该写的都写得差不多了,近似于写作枯竭的状态。我觉得现在、将来财经类的报纸在内容上还是一种新闻资源的竞争。这种新闻资源大多数是由记者对于当期报道以外的资源开掘和把握的能力来决定的。

  比如说《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她是很多人都比较认可的优秀的财经记者,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是同班同学。胡舒立在新闻专业方面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很强的素质。他好像原来报的是中文系还是历史系,反正是一个很偶然的因素,就把她调到新闻系了。有人写过一篇文章谈胡舒立当初的想法,她大学毕业之后对当记者仍然不是很感兴趣,她也许认为不高级,或者说不是做学问的。但后来发生了一些偶然因素,最主要的是她意识到作为记者,与社会的接触是最密切的,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是最深刻的。实际上胡舒立在大学这四年基本上已经把外语的底子打好了。她现在能够比较熟练地用外语采访。她对“文革”的磨难也有一些体会,后来到了大学之后,她发现当时我们学的东西除了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就是一些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她意识到外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这四年时间基本上是靠自学把外语拿下来。大学毕业之后,她分配到《工人日报》,她在北京做了一段时间后,到厦门做地方记者。在这期间她发现做记者是非常有意思的,接触更多的人、报道更多的事件。

  后来她有了出国的机会,1992年从美国回到国内,到了《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工商时报》改版为日报,这个时候胡舒立已经完成了从国际财经新闻向国内财经新闻的转型。其实她也是从最初初步的经济报道、从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开始学起。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晚上非常晚,给我打电话一起讨论A股、B股是怎么回事。我们当时都是从最初这些基础知识学起的。包括1990年10月《基金黑幕》这篇文章,后来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的财经报道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在采写的时候,也另外请了比较熟悉证券市场的专业记者,从市场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财经》杂志的记者一起合作做了报道,最后合成一篇文章。其实那个时候《财经》杂志对于证券报道还是非常小心的,为什么呢?大家觉得不是非常熟悉、非常有把握的事情,一直非常谨慎。

  我举例子的意思是说,在新闻资源的积累、形成优势方面,记者的成长和报纸、杂志成长的路子是一样的,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竞争力的资源,这些资源最终是你能不能成功的门槛。有了这个门槛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保持在行业领先的位置,有了这样一个位置之后才能够逐渐成长起来。我刚才举的胡舒立写的《新金融时代》这本书,除了这本书本身,她还积累了很多资源,为后来《财经》成功打下了一定基础。

  现在财经报刊最大一个特点是年轻的记者非常多,《财经时报》也是这样的,工作两年就算是老记者了,一年就资深了,半年就是比较熟练了,一两个月就什么都敢写、都要写。我跟一些读者讨论财经新闻的时候,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一篇报道,我问甲:你注意不注意它的真实性?他说“我根本不注意,我现在看财经报纸主要是看标题,发现感兴趣的标题或者内容,自己再调查分析”,他说“你们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些素材积累”;我再问另外一些人,他们说“我当然注意真实了,如果看报纸不信的话,还要你们干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很重要的原因是记者能够提供的报道除了真实性、客观性,还有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你提供的资讯本身不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对这个事情完整的理解。有的记者这一期的文章不错,下一期就出现非常大的落差,写的东西完全就不对了。除了他对这个行业是不是理解、感兴趣,很重要一点是他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新闻资源的积累,一两篇稿子做出去之后,基本上没什么存货了,表现就是报道的稳定性非常差。我的描述是“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我觉得,作为财经记者来说,平时必须拿出30%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东西,不管是查阅新闻背景资料还是学习专业知识,从一个成功的记者来看,要耐得住这个煎熬。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有比较多的存货,能够把它把握住。这是一个意思。

  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掌握新闻资源的基础上,你有没有把握和调度这些资源的能力。其实很多记者对这个行业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或者是在稿子写出来见报之后,就发现不是很完美或者是很清楚的稿子。问题在哪里呢?我觉得也有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或者对行业信息的一种调整能力。我个人觉得,一个财经记者对于他的文章或者是成就感的评价,大概会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你准备给读者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内容;第二,用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第三,你的报道或者报纸的推介和销售。一篇好的文章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大概会有这样三个影响因素。这里面有两个是和记者本身有直接的联系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从记者的职责来说,一定要考虑新闻资源的竞争和长时间稳定地保持提供,这两点是同样重要的。

  关于记者素质问题的第四点,我觉得作为一个财经记者来说,要解决好“为自己写作还是为读者写作”的问题。这也是能够写一本书的话题了。但是现在大量财经报纸上反映出来记者的状况,还是有比较大的问题需要把握。曾经有一种说法,财经报道大概有两种写法,一种“为(for)经济而写作”,还有一种是“写关于(about)经济的”。作为一篇财经报道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在你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实际上是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为经济而写作”,什么意思呢?这样的记者一般来说是为了报道而报道,为了写作而写作。这种报道往往和新闻事件贴得非常近,或者说记者会比较被动地依附于某个事件本身,基本上是按照新闻来源、按照发布者的口径和目的采访写作。包括提问也是这样的,“能不能解释下这件事的意义?”或者说“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或者说“这个公司发生的并购为什么要采取这个做法?”比如说某个公司高层被解职了,“为什么要把他开掉再引进一个新人?”等等。无论是从记者思路还是实地采访,很多记者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从本质来说,记者与被报道对象关系过于紧密,基本上成为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公司、某一种权力的代言人。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态度,就是要“写关于经济的”,实际上这是“为读者写作”的一个要素,就是读者对什么感兴趣,或者说这个事件对读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力,我们就要去关注什么。不能说国务院发了一个关于出口退税的政策,我就要替国务院做一个解释。我一直在跟很多记者说,当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不要直接只注意“第一落点”,或者说那是不够的。报道一项政策的发布,首先要去采访那些受政策影响的人。当然很多记者也这么做了,但是不是特别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时间长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又回到开始我们谈到的报道的独立性的问题。有了独立性,有了“为读者服务”的心态,你采写报道的角度就会比较清楚,就可以有意识地体现读者的普遍兴趣。大家都说财经新闻非常专业、非常枯燥,难做,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经常是为新闻来源、为被报道者而写作。如果是“为读者而写作”的话,我觉得至少能够部分地解决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或者是枯燥的问题。 很多记者一遇到专业性问题过不去,就去查词典,或者是问专家,解释这个概念什么意思,这当然好;但可能找到的这个解释是从教科书上抄来的,是为解释而解释,抄来的解释还不如原来大家已经理解的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一句话有两百字,一口气都读不下来,这是为解释而解释。我问记者假如你是一个读者,你觉得你能懂吗?他说也不懂,那这种解释就没有什么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觉得这是非常难的事,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把这个事情想明白了,这样就能够知道自己干事情不是很被动,不是让记者和读者都很痛苦的事。

  “为谁写作”还有第二层含义。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份报纸,或者同样一个记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写作上,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可能今天为政府写,明天为股市分析师写,后天为某一个企业家去写,还有一天可能真正为读者去写,还可能是为记者自己去写。这种状况假如出现在一张报纸上,就觉得这个报纸很乱,没有逻辑,没有阅读的连续性或者阅读的快感。什么原因?我觉得也是“为谁写作”的问题没有把握好。

  这个问题在报纸上尤其重要。在一些专业的杂志,比如说为政府而写,如果完全稳定地为政府而写也是可以的;为股市分析师去写,你表现得非常稳定也是可以的;或者说你为一个圈子里的人写也是可以的。我觉得杂志的同仁性还是比较强的,比如说三五个好朋友坐在一块儿,有些共同兴趣、共同资源联系,照一个方向,做一个方面的话题,时尚的,很前卫的;尽管我们会觉得非常专业,但那就是为一个圈子的人做的。而报纸更强调一种舆论平台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客观、翔实地报道新闻,反映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是为读者的需要考虑,或者是人性化的财经新闻的一种要求或者趋势。

  如果再进一步讨论,什么原因造成上面这些问题呢?我觉得原因比较多,比如作为财经记者,现在感受非常深的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说做上市公司的报道,你的责任是要告诉读者公司的真相,但最大的问题是你对这个公司公开的状况很难把握。如果完全按照它的公告或者是公开披露信息——按说他的信息来源是比较稳定的——分析的话,会发现真实情况可能完全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上市公司造假的问题,当年银广夏造假案被揭露,如果完成按照他披露的信息去报道,最后发现不是为读者写作,而是为银广夏写作。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财经记者可能要比娱乐新闻记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调查,研究更多的资料。

  我有的时候会问记者,说你们写的完全是真实的吗?你们天天和企业、和老板打交道,他们提供的东西有多少是真实的?在这个问题上,我有的时候私下觉得做财经报纸也是挺悲哀的。但是毕竟读者需要财经新闻,中国的财经报纸还处于起步时期,就这么几份,读者的选择性其实是很有限的。但是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我一直跟记者们说你们不要太得意,现在就是人少,再过几年财经记者队伍真正成长壮大起来,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竞争激烈的时期。我们作为财经记者,身为竞争中人,还得为它干一辈子。

  再举个例子。财经类报刊都会有管理、营销这类内容,各家的操作方式也都不太一样。有的基本上是按照MBA的专业设置来组织文章的;有的重点分析跨国公司战略,或者介绍全球排500强的公司老板,因为他们本身管理方面的案例是很有价值的。我曾经去过国内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企业,那应当是财经报刊的主要读者。我到一些基层部门比如一条生产线的负责人的办公室,看桌子上摆的什么报纸杂志,问他们喜欢看些什么。我发现那些出版物可能印刷比较粗糙,内容也非常简单,但是他们如饥似渴地在看。我觉得这里至少可能反映出两点问题,第一,我们的财经报刊是不是能及时送到他们手中;第二,我们办的报纸的内容是不是比他们现在看的东西还强一些。

  很多人在谈管理类新闻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台湾的《天下》杂志,包括大陆也有很多读者。《天下》的编辑定位中有一句话,叫“立足台湾,放眼全球”。这里面的含义首先强调我们的杂志是本土的,我写的东西一定要给台湾的人看,是岛内感兴趣的话题,岛内重要的企业、企业家,首先要为这部分读者服务;同时,要放眼全世界,把全球最先进、最时尚的管理经验介绍过来。在这个意义上,成功的报刊、成功的记者一定要非常清晰地往前走,我们现在是不是不清晰呢?我觉得也不完全,但至少还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记者无论做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需要拿出很多的精力来从比较高的层面关注研究读者。否则你会发现,周报一个星期发一篇文章,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的,你会发现也许还在原有的业务圈子里面生存。

  最后讲一下第五点,也是财经记者比较关心的,或者说我认为一个财经记者成功的条件之一,就是处理好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的关系,这要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很多人认为,做财经记者是很“牛”的,很多财经报刊都说要做“最受人尊敬的记者”。怎么理解呢?不是说你和很有钱的公司打交道就很有“面子”,而是说要承担的报道的责任是非常艰巨的。比如在国外,跑银行的记者地位是非常高的,也是非常受尊重的,因为你如果能够采访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人物,和他们有共同讨论、交流的能力的话,可以说你在公众当中、在记者里面是受尊重的。当然我这里不包含对其他记者的任何贬义,我就是谈一下财经记者的自我评价的问题。

  怎么能够最终成为一个受尊敬的记者?我觉得还是有一个相对长期发展的心态,或者说做财经记者有两个特点:第一要保守一点,做事情要稍微谨慎一点,包括你的新闻采访的习惯和日常行为方式,言谈举止,个人的风格,包括服装、待人接物在不同场合的规律,等等;第二,财经记者的业务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举重若轻就能达到的,不是靠简单的临场发挥或者单靠想象力完成的。它要求你做的更严谨,要遵循的规则也更多。比如说“神舟五号”上天这样的重大新闻,如果在综合性报纸或者都市报纸,在新闻写作、版面处理时可能就比较热闹,新闻的冲击力要达到一种视觉的诱惑,因为这样的报纸面对的读者或者是承担的社会功能就是这样的。而作为财经类报纸,在这方面就应该严谨、冷静一些,不能通过简单的标题字号或者报道的语言是否煽情来传达信息。

  那么这种长期行为怎么理解?我认为有三点:第一刻苦,第二坚韧,第三是运气。刻苦就是舍得精力,有时候我感觉这简直是一种精力和体力的挥霍甚至是一种透支。当然绝对不要把身体搞垮。但是我告诉大家,我听说财经记者一般来说不会寿命太长,所以一般到了中年以后大都改行了。我记得上大学时老师说,做经济记者最后的路子有三个:第一是回学校做老师,当教授,第二是做专栏作家,第三好像是成为“编辑匠”;对于极少数人来说,我们同学毕业分手时有一句告别的话,叫做“别忘了《纽约时报》老板的登龙之术”,就是娶了老板的女儿——当然这是开玩笑了。

  无论将来当教授或者是做专栏作家或者做一个编辑匠,都算是一种出路,但是作为财经新闻记者,我的判断就是写一篇少一篇。有的领域的记者是越写越高产,但因为财经记者对人的消耗太大了,这就往往要靠精神的支持和刻苦努力的精神。我想大家今天坐在这里的肯定都是具备这个能力,或者是你们已经这样做了。

  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新闻写作的成绩很差,写的东西文字很紧,没有想象力。有一次系里请新华社对外部的一位资深编辑来讲课。我那时是非常崇拜新华社记者的,特别是对外部,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向海外报道中国。你想那时中国的新闻报道给人的印象是多么枯燥,多么不好看,但要让外国读者感兴趣,所以我认为对外部那些编辑记者是非常高级的。她来了,说这要靠你的松弛的心态,靠你的观察能力,这些都是要靠平时积累的。她劝我每天坚持写500字,“就写你今天观察到的东西,导语的写法”。我写了大半年,再见到她之后,她说你还是有些进步的。那时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其实就是那时打下了那么一点基础。现在你们各位都是20多岁,可能你们到40岁还能够受用今天的积累。

   总之,建议大家不要一天到晚写稿子。去采访,当然要接触各种的人,但也不要急于把自己采访到的东西都急于变成铅字发出去。要写出有影响的文章,绝对不是只靠量的积累就能达到的。这里面还有一点,刻苦好像就意味着保守,还要考虑创新的问题。我觉得完全靠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是不够的。我不太鼓励记者看很多新闻作品,只是事先要知道几种套路。作为记者必须每天看报纸、上网,有足够的阅读量;一开始允许一点模仿,最终还要按照自己的能力来写。当然前提是有一些基础了。

  第二是坚韧,这是和刻苦相关的,概括地说,就是做文章还是要想办法做到极致。《财经》内部曾经有一句话,是写一篇报道争取半年之内同行不能超过。做到极值实际上是一种追求,是培养一种坚忍不拔、稳定往前做的精神。像《银广厦陷阱》这篇报道影响很大,在某种意义上,做到最后可能就靠的是坚韧了。首先你要非常坚定一点,这是一个独立的调查,读者要知道事件的真相,你要有社会责任;第二,到下面去看,知道了一些数据、新闻素材,但最终你发现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相,就是这家公司的产量和出口量的数据能不能对得上,记者只能一遍一遍去海关调查这个数字。可能第一次没人接待你,第二次被堵在门外,第三次那个人不了解情况;可能第N次以后,那个人心情就特别好,就向你提供了证明材料,这篇报道最核心的事实拿到了,这个事件真相就可以披露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考验你的心态。第三点,当然还是要有一点运气,或者叫成功的机遇吧。做个比喻,就像打麻将一样,你做庄的时候一定要赢,不做庄的时候输一些都无所谓。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做庄的时候翻番嘛,这样最后你可能就是赢家;如果你总是小赢,最终你可能就输。作为一个财经记者,这一辈子能够碰到十件八件让你成功的报道机会就很不错了,当遇到这个事的时候,你一定要把握住。换句话说,一个记者10篇稿子大概只有3篇是最好的,剩下可能4篇是一般的,基本上合格,还有3篇是被毙掉,或者是凑合着发了。记者要注意分配一下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遇到一些重大报道一定要做到极致,某个题材你在新闻资源方面有垄断性,或者说时效有领先的机会,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做出成就来。

  但有一点非常重要,新闻资源这东西是在不断变化的,可能你今天独家找到某个公司的资料,能够知道很多内幕,有很多采访的便利条件,但是半年以后很多人都掌握了这块资源,那时候你的垄断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也会遇到另一种情况,有的记者抢先把这个题目做了,即使他的文章不是很完美,但你被别人抢了先机,机会就丧失了。因为一般读者很少会把几份报纸拿到一起,综合比较分析同一篇文章,替你去做一个结论,哪篇稿子好,哪篇稿子不好。报纸的生命力就是几分钟,你在写作的时候要心里要很明白,你怎么能让读者把有限的时间停留在你的文章上——除非你是名记者,你非常重要,或者你的文章真能影响到某项政策的制定,影响到某些重大公司的决策。总之,能抓住读者的题材你一定要抓住。这需要具备很强的新闻判断能力。

  我觉得这几年财经记者正在和他们服务的财经报刊一起不断走向成熟。比如几年之前,你有四五百万,有一定的市场活动能力,就敢投资做一张经济类的报纸。现在人们对于投资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媒体持越来越谨慎的态度。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了财经新闻本身的难度,决定了这样的报刊的市场成长时间会比较长,或者说作为有志于在财经新闻报道领域做出成就来的记者,逐渐意识到要把握好一种“中长跑的节奏”,肯定是1500米到3000米或者更长的,不是靠冲刺能够做出来的

  我还是举一个曾经多次提到的例子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大家都看过《纽约时报100年》这本书,很多人会把其中的一些文章当作范文来读。但是有一点其实很说明问题:你看这100年的第一篇和最后一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写作态度是非常接近的。我想在座各位财经记者谁大概都干不了100年,大家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随着一份报纸成长,报纸是报纸的事,记者是记者的事。重要的是尽可能让自己的有生之年作为财经记者能够有收获,非常愉快,非常有兴趣去做这些新闻采访工作。这是最有价值的。中国报纸刚刚是起步阶段,《财经》杂志是1998版本的,现在的财经报刊已经是2003版的了。一年一个版本,财经媒体和整个报刊市场的变化非常快。怎么能够意识到这个变化而且最终成功呢?其实最终还是一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把握。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搜狐财经记者俱乐部 财经记者共同的家园!(11/07 18:01)
  • 吉村久夫:财经媒体与财经记者的成长(10/14 20:23)
  • 北大设立“史美伦奖学金” 资助财经记者(01/15 15:53)
  • 第五期:年终特别版-财经记者与终身学习(12/11 10:57)
  • 图片: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与搜狐财经记者贾军慧(11/06 18:12)
  • (独家)一个内地财经记者亲历动荡香港30天(09/04 12:11)
  • 独家稿件:一个内地财经记者亲历动荡香港30天(09/04 11:15)
  • 资深财经记者侯宁简介(07/21 16:26)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2726113或62726112
    Copyright©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短信内容:
    手 机
    自写包月5分钱/条 更多>>
    搜狐天气为你抢先报! 魔力占卜姻缘一线牵!
    金币不是赚的是抢的! 爱情玄机任由你游戏!
    猪八戒这样泡到紫霞! 帅哥一定要看的宝典!
    你受哪颗星星的庇护? 萨达姆最新关押照片!
    精彩彩信
    [和弦]两极 一分钟追悔
    Forever Love
    [音效]天下无贼主题曲
    GoodFeel铃声
    [原唱歌曲] 夏日恰恰恰
    桃花流水 一直很安静
    [热门排行] 要爽由自己
    向左走向右走 飘移
    精彩短信
    [和弦]快乐崇拜 江南
    [音效]情人 猪(搞笑版)



    搜狐商城
    vip9.5折免运费
    暑期特惠总动员
    爱车清洁用品大检阅
    小家电低价促销
    哈利波特现货发售
    玉兰油超低惊爆价